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方近日開始裝備颶風-1M多管火箭系統,這一訊息引起了廣泛關注。 這種火箭發射器採用模組化設計,類似於美國的“海馬”多管火箭發射器,能夠發射制導火箭。 以非常方便的方式補充彈藥非常方便,只需取下空模組並在模組上安裝彈藥即可。 與美國的“海馬體”相比,“颶風-1M”具有顯著優勢。
其中,“海馬”採用單模組,可攜帶6枚口徑為227公釐的火箭,而“颶風-1M”採用雙模組,每個模組可攜帶6枚火箭,口徑有多種選擇,包括122公釐“冰雹”火箭、口徑為220公釐的“颶風”火箭和300公釐“龍捲風”火箭。 因此,Hurricane-1M攜帶的彈藥量更大,口徑為300公釐的制導火箭的比例更高。 在制導火箭方面,俄軍非常重視火箭炮的發展,其制導火箭的效能不遜色於歐美同類產品。
Tornado-S發射的制導火箭的射程超過120公里,海馬體的最大射程為75公里,顯然Hurricane-1M的射程更長。 此外,“龍捲風-S”採用“格洛納斯”衛星制導,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後發射了多顆軍用衛星,制導能力突飛猛進。 此外,龍捲風-S多次發射制導火箭,成功擊中烏軍重要設施,展現了其強大的精確打擊能力。 就裝填方式而言,很多人都對“海馬”的模組化裝填方式讚不絕口,認為補充彈藥速度快,而“龍捲風-S”需要逐個放置彈藥,裝填速度較慢。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發射6枚制導火箭後,“海馬”號需要撤退到安全區,然後用起重機更換模組,看似速度很快,但實際上後方補充彈藥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龍捲風-S的射程更遠,有12個發射管,這意味著它可以持續戰鬥更長的時間,並具有更強的戰鬥連續性能力。 Hurricane-1M和Tornado-S火箭發射系統的優勢已經顯現出來。 相比之下,海馬需要整整 5 分鐘才能填滿,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可以立即攻擊。 對手的裝備有12個發射管,相當於“海馬體”齊射威力的兩倍。
“海馬”在補充彈藥過程中所需的時間比“龍捲風-S”長得多,“颶風-1M”攜帶122公釐火箭模組,比300公釐“海馬”短得多。 今天,颶風-1M的出現使它擁有海馬體發射管的兩倍以上,並且在發射制導火箭方面也比海馬體更具優勢,這意味著它將持續更長時間。 此外,彈藥模組的更換僅比“海馬體”花費的時間稍長。 目前,俄軍在精確彈藥的生產上投入更多預算,提高制導火箭的遠端打擊能力並不難。
在“龍捲風-S”和“颶風-1M”這樣的雙重威脅下,火線後方的烏軍集結點、倉庫、總部、橋梁和火車站變得更加危險。 為了與Tornado-S競爭,需要海馬體的兩次齊射,這忽略了返回補充彈藥的時間和距離。 “龍捲風-S”和“颶風-1M”的射程超過120公里,比烏克蘭軍隊的射擊陣地安全得多。 至於機動性,畢竟都是制導火箭,幾輪誰不會撤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