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作者名單
儘管大陸進行了調查,但富士康許多工廠的工作時間已經調整,工人也不再盲目加班,但富士康似乎並沒有阻止大陸業務收縮的步伐。 事實上,近年來,其在中國的業務大幅減少,而在印度市場的投資卻在不斷增加。
2024年11月,富士康宣布了其最新投資計畫,即在印度投資110億元人民幣建設新工廠,以提高iPhone的產能。 富士康退出中國市場遠未停止,相反,它正在增加其在印度市場的影響力,這已不再明顯。
無獨有偶,全球晶圓代工領域的另一家巨頭和碩,也在追隨富士康的腳步。 母公司和碩集團成立於2024年9月,總部位於台北,是世界500強企業華碩集團的子公司。
別看和碩成立晚,但在最輝煌的時候,可謂是一道光輝的風景線,出口額達153億美元,位居全國前四、上海第二,產值966億元,員工多達10萬人。 可以說,和碩在短短十多年的時間裡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膝上型電腦製造商之一。
由此可見,如果沒有大陸的快速發展,和碩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但誰知道呢和碩也做過像富士康那樣過河拆橋,拋棄10萬工人,關閉120億工廠,退出大陸市場。
但和碩退出的原因與富士康略有不同。 作為一家專注於高科技領域的晶圓代工廠,昌碩面臨著更多的技術更新和市場變化的挑戰。 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消費市場的變化,和碩需要不斷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發和創新,以保持其競爭優勢。 然而,隨著巨頭縮減在中國的業務,和碩可能會感到在中國的投資回報正在下降。 因此,它選擇退出中國大陸市場以找到更有利於其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的環境。
然而,和碩可能想多了。 事實上,當今世界,沒有乙個國家像中國這樣擁有科技和人力優勢。 西方國家有科技,但人力成本太高,印度、越南等國家有人力優勢,但科技不如中國,中國是唯一能將科技與人力完美結合的國家,在大陸投資做生意是這些企業的最佳選擇。
無論是富士康還是和碩,它們的退出未必是壞事,但可能會為中國科技製造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過去我們的市場份額更多被國外企業佔據,自己的企業沒有太多機會,生存空間受到嚴重擠壓,而現在,國外企業撤出後,這些空出的市場份額,足以讓本土企業賺大錢,有了錢,就可以進行技術研發了, 研發,將生產出更先進的產品,從而形成良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