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廣州文藝創作研究院主辦的吳夫紀實文學作品《大營救》分享活動在廣州文藝創作研究院一樓會議室舉行。 據介紹,《大營救》再現了抗戰期間香港搶險的重大歷史事件,描寫真實細緻,筆觸生動動人。
與會人員就該書的內容和藝術特點進行了深入探討。
2024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占領香港,我國一大批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被困。 在第一方的指示下,東江游擊隊迅速組織開展了一次秘密救援,歷時11個月,行進近萬里,涉及10多個省市。 最終,800多名文化精英和愛國民主人士全部安全逃脫,創造了乙個震驚中國和世界的奇蹟。 廣州文藝創作研究院廣東**研究室主任、一級藝術研究者、《大營救》作者吳福生透露,他進行了大量的歷史研究。 “當我寫到蕭紅出不了香港淺水灣,鄒桃分出不了上海灘,張文斌出不了江西集中營時,我哭了,我下定決心要恢復這段紅色歷史的奇蹟。 ”
大量的史實將讀者帶回歷史場景
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一級作家黃國勤表示,《大營救》是一部在史料文獻上傾注了大量精力的作品,作者通過充分的研究讓讀者進入了那段歷史。 作者文筆樸實,文藝處理內斂,作品貼近新聞、回憶錄、歷史,保持了原生態和歷史的本來面目。
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一級作家黃國琴致辭。
廣東財經大學教授、廣州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江冰表示,紀實文學有兩個功能,一是還原歷史真相,二是將歷史人物從神明、英雄還原到日常生活中的凡人。 作者能夠以理性內斂的態度寫出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以事實為依據塑造人物,將讀者帶回歷史場景,對題材的排程和處理有很好的把握。
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立軍表示,全書整體結構非常清晰,在不同的空間、不同的流程、不同的路線中,呈現了文化名人搶救的特別典型元素,人物的譜系結構非常鮮明, 它在敘事方面做得很好。此外,該書史料十分豐富,為今後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歷史依據。
暨南大學博雅學院張立軍教授致辭。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郭炳如表示,紀實文學與報告文學要並重新聞史料、文獻文學。 報告文學具有明顯的跨體裁性質,作者在創作過程中融合了新聞風格、**風格和傳記,不會讓讀者感到不一致。 他的實踐是報告文學復興的成功嘗試。
中山大學中文系郭炳儒教授致辭。
《散文詩人報》執行主編、廣州市作家協會原副主席羅明根認為,該書真實客觀地呈現了大營救的重大歷史事件,除了記錄了眾多文化名人脫險的經歷外,還記錄了許多默默無聞的普通井下工作者的真實故事。
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海珠區作家協會文創委員會委員溫俊偉指出,作者從歷史文獻中提取了大量有意義的內容,系統化、綜合化,多角度展現了這次救援,再現了中共創造的這一歷史奇蹟, 充分表達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傳統和初心。
廣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資深人士、副主席白嵐表示,該書使用了大量類似新聞現場報道的表達方式,成功還原了事件的很多場景,並利用點和麵的構成,以關鍵人物帶動事件的發展, 並且從整體到區域性恰當地呈現整個事件,使讀者能夠跟隨作者的描述,穿梭於歷史的時空之中,是一部比較優秀的非虛構文學作品。
廣州文藝創作研究院副院長、一級編劇李新華表示,這部作品體現了“山水雖可破,文化不死”的民族精神。 在創作過程中,筆者非常紮實地收集和整理了大量鮮為人知的史料。 作品中人物所體現的思想,不是作者從資料中取出的陳述,不是史料的簡單積累,而是對涉案人員思想的深度挖掘。 這也是這種非虛構文學的價值所在。
廣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白嵐致辭。
它描繪了文化名人的肖像,並形成了乙個時代的人物的長卷軸
廣東師範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講師溫麗紅說,這本書非常細膩,生動地描述了東江抗日游擊隊對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的營救。 書中的每乙個人物都是立體的、有血有肉的,讓讀者通過閱讀,感受和觸動到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們的精神,在傳遞主流價值觀、弘揚紅色文化方面發揮了作用。
廣州市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塗豔娜表示,這本書是這一時期香港當代華人知識分子的一頁。 作者除了試圖還原戰爭之外,還將張愛玲、陳香梅等代表人物的人生軌跡,構築成乙個時代人物的長卷,寫下他們的理想和信念。
廣州文藝創作研究院副院長、一級編劇李新華致辭。
廣州文藝創作研究院副院長、一級編劇羅麗表示,作者用人物還原當時的社會場景,通過文學刻畫他們的群像。 這本書體現了我國對文化的重視,這與今天我們重新挖掘傳統文化,高舉文化認同、文化意識、文化自信的旗幟息息相關。 我們一直是乙個非常具有文化底蘊的民族,這可以從《大營救》一書主題的確立中得到證實。
《粵**研究》編輯、嶺南文化學者鐘哲平說,寫新聞在寫歷史時要有歷史感和場景感,《大營救》一書為這句話樹立了榜樣。
廣州文藝創作研究院院長、一級編劇連興存在總結中表示,該書以非虛構的藝術手法為我們呈現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文化名人搶救,是廣州文藝創作研究院既體現紅色文化又體現灣區文化的重要文學作品。 書中的每一章都有乙個很好的主題和故事。 作者為我們未來的創作開啟了另一扇窗,也帶來了很多新的元素和新的氣息。
作者:南都記者周培文、習學生陳令軍。
*主辦方圖片由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