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會的人類在採集、捕魚和狩獵的生活中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物候和氣象知識。
然而,隨著農業的到來,人們對物候的觀察變得更加深入,成為掌握農業時間的重要手段。
商周時期,我國最早的物歷和物候詩應運而生,如《夏曉正》《詩經》。
《夏曉正》只有463個字,卻詳細記載了一年中十二個月的物候、氣象、天文現象和重要政治事務。
主要涉及養殖、養蠶、養馬等生產活動,文字記載豐富多樣,包括動植物活動,以及與農業活動有關的物候知識。
由此可見,早在3000多年前,中國人就擁有相當豐富的物候觀測。
同時,將物候與農業並列,表明我國在農業生產中長期運用物候知識。
此外,二十四節氣是為農業生產的需要而發明的曆法,它反映了太陽的位置和氣候變化,與農作物的生長和收穫密切相關,因此受到農民的高度重視。
24節氣是漸進產生的,最早的是冬至和夏至。
研究表明,商朝末年、周初期,觀測“四中行”的重要成果已經確定。
《呂旭公左傳》第五年也記載了呂徐公觀雲觀風的情況。
這一現象表明,中國古代對物候的深入觀測和對天氣的研究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中國歷史上,早在春秋時期,就有八個節氣,分別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春初、夏初、秋初、冬初,分別稱為“春分”、“至”、“開”、“閉”,標誌著四季交替。
雖然《淮南子天問崽》是西漢初期提出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但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大多記載於戰國末期的呂春秋時期。
秦朝的《轉歷》在初春時確定了紀元,證明二十四節氣早在秦統一國家之前就已經形成。
中國民間一直遵循二十四節氣,因為它方便人們掌握農業時間。
農業時間的概念從原始社會農業出現以來就已經存在,最早的記載可以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找到,如“王達吩咐大家說:耕田(集體耕種),以十一年為準”;“甄:石小辰吩咐會眾(奴)、小公尺(種子粟)、一月”;“割草,七月”等。
在西周,農耕時期的情況在《夏曉正》和《詩經》中都有更詳細的記載。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意識到“不違反農工時間,糧食就不夠吃”的重要性,統治者也採取措施保證農民及時耕種,比如農民忙的時候不建土、築堤、不建堤、不建土 並且不允許軍隊進行師徒(軍事)活動。
老百姓也要遵守農活時間的限制,如成人禮、結婚、娶女、祭祀等。
從物候歷、物候詩到二十四節氣的出現,都體現了人們對農耕時間的重視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