強迫症(OCD)是一種常見的頑固性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反覆發作、無法控制的強迫性思維和強迫行為,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王震教授團隊和中科院腦科學與智慧型技術卓越中心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熊志奇研究員團隊成功建立了體現自發強迫行為的獼猴模型, 為強迫症機制的研究和干預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據。
該研究***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上。 臨港實驗室副研究員翟榮偉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博士生童格雅為共同第一作者。
目前,強迫症的病理機制尚未發現,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和心理方法均無效,大量患者未能及時獲得有效的**。 由於缺乏模擬核心臨床症狀的動物模型,對其機制的探索和新干預技術的研究帶來了挑戰。
研究團隊發現,少數恆河猴表現出固定的運動行為序列,這與臨床實踐中某些亞型強迫症的強迫性儀式行為非常相似。 這些行為是重複的、耗時的、長期穩定的,並且容易受到壓力事件的影響。 通過比較強迫症猴子和正常行為猴子中強迫症風險基因與其他基因的分布,研究人員發現,強迫症風險基因中的嚴重破壞性變異與其他基因中嚴重破壞性變異的比例高於正常猴子。
這些強迫症風險基因的嚴重破壞性突變可能會影響個體皮質-紋狀體-丘腦-皮質迴路中的突觸連線。
神經影像學分析顯示,強迫性猴與人類患者具有相似的腦結構異常:在灰質方面,模型猴左尾狀核的平均灰質體積大於對照猴,且與強迫行為的持續時間呈正相關。 在白質方面,強迫症猴表現出胼胝體纖維等異常。 大劑量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氟西汀,常用於治療強迫症。 服用氟西汀後,模型猴的強迫樣行為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特別是在高頻發作期間,近一半動物的強迫樣行為減少了35%以上,與臨床患者的療效相近。
本研究從行為、遺傳學、神經影像學、藥物評價等多個方面證實了強迫症模型猴與人類強迫症患者的高度相似性,為理解其病理機制和開發最佳方法提供了更接近人類的動物模型。
作者:唐文佳。
文字:唐文佳:受訪者提供 編輯:唐文佳 責任編輯:江
*請註明本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