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傳言稱戴爾想將組裝轉移出中國,還計畫在2024年之前徹底放棄中國晶元,這被視為戴爾的“去中國化”,當時戴爾並沒有出名澄清,最近戴爾高管表示,他們從未打算放棄中國**鏈,但中國市場加速了“去中國化”。
今年第二季度,戴爾在中國市場的PC出貨量減半,第三季度繼續下降36%,導致戴爾在中國市場的PC排名已經跌至第四,而戴爾PC此前在國內PC市場排名第二,可見戴爾市場份額的快速下滑。
對於消費者來說,戴爾PC並不是不可替代的,畢竟今天的PC是高標準產品,主晶元要麼是Intel就是AMD,系統是Windows,高度標準化的PC導致同質化程度高,各品牌PC的差異並不大。
與其他PC相比,戴爾PC仍然價格昂貴,但由於戴爾的良好口碑,中國消費者仍然相當認可戴爾PC,因此戴爾PC在國內市場排名第二,凸顯了中國消費者對戴爾的偏好。
然而,隨著戴爾“去中國化”的訊息傳出,戴爾PC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急劇下降,消費者紛紛選擇國產品牌。
對戴爾的另一大打擊是,它被視為伺服器和儲存產品的未來,為了開發儲存產品,戴爾斥巨資收購了儲存巨頭EMC,可見戴爾對儲存產品的重要性。
戴爾“去漢化”後,中國企業紛紛拋棄戴爾的伺服器、儲存產品等,戴爾伺服器跌出中國市場前五名,儲存產品被新興的國產品牌所取代,該品牌在儲存行業排名第二且增長迅速,而戴爾在儲存行業則被其超越。
正是因為戴爾三大業務在中國市場的快速下滑,讓戴爾高管們感到恐慌,畢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如果中國市場的虧損繼續加大,必然會導致其虧損的增加。
PC、伺服器、儲存等都有可以替代的國產品牌,而在市場上,國產品牌確實取代了戴爾,戴爾失去的市場份額一直難以挽回,因為戴爾高管的表態,可以說中國市場已經成功“去戴爾”了,對於這樣的情況,或許戴爾已經後悔了。
除了戴爾,蘋果也在推動產線向印度、越南等地轉移,導致iPhone 15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低於去年的iPhone 14,這促使蘋果CEO庫克迅速訪問中國,在成都蘋果店與中國消費者密切互動,還表示將繼續與中國實現雙贏。
不過,蘋果代工廠富士康、和碩等正在加大在印度的投資,預計明年印度將生產四分之一的iPhone,蘋果的做法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下降,也許到那時蘋果高管會像戴爾高管一樣,否認“去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