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的物質條件更好,卻比父母更難快樂?
對現在的不滿只能用懷舊來治癒
如何擺脫被消費主義綁架的精神困境?
哲學從象牙塔裡走出來,打破了一切內捲化、智商稅和消費主義,給社會動物乙個純粹版的靈魂按摩。
這本書既不冷酷,也不學術,而是融合了海德格爾、阿倫特等哲學大師的思想,關注那些瑣碎卻快樂的“好事”,解決所有被外在事物累累的疲勞+內耗。
對當代欺騙行為的尖銳嘲笑。
只要一群人夠多,就一定會有怪物。
每天點外賣的兩個人很容易分手。
微信分享不利於社會和諧和人際關係,甚至“相愛家人”也不能倖免。
揭穿神話的發人深省的藥劑。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幸福的生活是什麼,可能根本不是乙個錯誤的問題。
房子的大小有時與折磨的大小成正比。
社會上的暴力不是一種**,而是一種持久的癌症之痛。
一座穩定的精神燈塔,**內耗,值得反覆閱讀。
懷舊的真正價值在於提醒我們,手機及其背後的現代性承諾,並不足以給我們帶來持久的幸福。
人生的路越來越艱難,這與成年人的狹隘態度有關。
人們感受到的幸福通常是在無關緊要的細節中醞釀出來的。
簡介]在高度繁榮的物質生活中,人們常常被外在事物所累,“想要”回到相對貧窮的過去,回到人與物的和諧關係中。
為什麼柴火爐做飯比燃氣灶更香?
為什麼自行車似乎比汽車承載更多?
為什麼爐子比加熱器暖和?
這種前世的浪漫想法值得一玩。 作者王曉偉琢磨著一種恰當的描寫生活的方式,從懷舊的意象中梳理出自己的內心,通過自己的經歷和長輩的回憶,回顧十年來我們熟悉的科技文物(俗稱“物”)是如何誕生和消亡的,並試圖解釋為什麼物品在前幾年如此珍貴, 就好像他們是家庭成員一樣,現在這些物品變成了純粹的商品,只剩下乾癟的物品的使用價值。
本書討論的很多技術物件都是“70後”、“80後”、“90後”的共同記憶,有些是比較簡單的裝置,比如電視、手機,有些是與生活直接相關的,比如住穿、吃。 作者以技術哲學為基礎,打破學術界與文學界的隔閡,以物為主角,描繪了一段我們共同走過的集體歷史。
關於作者]王曉偉.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院科學技術哲學系副教授,傑出青年學者,中國自然辯證法學會(科學技術哲學)常務理事,北京市科學技術史學會科學社會學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副秘書長。 一直從事科技倫理、科技哲學研究。
著有《技術意向性與現代科技治理》(2023)和《和諧科技:科技儒學倫理》(2024年,與黃柏恆合編)。 在中英文學術期刊發表研究論文20餘篇。 這些作品試圖超越技術的工具主義視角,結合中國傳統儒家哲學的資源,為理解技術的本質提供新的思路。 其基本思想是,技術不是乙個中立的工具,它留給人們去選擇和擺弄,技術是有意的,可以誘導人類的行為。 人類生命的意義是通過技術物件的參與和建構來展開的。
在校工作之餘,擔任豆瓣時代科技倫理相關音訊課程主講人,為《新京報》、《新瑞週刊》等報刊撰寫評論、專欄,致力於推動科技倫理、科技哲學研究的傳播。 最近,我試圖通過對“低技術”(日用品)的解釋來回顧十年來中國人的科技生活史。
編輯:韓世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