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和科技實力不斷增強,國外品牌的進入也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作為領導者之一,富士康在郭台銘的領導下迅速崛起。 富士康最初只是深圳的一家代工廠,通過與蘋果公司合作,不斷擴大產能和招聘員工,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享有很高的聲譽和市場地位。 然而,在富士康站高腳的同時,郭台銘的態度卻越來越囂張。 他一再表示“富士康在大陸建廠,是給大陸人吃的”的囂張言論,讓人開始對他產生懷疑。
富士康的成功主要得益於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 然而,郭台銘卻對此一事不知肚明,盲目追隨蘋果決定在印度建廠,甚至宣布將把價值3000億美元的大陸產能轉移到印度,擴大印度員工規模。 這樣的舉動無疑是一場“豪賭”,稍有不慎就可能付出代價。 然而,讓郭台銘沒想到的是,“制裁”來得如此之快。 在印度建廠的過程艱鉅曲折,富士康在印度的工人素質和工藝質量上都達不到蘋果的驗收標準。 再加上此前的“口罩事件”,最終,富士康在印度的投資只能一無所獲。 為了迎合蘋果,郭台銘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在中國大陸的產能,但並沒有拿到更多的蘋果訂單,反而逐漸被“邊緣化”。 根據**報告,今年iPhone 15系列訂單中,有27%由庫克分銷給立訊精密和和碩科技,蘋果首次“細分”高階手機訂單,目的明顯是分散風險。 富士康這次在印度建廠的舉動可謂是竹簍水,偷雞不是丟公尺。
不過,華為Mate60系列的強勢回歸,卻給富士康帶來了希望。 資料顯示,華為Mate60系列上架不到兩分鐘就售罄,銷量有望達到7000萬台。 富士康一旦能夠拿到華為的訂單,就一定能夠挽回蘋果訂單故障造成的營收損失。 然而,當華為受到制裁時,富士康立即停止了與華為的合作,以脫離這種關係。 郭台銘雖然多次訪問華為,但很有可能再也拿不到華為的訂單了。
富士康的困境進一步加深,庫克扔給他們乙個“大黑鍋”。 今年,iPhone 15系列不僅銷量低迷,首批產品也存在各種品控問題,使用者和**懷疑這些問題是印度工廠製造的。 然而,庫克突然聲稱這些iPhone15手機不是印度製造的,其實他的意思是,有質量控制問題的機器是富士康大陸工廠製造的!富士康良好的質量控制水平和工藝標準多年來一直得到蘋果等手機廠商的認可,從未出現過類似的問題。 因此,庫克故意將“黑鍋”扔給富士康,只為保住自己開拓印度市場的面子。 荒謬的是,郭台銘多年來一直討好庫克,但最終卻成了“炮灰”。 這一切也證明了乙個事實,富士康在印度建廠,是戰略上的致命錯誤。
富士康的強勢崛起,讓郭台銘的囂張態度越來越明顯,但也導致其走上了不歸路。 立訊精密、和碩科技、比亞迪電子等國內晶圓代工廠紛紛崛起,富士康的市場份額和地位正在逐漸被“擠壓”。 未來,富士康將面臨巨大的危機和風險。
為了擺脫目前的困境,郭台銘應該盡快認清現實,關注中國大陸市場的價值和潛力。 只有深入思考,改變現有戰略,才能在中國市場找到一線生機。 富士康應摒棄傲慢的態度和短視,重新審視企業發展的方向和戰略,加強與中國品牌企業的合作,尋求新的市場機遇和發展空間。 只有這樣,富士康才能在未來保持競爭力,避免被邊緣化和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