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那就是你所想的,你經常會遇到,就像美國工程師墨菲定律發現的那樣——越是害怕犯錯,就越容易犯錯。
我們舉一些例子,你買了一輛車,過了一段時間,你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在買同款車型;如果你喜歡乙個人,你會發現你經常遇到她。
而這其實就是“發自內心”的原則——你心裡想的,你經常會遇到。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發自內心”背後的邏輯至少包含以下三個方面,即:
1.內在活動會影響人的容貌
俗話說:彼此發自內心。
在古人看來,乙個人的內在活動其實影響著他的外表,或者說,乙個人的外表,在一定程度上呈現了這個人的內心活動。
怎麼會這樣?例如,心地善良的人往往有一張“福臉”,不僅能被人看到,而且能被體驗到。 反之,乙個心中充滿邪念的人,或者心懷不正氣的人,大多會有一種凶狠邪惡的樣子,讓人對他避而遠之。
由此可見,乙個人的內心活動,經過多年的微妙變化,往往呈現在人們的臉上,這就是“發自內心”背後的邏輯之一。
其次,內在活動會深刻影響人的氣質
有人說,人的氣質會深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會不斷得到培養。
雖然這句話沒有錯,但人的氣質不僅受環境影響,還受內心活動的影響。
比如,乙個心中滿是算計的人,往往體現出一種讓人感覺到一種氣場的氣質,比如虛偽、奉承、鑽空子;相反,有德行的人,大多會表現出穩重莊重的氣質。
由此可見,人的內心活動會深刻地影響人的氣質。
這是“發自內心”背後的第二個邏輯。
3. 內在活動決定了你將關注什麼——你關注的往往是你會遇到的
有一種說法是,人們只關注自己想關注的事情。
我認為如此。
我們繼續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乙個資深司機,那麼你會發現,你的熟人大多都是資深司機。
為什麼?因為真正喜歡開車的人,往往心裡只有車和一些也喜歡開車的人,這樣他們才會關注這方面的人和事,而其他的事情,即使發生在他們身邊,他們也不會去關注,甚至忽略他們。
這其實就是“你所關心的,往往是你會遇到的”背後的邏輯。
所以,綜上所述,這些內容其實就是古人說的“彼此生自內心”的原則——你心裡想的,往往會遇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