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無邊》一經推出,一代偉人的青春找到了自己的路,惹得不少觀眾感嘆不已。 翻開主創名單,黨史專家的到場固然是各大革命題材電視劇集的基本板塊,但35歲導演王偉的出現,無疑為相關題材帶來了新的氛圍。
回顧2024年的劇集市場,如果說趙寶剛、鄭小龍、康紅雷等老牌導演還處於巔峰時期,是國產劇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那麼年輕人就在隊伍中,這無疑是好劇不斷湧現、觀眾留著國產劇的新鮮動力。 今年的國產劇並沒有給觀眾留下太多的劇集缺口時間,其中,80後、90後的新銳導演頻頻得分。
在2024年劇集日曆即將全面揭曉之際,王偉、辛爽、李默、李志、張大磊、丁子光、畢欣業、王錚、天一、洪玲、智柱等80後、90後集體站在觀眾面前,帶著新銳導演的名字。 其中年齡最大的不超過42歲,年輕的還不到30歲。 不管名字熟悉與否,簡歷上都有熱播和口碑的作品,僅在2024年,就有《漫長的季節》《問心》《啟示錄》《到風之地》《平原上的摩西》《繁華城下》《古相思》等等。
相較於以往“導演新手村”成員大多在偶像劇中轉動,如今的年輕導演可以憑藉個性和創新力脫穎而出,將慢生活劇、農耕劇等新名詞搬上銀幕,也能把控關鍵題材和現實主義。 對於整個行業來說,越來越多的新人憑藉作品一夜之間出圈,“英雄不問哪裡來”只是國產劇迎來百花齊放、高質量發展的新註腳。
滾動創意、滾動視聽、滾動個性,他們參與國產劇新敘事的發展。
清華大學教授尹紅曾不止一次表示,新銳導演的來襲,給中國影視創作帶來了創新創意,“他們誕生於網際網絡時代,他們的學習習和機遇讓他們掌握了觀察世界、駕馭技術的關鍵。 因此,這群年輕人在進入影視行業時,往往更注重藝術探索、表達創新、產業突破。 和前輩們的經歷不一樣,這群新銳可能不都是來自專業階層的,音樂人、廣告人、up大師等都是他們的斜槓身份。 他們帶著各種各樣的人生經歷來到影視圈,他們執導的作品在視聽風格上有著鮮明的個人色彩,題材的選擇也表現出強烈的個性烙印。 可以說,他們在創作、視聽、個性上都涉足,幾乎一人一風,以“作者型”導演的身份參與國產劇新敘事的發展。
其中,代表性的和傳奇的,一定有乙個清爽的座位。 近 880,000 人擊中了 94分,截至目前,2024年國產劇的口碑天花板仍屬於《漫漫長季》。 辛爽出生於2024年,年紀不大,但他出身於法學院,在樂隊中演奏,開過廣告公司,所以他的職業經歷本身就超乎想象,充滿活力。 《漫漫天》沒有走傳統路,而是沒有過多停留在案件的細節和刑偵手法上,而是聚焦細緻的日常生活和巨集大的社會背景,開闢了一條“人生懸疑”的新道路。
對於像辛爽這樣的作家來說,人生的每一步都指向靈感。 搖滾樂隊的時代塑造了他的**審美,從《隱秘的角落》到《漫長的季節》,插曲和背景音樂在形象表達上都做到了難得一見。 精緻的鏡頭語言是常態,也有色彩聯想、符號提示等遊戲被發揮到了極致。 導演的故鄉、成長、懷舊,都化作了歷史的隱喻,承載著共鳴的琥珀。 小一歲的張大磊也認為,人生隱藏著更多的問題,於是《平原上的摩西》將追捕凶手的懸案穿越到了人生的內涵中。 只不過,張大磊認為,“記憶其實是一種被時間過濾過的情感”,不分地域——劇中的土地可以是雙雪濤筆下的東北,也可以不是自己的家鄉內蒙古。
37歲的王錚交出自編自導的《繁華城市之下》之前,做過廣告人、自導製片人等,主打“腦洞”青琪。 2024年春節期間,他突然想到了經典**和講故事書中案例背後人性和社會生活的深刻細節,寫故事的想法萌芽了。 從一開始,王徵就明確表示,這個故事不同於市面上古裝賽道上司空見慣的仙俠傀儡或者皇帝將領,他要注意微觀上的具體人物。 《繁華城下》12集,營造了明末長江南小城的縮影景觀,官吏抓得快,市民與富紳,小販與棋子,形形色色的人輪番登場,一位“素人導演”用個人腦洞和閱讀興趣,在“江南園”中重新組織了古裝的懸念, 以低調的方式讓觀眾驚嘆不已。
“一劇帶火一城”的言辭並不是今年首創,但年初播出的《去風之地》卻成就了影視劇《藝業行》在春節、五一節等假期帶出本土“百葉王”的典型案例。 85後導演丁子光曾拍攝過《下一站是幸福》《以家庭之名》等熱門情感劇。 不過,他認為“創作永遠是與自我對抗的過程”,拋開過去的經驗,用沉浸式的視訊風格捕捉寧靜的美學內涵。 隨著該劇的播出,田園劇、慢生活劇、風劇等新品類廣泛傳播,為國產劇找到了鄉村振興與城市生活的契合點,也成為情感劇的新解路。 在多部S+級仙俠劇表現平平的同時,B站的低成本網劇《古相思》卻出人意料地出圈了。 該劇主創均為娛樂圈默默無聞的人物,他們以“反向對偶時空”和“倒置**”的創新結構,以及簡約純粹的服務和古風鏡子贏得了讚譽。
憑藉個人的興趣、風格和審美,新銳導演或許能夠憑藉一兩部作品,在行業中快速定位自己的創作坐標。 而在找到趨勢、創新的趨勢之後,真正有志者還在尋找下乙個轉折點。 比如辛爽,當被問及生活懸疑是否會成為一種趨勢時,他回答說:“生活和記憶只是處理懸疑素材的一種方式。 我希望它不會變成一種趨勢,因為觀眾想看到的是更新的東西,一種新的型別,一種新的風格。 ”
為了懸浮,為了娛樂,為了套路,他們也追求表達的厚度。
在國產劇創作的生態中,“網路基因”曾經是一把雙刃劍,而大眾圈的另一面往往與娛樂甚至掛牌相連。 然而,隨著影視劇行業整體從颶風轉向“減量提質”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這些新銳導演也在追求表達的厚度。 他們善於與同齡人和Z世代一起呼吸,也用寫實的創作態度懸浮、娛樂、套路。
前不久,醫療劇《問心》播出。 創作者忠於醫療劇的創作原則,把現實主義和專業性放在首位,以幾位同樣是人性範圍內病人的醫生的復合角色,強化了“醫患同盟”在全劇中的地位。 對於今年6月剛到的李志來說,在創作上可能從未“迷茫過”。 他出生於四川重慶,將自己人生經歷的鄉愁與世界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短片《秀進》中關於自己災難後餘生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 此後,《北京女性畫報導》《二十不迷》等女性都市劇中影迷不少,背後貫徹了他寫實不懸念的創作策略。
都市劇賽道早已人滿為患,甚至形容為魚龍混雜也不為過,但35歲的李墨還是衝出了包圍圈。 兩年前,他交出了《我在異國他鄉好》和《三月有了新工作》,乍一看,都市、職業、女性元素才是“現代偶像劇”最不可或缺的型別。 其實,前者聚焦的是流浪的農民工,大都市的地鐵通勤者日復一日以“理解”的姿態觸動著人們的心,同時重啟了國產劇“異域敘事”的傳統;後者聚焦殯葬行業,劇本不懸置,鏡頭不好奇,在都市劇鮮有觸及的生活景觀中,他找到了當代年輕人與世界、與他人、與自己的對話方式。 今年,李默的新作《下頜》用“假裝”的表象來觀察“不假裝”的內心,可以看出都市男女是有關係的。 網友們紛紛評價,導演能在大家開玩笑的《傀儡101》中占有重要地位,因為他的鏡頭總能捕捉到世界上真實的煙火氣息和年輕人的聲音。
事實上,新導演的成長,讓中國影視產業生態煥發了新活力,雖然創新是發展的一大錨點,但始終是深挖生命富礦,在厚文中尋找落腳點,國產劇高質量發展的信條。 以王偉為例,2024年出生,此前的成名作品有《白夜追兇》和《秘密與偉大》,高分懸疑和高分諜戰。 這一次他投身於重大革命的主題,王偉的片場要求往往給總編劇梁振華留下深刻印象,“乙個30多歲的導演,他對歷史的高度敬畏甚至超乎我們的想象,我們曾討論過戲劇和詩歌如何滲透到歷史情境中——面對厚重的歷史, 許多自以為是的創造都是膚淺的。
作者:王彥.
文:王彥圖:劇照 編輯:玄靜 責任編輯:李婷。
*請註明本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