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一些地方開始引進網紋瓜,網紋瓜以其簡潔大方的外觀和甜美柔軟的口感,迅速在高階水果“家族”中站穩了腳跟。 借助種植業結構調整的利好政策,各地農業科研技術推廣部門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在多個品種中開展種質創新,篩選出一系列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
隨著品種的改良和栽培技術的進步,網紋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高檔網紋瓜銷售收入6萬餘畝,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提高果實的網紋密度是提高網紋瓜商品率的重要手段。
1.網紋瓜的生物學特性。
網紋瓜(Cucumismelovar.)網紋)是厚皮亞種的變種,原產於非洲,在世界範圍內廣泛種植,是世界十大水果之一。
網紋瓜肉質上上,營養豐富,含糖量在16%以上,果肉色澤常呈橙紅色或淺綠色,果肉厚實實,質地細膩柔軟,果實豐富,甜而不膩,具有清熱解暑的作用, 利尿解渴等,深受消費者喜愛。同時,由於它造型圓潤,網狀密布,美觀獨特,立體感強,猶如藝術瑰寶,賞心悅目,不忍放手。 密密整齊的網紋不僅增強了果實的觀賞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其商品價值,網紋瓜(圖1)的銷量一直被市場高居不下。
高品質網紋瓜。
2.網狀結構的形成和發展。
以往研究發現,在果實發育過程中,由於內果肉組織與外層乾燥果皮的生長不平衡,內果肉組織的膨脹對外果皮造成很大的壓力,迫使外果皮開裂,果實在自癒機制下產生大量表皮細胞修復傷口, 並且隨著表皮細胞的不斷增殖,在裂縫處產生大量的栓塞細胞,愈傷組織最終被軟塞並突出在果皮表面形成網狀結構。
高密度網狀結構。
關於網狀結構的美學,許多學者已經定義或評價了網狀結構。 Marc等人用指數表示網狀密度,將該指數分為5個等級,第1個指數的網格數較小,第5個指數的網格數較大。 孫曉發等認為,每9厘公尺剝離面積的網數=50,網狀凸的高度=0在 6 公釐處,這種水果具有更漂亮的外觀並且等級更高。 筆者認為,這些觀點僅基於幾何效果、審美層次和個人喜好,並未形成統一的理論基礎。 但是,掌握網狀結構形成和發展的特點以及公眾對網狀結構認識的社會心理,以便更好地研究栽培方法對網狀結構形成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王懷松等對中密2號瓜品種網狀發育的研究發現,授粉後20 d,果實表面開始出現裂紋,果實中部多為縱向裂紋,肚臍和果梗多為橫向裂紋,且橫向裂紋多於縱向裂紋授粉後30 d,縱向和橫向裂縫形成網狀連線;授粉後35 d,大部分果實表面呈網狀,密度指數平均達到4級授粉後40 d,網狀結構全部形成,網狀結構厚度持續增大,網紋逐漸凸起。 就表皮面積(3 cm 3 cm)測得的網眼數量而言,授粉後25天的平均網眼數為235、授粉30天後,平均網目數在30個以上,網狀規模已初具規模。 關雪宇對網狀結構發展過程的研究,將網狀結構的形成分為五個發展階段,所討論的發展過程與前者的觀察基本一致。
3.栽培方法對網狀結構形成的影響。
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網瓜已經形成了其獨特的遺傳特性,遺傳因素決定了網紋形態的外觀,但網紋瓜的發展也與栽培方法密切相關。
澆水。 由於網紋瓜的產地在炎熱乾旱的非洲,澆水量對網紋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王懷松等發現,授粉後20至40天內的澆水量對網紋的形成影響最大,如果澆水量過大, 裂縫會變得粗糙,這會影響水果的美感。因此,在生產的這個階段應控制澆水,以防止果實開裂。 李勝利等以基質袋培與土壤普通栽培為對比,觀察到基質袋培法形成的網狀結構比土壤普通栽培法形成的網狀結構更小、更緻密、分布均勻,其原因是基質袋培法能有效控制澆水量。
移植。 陳友源等以黑籽南瓜為砧木嫁接春麗網紋瓜品種,果實網紋密度小,指數為1;春麗品種以Shintosa 1為砧木嫁接,產生的果實網狀密度指數高,為4。 徐傳強等發現,嫁接幼苗的果實網狀密度小於自根幼苗。 然而,王玉紅利用不同的砧木嫁接那不勒斯甜瓜品種,發現嫁接不同砧木的甜瓜對網狀密度沒有影響。 通過對上述學者研究成果的對比分析,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實驗觀察,認為嫁接對網紋的密度有影響,但影響程度應根據不同的砧座組合進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但無論如何,嫁接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嫁接技術在瓜類蔬菜的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既往研究表明,嫁接不僅可以防止鐮刀菌枯萎病的發生,促進早熟,還可以提高植物的產量和抗低溫能力。 作物嫁接首先要保證嫁接苗的成活率,為不同的網紋瓜品種選擇合適的砧木尤為重要。 經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筆者更傾向於使用黑籽南瓜作為砧木,在產量和品質以及網狀密度方面都有良好的生產效能。
坐果。 王玉紅等研究了坐果對那不勒斯瓜品種網紋密度的影響,認為與春栽第13、15節和秋栽第12、14節相比,網紋密度更大,網紋更完整,果實形狀更好。
此外,王玉紅等還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不同修剪方式對那不勒斯甜瓜網狀形成的影響,認為垂直栽培產生的果實網狀密度高於攀緣栽培1株1果的雙藤修剪方式高於1株1果的單株。
第四,增加網狀密度的方法。
為了解網狀結構的特點以及栽培環境對網狀結構形成的影響,筆者在多年實驗觀察的基礎上,提出了以下增加網狀結構密度的方法。
管理您的水分。
7 授粉後10天,瓜果發育迅速,進入快速膨大期,此時植物需要大量的水分和養分,應經常澆水和澆水;14 授粉後20 d,當果實發育到果皮硬化階段,即果實表面開始形成網狀物時,此時應及時澆水,控制澆水量,防止果實表面因土壤乾燥而變乾開裂。 在網狀瘤形成前的5 7天,作物內養分積累迅速,果實內外生長潛力不均當網狀結構完全形成時,如果澆水不及時,土壤過於乾燥,果實表面容易形成非常細小的網狀結構或不完全的網狀結構。
做好水分管理,形成高密度網狀結構。
控制坐瓜部分。
由於甜瓜上部葉子少,光合作用強度低,導致植株體積小,果實表面難以形成網狀,果實含糖量也低。 坐中間節點的甜瓜生長潛力強,果實大而均勻,含糖量高,形成的網狀結構也更加美麗。 因此,要注意甜瓜節中間或靠近中間的選擇。 根據實驗實踐,留置甜瓜在日光溫室中的適宜節點位置為10 13節。
控制坐瓜節點位置,網狀密度更高。
避免直接暴露在強光下。
在網狀形成的關鍵期,如果果實受到強烈的陽光直射,果實表面容易出現不完全網狀。 在此階段,應避免直接暴露在強光下,在網狀期和網狀完全形成之前,應將果實包裹在紙袋中,並在收穫前7至10天取出紙袋。
注意施肥,增加鈣肥。
施肥應貫穿網瓜的整個生長過程,在植物生長的關鍵時期應及時追肥。 播種前施足基肥,每畝施用分解有機肥5000 8000 kg,氮、磷、鉀含量15的三元複合肥50 kg,餅肥150 200 kg。 此外,譚友燦等人觀察到,網瓜類如鈣肥,如果植株長期鈣肥不足,果實表面粗糙發白,因此需要適當增加鈣肥。 後期,在藤蔓延伸初期,果實膨大初期(幼果如卵大小),網狀形成期追肥3次,每次追肥氮、磷、鉀含量為15%的三元複合肥15-20公斤,藤蔓延伸期和果實膨大期可噴灑葉面肥, 您可以選擇 0瓜葉背面應噴施3%磷酸鉀磷酸二氫鹽或500倍農寶山6號有機液體肥。
提倡施用分解良好的有機肥作為基肥。
工廠調整。 一般多採用單藤修剪法,當藤蔓長到30或40厘公尺時,應將藤蔓掛起來,人工授粉。 當坐果5 10天時,要選擇果實大、果實形狀和周長稍長、兩端稍長的幼瓜,每株只留1個瓜,當甜瓜長到250 300克時,應及時掛上。
網狀瓜架被栽培,懸掛的藤蔓結出果實。
及時防治病蟲害。
如果網狀期病蟲害嚴重,植株生長較弱,會導致果實表面無法形成網狀或稀疏網狀。 從授粉期到網狀花紋的形成,有4個用藥的關鍵期。 第一劑在開花和授粉前1天給藥;第二種藥物在網狀瓜授粉後倒入膨化瓜水前1天施用第三劑處於網狀結構的早期階段;第四劑是在網狀結構完全形成後給予的。 防治的主要病蟲害有霜霉病、藤枯病、白粉病、蚜蟲、斑點海底蠅等,並及時噴灑殺菌劑(如大生M-45、普利克、杜邦科魯、菌毒等)、殺蟲劑(如蚜蝨、海正殺蟲劑、農迪勒等),使植株茁壯成長,形成美麗的網狀結構,提高果品品質。 冬季農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