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中國民大學校保衛處發布通知,將開放社會人員網上自助登記系統,此外,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首都經濟學院等北京高校明確向社會開放。
螢幕截圖。 北京的許多大學都對外開放
中國人民大學保衛處通知明確,入校人員應當實行網上實名登記,在“平安人大”微信***選單欄填寫參考人員相關資訊(包括姓名、有效身份資訊、手機號碼等)進行預約,並提前24小時預約報名。 網上報名成功後,來校參觀者應持身份證等有效身份證件進入學校。
通知還提到,進校人員應自覺接受進校離校管理相關規定,自覺遵守校園秩序管理相關規定,每天9點以後方可入校,需當日離校未經同意,不得隨意進入教學、科研、辦公場所,不得聚眾喧嘩,不得打架鬥毆。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北京多所高校都在推進校園開放進度。 據**報道,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最近已向該大學敞開大門。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外人員憑二代居民身份證進入高校,通過閘機人臉驗證後即可進入高校。 北京理工大學以外的人員進入北京校區(西山實驗區除外)無需批准和報告,憑身份證在校門口刷身份證即可進入學校。
記者注意到,首都醫科大學學生事務處也在12月初發布通知,計畫近期開始分時段、不同區域開學,以滿足周邊居民的健身休閒需求和社會人員入校的願望。 申請入學的社會人員通過微信服務號提交申請,備案成功後,刷身份證從指定校門口的人行閘機進出學校,不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
此前,北大也回應稱,校內正在有序推進對外開放,在平衡校園秩序的同時,盡可能滿足社會需求。
資料圖:中國人民大學校園。 攝影:馬 Haiyan。
近半數“雙一流”高校出台開放政策
教育部門表示,將協助推動大學校園開放
今年以來,已經有不少人呼籲高校開放,記者注意到,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有來自北京、山東、安徽、廣西、重慶、江蘇、河南、遼寧、四川、福建、天津等地的網友反思高校開放問題。 今年7月以來,國內多所高校對校外人員實行聘任制。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在對我國147所“雙一流”高校開放政策的評估解讀中指出,近半數高校已在2024年出台校園開放政策,總體上仍有進一步拓展空間。
在具體招生群體方面,大多數開放校園的高校都明確表示,所有公眾都可以進入校園。 還有極少數大學只對高中生、初中生、他們的父母、臨時訪客、公眾或大學以外的人開放。
相關政策方面,教育部今年7月發文鼓勵開放大學校園,上海、甘肅兩地教育主管部門紛紛出台大學校園開放政策,廣東省教育廳新聞發言人表示將盡快發布通知。 此外,14個省份(4516%)回答記者提問或回覆人民網“領導留言板”。
馬亮表示,從當地教育部門的檔案或聲音來看,確實會對大學校園的開放產生一定的影響。 資料顯示,在教育主管部門出具檔案或發聲的地區,出台校園開放政策的高校平均比例為55所22%,而其他地區為39%92%。就實際開放校園而言,兩者為6783% 和 5146%。由此可見,教育部門的出台或宣告有助於推動大學校園開放。
資料對映。 校園開放的行政負擔依然沉重
專家建議,教育主管部門和一流大學應發揮示範作用
我國許多大學校園正在逐步對外開放,但實踐中仍有各種政策措施,使得公眾的大學錄取之路艱難而漫長。
馬 Liang 評估了大學校園開放政策可能帶來的各種行政負擔,結果表明,行政負擔仍然較重,大學校園的開放程度有待提高。
據考核,12所高校僅要求身份證認證,佔17所65%。還有11所高校需要預約或註冊,佔16所18%。需要預約或註冊和身份證驗證的高校有12所,佔17所65%。另外還有9所高校需要預約或註冊,有預約限制或需要審核,佔13所24%。最後,要求更嚴格的高校有15所,對以上三個方面的要求,佔22所06%。可以看出,目前大學校園的開放仍然給遊客帶來了負擔和成本,使他們進入校園並不順利。
馬 Liang表示,中國“雙一流”大學的開學正在穩步推進,但離社會預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方面,大學校園對外開放的比例仍然不高,還有一半的高校不對外開放。 另一方面,開放式校園的大學設定了很多壁壘,不得不為前來參觀的人承擔沉重的行政負擔。
他建議,今後要進一步推進大學校園開放,特別是教育主管部門和一流大學要發揮示範作用。 同時,也要做好大學校園開放的精細化管理工作,可以分階段實施,在開放中完善。 例如,可以先開啟大學校園的大門,然後開啟校園內圖書館、教室、會議室等建築物的小門,逐步擴大大學校園的範圍。 另乙個例子是採取更友好的政策措施,以減輕校園訪客的行政負擔。
馬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學校園開放,參觀校園的公眾也應該遵守校園規則和社會秩序,避免破壞校園環境和秩序。 否則,開放校園的大學可能會面臨關門的風險,從而難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園內的公共資源。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