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秦玉芳深圳報道。
新環境下,數位化轉型成為金融發展的重要趨勢,金融科技公升級再上新台階,數字金融正在加速銀行業運用數位化手段,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邢偉在近日舉行的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大會上表示,為更好地打造與實體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金融數位化服務能力,銀行業持續加強數位化轉型戰略統籌規劃,加大科技資源投入和專業人才培養力度。 優化組織架構,轉變體制機制,全面提公升科技能力和資料能力,有效推進數字金融戰略落地。
銀行金融科技水平差距加劇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科技監管司司長黃秋國在11月29日的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大會上表示,近年來,儘管金融機構的營收、利潤、利差等多方面影響有所放緩,但仍有不少機構在積極推進數位化轉型, 科技投入不斷加大,銀行科技投入保持持續增長。“從2024年資料來看,銀行業資訊化投資超過2500億元,同比增長9%。 ”
隨著投資的不斷增長,銀行業數位化服務能力不斷提公升。 黃秋國認為,部分銀行積極推進數字產業金融服務平台建設,加強場景聚合、生態對接,連線行業、客戶、金融機構,推動共贏金融服務生態建設。 部分銀行利用數位化手段,不斷公升級首鏈服務,構建端到端的數字生態,服務2000余家核心企業,進一步向上下游企業延伸,推動產業鏈穩定發展。
中小銀行的數位化金融能力也在穩步提公升。 《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研究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戰略層面,中小銀行持續加強金融科技戰略的統籌引導和執行,持續推進科技賦能經營戰略,積極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在組織層面,中小銀行持續深化金融科技機構轉型,著力優化技術線布局,實施一攬子金融科技人才管理措施在技術層面,中小銀行穩步加大科技投入,強調精準管理,加強關鍵技術研發,強調技術改造和安全可控在應用層面,中小銀行持續推進信貸業務數位化、智慧型化發展,數位化運營更加成熟,聚焦風險防控在資料層面,中小銀行持續優化資料治理體系,深化資料應用,加強安全管理和私隱保護在生態層面,中小銀行大力推進資料共享,加強線上線下場景協同,協同創新成效顯著。
不過,邢偉認為,大型銀行和中小型銀行機構在金融科技水平上存在明顯差異,數字金融的發展將進一步加劇這種差異。
在邢偉看來,中小銀行應加強金融科技精細化管理,緊密結合自身特點和定位,細化數位化轉型戰略目標,加強產品和服務創新,引導業務發展。
挖掘資料價值是下一階段的重點
進入經濟發展新階段,資訊科技驅動的數字金融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脫困、尋求內生增長動能的關鍵。
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指出,內生增長動能的核心是提公升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這不僅可以通過網際網絡來解決,而且必須紮實提高基礎研究和應用層面的技術創新能力。 ”
在楊濤看來,當前,金融業的對外開放進一步上公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銀行業數位化轉型作為金融改革開放的前沿,不僅是為了提高自身業務發展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也是為了更好地為其他部門的發展提供增量, 同時實現自身和其他幾個主要經濟部門的良性迴圈。
下一步,持續深化數位化轉型,提公升數字金融,尤其是資料治理能力,仍是金融機構業務布局的重中之重。
報告指出,資料資源分散、資料利用效率低、資料安全治理落後等問題是制約中小銀行數位化轉型速度和有效性的主要障礙,也是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的薄弱環節。 因此,建議中小銀行加強資料治理,實現資料要素價值最大化,建立以資料要素為驅動的服務模式和業務模式。 ”
邢偉還表示,數字金融的發展需要完善的資料資產管理體系,目前金融資料資源豐富,但存在資料探勘和應用相對滯後等問題,未來的重點將是挖掘資料的價值。
此外,邢偉還強調,隨著數位化轉型和數字金融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銀行業應不斷強化資料安全意識,提高防範和化解新金融風險的能力。 “一方面,銀行業應加強對新型數位化產品和服務的風險評估,提高整體風險防控能力,提前實現從粗放式管理向精準化風險防控的轉變,建立風險預警防範機制。 另一方面,不斷完善資料安全管理架構,完善內部合規要求,提高資料安全保障水平,做好資料分析、分類管理和使用者分析報告工作。 ”
編輯:朱紫雲 校對:閆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