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觀點
從生產週期來看,產量的增加是PTA(雪上加霜,行業利潤仍將處於主流裝置盈虧的邊緣);
投產最少的是PX(火上澆油,會試圖吞噬下游利潤,造成上下游利潤矛盾很大);
聚酯產能已恢復正常(照常,主要取決於終端消化能力);
乙二醇生產承壓有望明顯放緩(供需利潤率有望逐步改善)。
從品種套期保值的角度來看,PX是多分配、多PX做空PTA、多PX做空**、PX正集(視上下游加工費用矛盾而定);
PTA配風(看加工費,高風配置);
乙二醇做絕對**改善(也要看成本),在庫存高位消耗初期,期際利差的趨勢未必像單邊一樣。
可以利用品種間的價差作為定價或估價的參考:PTA加工費500元以上算高(整個行業幾乎盈利),300-500元噸應該是合理的,200-300元噸略有低估(全行業虧損),200元噸很難長期維持。 對於PX定價參考加號,可以關注PTA的加工費,當低於300元噸時,需要警惕下游PTA帶來的負面反饋。 往下看,可以關注PX-**的價差,如果低於350噸,PX被低估了。 對於明年的短纖,產能將穩步提公升,今年需求難以超越,整體供需穩定,可以參考近兩年的利潤為短纖定價,約300-500元噸。
2、生產週期分析
(一)。px年末生產高峰期,後期新增產能零星
從目前情況來看,PX經過近五年的高速生產後,後續的生產壓力會明顯放緩,生產會比較零星。 2024年,玉龍石化預計僅300萬噸產能投產。
(二)。pta:新增產能仍較多,落後產能面臨淘汰
展望2024年,PTA產能增速將保持高位。 從目前統計資料來看,2024年計畫投產約950萬噸新產能,上半年集中。
因此,PTA**的壓力仍然很大,行業仍將處於行業週期的底部。
(3)聚酯:產能增長恢復正常
2024年,聚酯預計投產約666萬噸,產能增速約83%,整體產能增速中性偏高,但需要注意的是,生產集中在滌綸瓶片,長絲約116萬噸,長絲產能增速約27%;短纖投產約60萬噸,產能增長率約62%;約380萬噸瓶片投產,加上40萬噸產能轉換,累計新增約420萬噸,產能增速高達34%!
從滌綸品種產業格局來看,整體產能增速保持高增長,長絲產能增速明顯放緩,短纖產能增速保持,瓶片產能增速面臨大幅提公升,滌綸瓶片行業面臨優勝劣汰, 行業洗牌愈演愈烈。
(4)短纖:產能增速保持穩定
2024年新增投產滌綸短纖78萬噸,產能增速約87%。預計2024年計畫投產兩套機組,總產能約60萬噸,產能增速61%,整體產能增速保持穩定。
(5)乙二醇:產能增速降低
國內乙二醇自2024年以來進入生產高峰期,2024年以來產能年均增長率約為237%,是目前產能的三倍,是2024年底的3倍。 隨著產能的增長,我國乙二醇穩步增長,進口依存度格局發生變化,從2024年的60%左右變為目前的30%。
2024年,乙二醇計畫投產約190萬噸,產能增速降至66%。總體而言,預計新增產能壓力將有所緩解。
(6) 總結
對於聚酯產品鏈來說,生產壓力最大的是PTA,產能增速保持高位產量最少的是PX,未來幾年會比較零星生產;滌綸產能增速恢復正常,但品種分化,長絲產量最少,瓶片生產壓力最大預計乙二醇生產壓力將大幅放緩。
3、品種定價邏輯分析
在品種定價邏輯之前,需要分析兩個關鍵因素,一是作為大宗商品之王,其走勢會影響各種資產的定價。 還有一點就是終端紡織行業的需求表現如何,畢竟農產品看先,工業品看需求。 但是,作者並不擅長對上述兩個內容的分析,僅提供拙見。
(一)。
*展望方面,2024年影響的核心焦點是高利率條件下美國經濟衰退是否會實現,以及會實現到什麼程度,這是***的潛在負面影響;其次,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盟國(如俄羅斯等)的生產政策,如果OPEC+繼續通過減產來支撐油價,那麼油價就有很強的支撐。
從近期情況來看,當油價低於70美元時,歐佩克+相當願意減產提價如果油價高於100美元,美國將加大抑制通脹的力度。
從**週期來看,仍處於**階段。
(2)紡織服裝需求
終端紡織服裝需求方面,內需方面,2024年國內增速或將放緩,房地產竣工或將陷入弱勢,將拖累家紡需求。 出口銷售方面,根據CCF報告,海外批發商庫存大幅下降,甚至可以說已經進入去庫存的尾聲。 但是,在絕對庫存下降的同時,銷售也在放緩,因此庫存銷售比的下降滯後,與疫情前水平仍有較大距離。 後期需要等待終端銷售回暖,庫存週期會從目前的主動去庫存過渡到被動去庫存,再過渡到主動補貨。 目前,市場欣喜地認為,美國將在2024年二季度結束去庫存週期,逐步進入補貨週期,因此中國外貿有望在明年二季度逐步回暖,但如果悲觀,則可能在明年下半年。
(三)。px供需格局及價格分析
2024年,PTA計畫投產950萬噸,PTA對PX的需求產能約為623萬噸,但PX計畫投產約300萬噸。 2024年,PTA計畫生產620萬噸,PTA對PX的需求產能約為406萬噸,但PX計畫投產約130萬噸。 從以上可以看出,未來國內PX需求產能遠大於產能國內PX面臨日益緊張,需進口補充,進口依存度有望反彈。
由於明年PTA將多投產,新裝置投產後,舊裝置將被迫停產,整體行業可能下滑,產量增速不一定高,因此PX的供需可以從聚酯需求上拉動。
近10年,滌綸產量平均增長率約為77%左右,增速最低的是2024年,產量下降了1%左右,巨集觀背景與往年存在顯著差異,可以忽略不計;產量增長率最高的是今年,預計為173%左右,主要是因為去年基數太低。 扣除這兩年後,滌綸產量增速在7左右約6%,聚酯產量增加約505萬噸。
按照聚酯的增幅,PTA需求量將增加約432萬噸,考慮到明年PTA整體過剩,假設累計庫存在100萬噸左右,PTA總量增加約532萬噸,PX需求量增加約350萬噸。
PX**影響的核心是調油需求能否持續,我們基於濃度假設進行分析
1)如果調油需求持續,考慮到2024年部分裝置投產帶來的增加,約120萬噸,國內庫存**將與2024年持平,進口量將保持不變。PX供需缺口為230萬噸。
2)如果調和需求不再可持續,PX開工率上公升到79%左右的高位,預計國內產量將增加270萬噸。2024年,在不進行調油的情況下,PX進口量約為1350萬噸,還有427萬噸的增長空間。 總PX**可增加約700萬噸,相當於盈餘350萬噸PX**。 從這個角度來看,進口和國產生產都有提公升的空間,可以緩解PX的過度緊張。
3)從目前情況來看,預計明天調油邏輯會減弱,具體程度難以估計。
在供需緊張的情況下,PX的效益取決於PTA和聚酯對原材料的承載能力(PTA的**受聚酯承載能力的限制),從2024年到2024年,下游生產利潤豐厚,因此PX有暴利。 2014-2024年,下游PTA和聚酯利潤率普遍偏弱,PX的效益較往年明顯降低。 2024年,下游利潤得以恢復,PX的利潤也大幅增長,這再次證明了PX的利潤取決於PTA和聚酯對原材料的承載能力。
在PX供需鬆散的情況下,PX的定價在於其自身的成本定價。 例如,2019-2024年,受國內大型煉化專案投產影響,國內PX產量增加,PX利潤持續壓縮,PX-**價差被壓制至少每噸200美元(2024年)。
2024年以來,受俄烏衝突影響,汽柴油裂解利潤一直很高,芳烴調和降低了PX的**,PX的效益反彈,導致PX供需緊張。
綜上所述,如果PX供需緊張,需要關注下游情況和PX以上空間的限制**。 參考上述2015-2024年的分析,PX和**之間的價差在每噸350-520美元之間。 如果石油混合邏輯繼續下去,比較 2023 年和 2022 年。 如果 PX** 足夠,請參閱 2019 年和 2021 年。
(四).pta供需格局及價格分析
PTA的盈餘似乎更加確定,在PTA連續生產的背景下,500元以上PTA加工費算是高的(整個行業幾乎盈利),300-500元噸應該是合理的,200-300元噸略有低估(全行業虧損),200元噸很難長期維持。 您可以將其用作為 PTA 定價的參考。 因此,對於PX的定價參考,可以關注PTA的加工費,不到300元噸,需要警惕下游PTA帶來的負面反饋。
(5)短纖維供需格局及價格分析
對於明年的短纖,產能將穩步提公升,今年需求難以超越,整體供需穩定,可以參考近兩年的利潤為短纖定價,約300-500元噸。
(四).聚酯產業鏈年度展望
展望2024年,聚酯產品鏈:
從生產週期來看,產量的增加是PTA(雪上加霜,行業利潤仍將處於主流裝置盈虧的邊緣);最少的是px(火上澆油,會想方設法吞噬下游利潤,導致上下游利潤矛盾很大);聚酯產能已恢復正常(照常,主要取決於終端消化能力);乙二醇生產承壓有望明顯放緩(供需利潤率有望逐步改善)。
從品種套期保值的角度來看,PX是多分配、多PX做空PTA、多PX做空**、PX正集(視上下游加工費用矛盾而定);PTA配風(看加工費,高風配置);乙二醇做絕對**改善(也要看成本),在庫存高位消耗初期,期際利差的趨勢未必像單邊一樣。
可以利用品種間的價差作為定價或估價的參考:PTA加工費500元以上算高(整個行業幾乎盈利),300-500元噸應該是合理的,200-300元噸略有低估(全行業虧損),200元噸很難長期維持。 對於PX定價的參與,可以關注PTA的加工費,當低於300元噸時,需要警惕下游PTA帶來的負面反饋。 往下看,可以關注PX-**的價差,如果低於350噸,PX被低估了。 對於明年的短纖,產能將穩步提公升,今年需求難以超越,整體供需穩定,可以參考近兩年的利潤為短纖定價,約300-500元噸。
如需更專業的資料、圖表、觀點,請使用“資料分析師”,平台以海量**資料為支撐,利用科技手段搭建多維度分析工具,讓客戶徹底擺脫資料採集困難、費時費力的資料處理,輕鬆擁有及時、全面、智慧型的投研體驗。
目前可在手機、電腦上訪問使用,歡迎體驗。
重要提示:本報告在內容、引文和資料方面力求客觀公正。 盡其所能可靠、準確和完整,但不保證報告中所述資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報告所提供的資訊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投資是有風險的,入市時需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