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直播行業的興起,大量資本湧入,造就了無數的“網紅主播”,有的男主痴迷於獎勵女主播,不惜花大價錢,甚至也有少數人為此鋌而走險,挪用公款,走上犯罪之路。 也有人與女主播發展婚外情,導致家庭分崩離析。
廈門某妻子在整理丈夫的物品時,驚訝地發現,丈夫在某直播平台上獎勵了一位女主播13000多次,總金額超過250萬元,還花光了賣兩套房子的錢。 妻子還發現,丈夫與女主播線下認識時間長,在微信上言語曖昧,疑似有不正當關係。
妻子告上主播和直播平台,要求退還所有錢款。 近日,廈門某區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女主播表示,男方在直播中的獎勵不是禮物,而是網路文娛消費行為。 此外,雖然丈夫的獎勵總額很高,但充值次數達到13000次以上,且每次充值金額不大,不能證明該充值侵犯了夫妻共同財產的處分權。 目前,此案正在審理中。
我們先來看看近幾年類似案件的處理情況——2024年6月,孫某註冊為抖音使用者,先後在抖音平台充值約50萬元購買抖音幣,並贈送了多位抖音主播禮物,其中送給隋某的禮物金額達到35萬元左右(隋某承認約為30萬元), 隨後孫某妻子王某發現孫某在抖音充值,王某向隋某要退款,隋某退還孫某5萬元。王某起訴並要求隋某返還30萬元。
一審法院認定,小費行為屬於贈與行為,贈與已經完成,孫某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得請求撤銷。 而且,這種行為並不侵犯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權,因為現金是普通的“物”,不是具體的東西,夫妻以外的第三人無法判斷財產的性質,共同所有人不能因為不知情而武斷主張其他共同處分行為無效, 並且通常可以從未經授權的處置中要求賠償。王某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其丈夫孫某與隋某之間存在不正當關係,因此該贈與不違反公序良俗。
二審維持原判,最終駁回妻子的訴訟請求。 然而,第二起案件將丈夫的小費行為定義為消費,這與第一起案件完全不同。
二審法院認為,網路直播作為借助網際網絡和移動終端技術興起的新興發展產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網路直播服務也具有一定的特點,即開放、即時,直播面向不特定的物件,使用者可以隨時進出。 主播在平台上為使用者提供直播等服務,使用者接受主播的服務後,給主播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和獎勵,也是一種消費行為,其實雙方之間有對價支付,網路服務合同關係即刻建立, 它也是立即執行的。
而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規定,夫妻對夫妻共同擁有的財產享有平等的處分權,且孫某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主播在接受小費時沒有義務去支付是否是夫妻共同意願的表達, 而現金或者抖音幣是各種各樣的東西,而不是具體的東西,交易對手一般通過持股狀態來區分所有權,主播根據自己的直播服務獲得小費錢,所以善意取得的相關規定適用於本案。
一般來說,二審判決的含義是,打賞是一種消費行為,女主播提供直播服務,男主播接受服務後支付對價,男方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有權處分財產,女主播善意取得, 男方的妻子不得要求歸還。
為了正確確定行為的法律後果,首先必須準確地描述該行為。
那麼,給小費是禮物還是消費呢?
在日常語境中,給予的意思是“無價地給予某人”(新華詞典)。 從法律上講,贈與合同被定義為“贈與人無償贈與,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民法典》第657條)。
在日常語境中,消費是指“人們使用為滿足個人生活需要而生產的物質材料和精神產品的行為和過程”(360百科)。 在法律上,消費被定義為“為日常消費而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條**)。
給予和消費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最大的區別在於,給予者沒有得到對價,是純粹的給予,而消費者得到相應的對價,有物質或精神上的回報。
但事實上,就給予而言,我們把它放在我們生活中的特定背景下。 作為乙個理性的人,給予者不會無緣無故地給予別人一些東西,必須有一些潛在的、長期的、變相的物質或精神上的回報。
表面上看,已婚男主播獎勵女主播是一種心甘情願的行為,但實際上,有些女主播的直播最大的區別在於,給予者沒有得到對價,是純粹的報酬,消費者得到了相應的對價,有了物質或者精神上的回報。
但事實上,就給予而言,我們把它放在我們生活中的特定背景下。 作為乙個理性的人,給予者不會無緣無故地給予別人一些東西,必須有一些潛在的、長期的、變相的物質或精神上的回報。
表面上看,已婚男人獎勵女主播是一種心甘情願的行為,但實際上,一些女主播的直播僅靠賣萌、包裝“好看”就能吸引大量“粉絲”,真正的選秀節目很少,與獎勵金額高達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相比, 該值不相等。很多男性對女主播“賞金衝榜”還有另外乙個目的,就是希望吸引主播的注意,獲得線下接觸的機會。 因此,筆者認為,不鼓勵“粉絲”花巨資獎勵主播的行為,即使沒有被禁止或限制。 而包裝好的“顏值”能吸引到大量的“粉絲”,真正的選秀節目少之又少,與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獎勵金額相比,價值是不相等的。 很多男性對女主播“賞金衝榜”還有另外乙個目的,就是希望吸引主播的注意,獲得線下接觸的機會。 因此,筆者認為,不鼓勵“粉絲”花巨資獎勵主播的行為,即使沒有被禁止或限制。
即使小費被認定為消費,消費行為也不是絕對不可撤銷的。 例如,如果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消費超出了其年齡或精神狀態所能識別的範圍,則監護人有權行使撤銷權並要求退貨,商家必須退還款項。 違反法律和公序良俗規定的消費行為,也可以由法院撤銷。
筆者認為,如果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妻子有權要求主播和平台退還男方給的錢:
首先是男方與主播關係不正當;本案中,男方以賞為名將夫妻共同財產贈與主播,違反公序良俗,主播是否明知男方有妻,男方對婚姻的不忠行為不應得到法律的支援。
二是男方與主播惡意串通,以賞為名,任意轉移夫妻財產,並按約定分割財產;本案中,主播主觀惡意,雙方串通損害了妻子的合法權益,善意取得的相關規定不能適用於主播。
在上述兩類都不是正常消費交易的情況下,男子向主播打賞的行為不能簡單地認定為合法有效的“網路服務合同關係”。 在第一種情況下,由於男方與主播有不正當關係,男方基於這種特殊關係獎勵主播,更符合贈與的法律要求,贈與違反公序良俗,應予撤銷並退回第二種情況,男方與主播合謀以轉移婚姻財產為目的,報酬只是轉移婚姻財產的一種方式,男方與主播的行為是惡意串通,損害第三方合法權益,男方與平台簽訂的合同是無效合同, 並且獎勵應該退還。
此外,還有兩種常見的情況,妻子是否有權要求退還小費
在第一種情況下,男方的大量小費導致家庭經濟困難,即一方不顧家庭經濟狀況大手大腳,甚至負債累累。 筆者認為,在這種正常消費的情況下,不能以此為藉口要求商家退款。 否則,以此類推,任何商業交易都可能被推翻,從而導致經濟秩序混亂,不利於商業社會的正常運轉。
在第二種情況下,雖然男主播和女主播沒有實質性接觸,但男方的小費行為導致了夫妻之間的緊張關係,嚴重傷害了配偶的感情,甚至是離婚的直接導火索。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說男方的小費行為對婚姻造成了間接傷害,而不是直接傷害,妻子不能要求退還小費。
妻子對丈夫的小費行為如此厭惡和怨恨,一方面是因為愛情的天生排他性、佔有慾和嫉妒性,比如男人對其他女人的單相思,當然妻子也會掀翻醋瓶,愛的海洋會顛倒過來。 反之,當丈夫把錢給別人,危害家庭經濟利益時,妻子自然會感到焦慮、嫉妒、極度缺乏安全感,對丈夫獨立行事、不尊重自己感到憤怒。 這些都是人性。 然而,法律並沒有為心靈的感受買單。
除非能夠證明小費人與主播之間存在不正當關係,違反公序良俗等,否則小費人的配偶無權要求主播和直播平台返還小費,只能蒙受“啞報”。
這樣的判決也提醒了我們妻子應加強心理溝通,多關注對方的休閒娛樂習,妥善管理夫妻財產,防患於未然,是減少此類糾紛的有效途徑。
歡迎諮詢任何法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