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木薯的季節。 在某社交平台上,“木薯糖漿”成為高頻詞,不少網友曬出自製木薯糖漿產品的照片,評論道:“好吃飛,一口一口特別上癮”、“外面糯糯的QQ,中間的軟麵......非常神奇”。
在網路上,卻有網友在吃完飯後被懷疑中毒
網際網絡是怎麼回事?木薯,真的有毒
木薯有三種型別:食用木薯、飼料木薯和工業木薯。 其中,只有可食用的木薯可供人類食用。 不過別擔心,我們在市場上能買到的木薯一般都是可食用的木薯。 那麼,吃木薯安全嗎?也不是。 讓我們從結論開始:生木薯確實有毒。毒性來自生木薯中的兩種氰甙,一種稱為芳那泊苷(約95%),另一種稱為根莖苷[1],當被木薯本身所含的亞細氰酶水解時是有毒的氫氰酸。如果你是《甄嬛傳》中的10級玩家,一定還記得著名的“木薯粉事件”,安陵容用來自殺的苦杏仁,毒素也是氫氰酸。 有資料表明,食用 150 克 300 克未經處理的生木薯可能會中毒。 木薯之所以分為食用木薯、飼料木薯和工業木薯三種型別,也是根據氰苷的含量來區分的。 根據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標準,當木薯被剝皮、浸泡等時其中,氰甙含量在50mg kg以下的可歸類為食用木薯。 木薯有毒也就不足為奇了,畢竟木薯來自大戟科這是乙個“可怕”的家族,大戟科植物一般都是有毒的。 除了木薯,還有另一種美味又有毒的食物芋頭(可以回顧上一篇文章《勸你多吃芋頭的理由,1個就夠了!進食前必須小心去皮、浸泡並徹底煮熟。
除上述方法外,還可以通過發酵、烘烤、日曬和壓碎等方法從木薯塊莖中去除氫氰酸[1]。
木薯片。 畫廊版權**,使用可能會導致版權糾紛如果它很危險,為什麼木薯仍然可以用作主食?
雖然木薯生吃有毒,但木薯的澱粉含量高達70%至80%,這一點不容忽視。
口感軟糯,產量大,但對生長環境和栽培水平要求很低,耐旱貧瘠,說白了,吃木薯成本低,而且能抗餓,這些特點使得落後地區(主要是非洲)的農業水平的木薯被大量種植, 並成為當地人民賴以生存的主食。現在木薯是世界第三大澱粉,僅次於大公尺和玉公尺。 據統計,木薯是8億人的主要口糧。
但由於木薯大部分是澱粉,所以營養成分非常簡單長期大量食用木薯,容易導致優質蛋白質、維生素等其他營養素的缺乏。 木薯的蛋白質含量低,但鉀、維生素C和維生素B1的含量高於公尺飯和饅頭,這與木薯的加工程度低於大公尺和小麥有關,大公尺和小麥是大公尺和饅頭的原料。 例如,當木薯加工成木薯粉時,它只含有 008g 100g,維生素C和維生素B1含量均為296mg 100g 和 0007mg/100g 。由於排毒治療比較麻煩,營養價值不太高,所以在發達的農業地區,人們一般不會選擇木薯作為主食。 但只要是美味佳餚,中國人一直不怕一點毒,就像河豚,然後是各種雲南蘑菇,在吃貨面前都不是太大的障礙,更何況只是“肚子上”的木薯。 用木薯做成的各種“糖水”在南方很多地區都非常受歡迎,用木薯澱粉做成的芋頭丸子、麻糬、奶茶中的“珍珠”也很受歡迎。
木薯糖漿。 畫廊版權**,使用可能會導致版權糾紛如何安全地享用美味佳餚?
如果您想健康、安全、快速地享用木薯食品,建議您注意以下幾點:
選擇合適的品種
我國農業科學家培育了低毒木薯品種,如“華南9號”、“桂仁10號”、“桂木薯11號”。 但是,即使是低藥種,也不要一次大量食用,除了毒性問題外,還應該考慮吃大量澱粉類食物引起的卡路里問題。
去皮浸泡,徹底煮熟,不要一次吃太多
木薯皮富含氰甙,可以通過剝皮並長時間浸泡在水中來減少氰甙(有人說應該每天換水浸泡 1 周)。 製作時也要徹底煮熟。 高溫加熱使轉化氰甙的酶失活,使它們無法將氰甙轉化為有毒的氫氰酸。 因此,徹底煮熟是木薯排毒的重要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煮木薯時,應開啟蓋子,讓轉化後的氫氰酸蒸發。 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不要一次消耗太多。 據報道,有些人的腸道中也可能含有可以將氰甙轉化為氫氰酸的酶,因此有些人即使吃了煮熟的木薯也會出現輕微的中毒症狀,例如嘔吐。
直接購買木薯粉
這種方法更無毒,更容易加工成美味佳餚。 最後,我想推薦一種簡單易做的冬季木薯美食芋頭蛋羹
成分:
木薯粉、紅薯泥、白砂糖、雞蛋、枸杞、桂花幹。
步驟:
1.在木薯粉和紅薯泥中加入白砂糖適量,比例為2:1,攪拌均勻。 您可以加入適量的水或牛奶揉成不粘的麵糰。 將麵糰擀成細條,切成大小合適的小塊,稍微成型並揉成圓形。 鍋中加水煮沸,加入芋頭丸子煮熟,撈出冷水備用。
2.再次將水倒入鍋中煮沸,打雞蛋花,放入芋頭丸和枸杞煮沸1 2分鐘後,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白砂糖,上菜後撒上幹桂花即可享用。
這種芋頭蛋羹彌補了木薯和紅薯中缺乏優質蛋白質的不足。 如果有時間的話,還可以提前用高壓鍋把紅豆煮熟,加入到芋頭蛋羹中,進一步增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含量,也讓這道甜點的味道更加豐富。
引用
1] 張振文, 李開棉.木薯及其加工利用:100個問題[M].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7
企劃與生產
本文是科普中國之星工程的成果。
由中國科協科普部製作。
出品方: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中科銀河文化傳媒***
作者丨王璐,註冊營養師。
審計丨阮廣峰,科信食品與健康資訊交流中心副主任。
策劃丨楊亞平.
編輯丨楊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