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午,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測繪遙感會議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開幕。 來自全國110多個單位的300多位學術界、業界專家學者齊聚中大,了解粵港澳大灣區測繪遙感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方向,推動我國測繪遙感技術在多雲多雨地區和極地等複雜環境下的推廣應用, 共同推動我國測繪遙感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
為期兩天的會議設定了8個主題報告和14個專題分論壇,新一屆學術專家就環境遙感、極地測繪與遙感、海洋測繪與遙感、自然資源遙感與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分享了最新科研成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原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表示,面對新形勢、新變化,測繪遙感學科應著眼於學科的基礎理論和研究方法, 建設大平台和跨學科融合、資料共享、國際交流與合作等,並在未來不斷探索新手段,加強跨學科研究與交流合作,促進多元化發展。
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宋朝志表示,本次會議對探討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球環境遙感資料的新特點、新規律、新方向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大會能為測繪事業的發展帶來更多新思維、新思路, 測繪與遙感技術,為全球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科研創新提供支撐,服務於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海洋強國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廣東省國土資源測繪學會會長劉曉丁在開幕式致辭中提出,要充分利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測繪遙感大會平台,深化測繪遙感技術發展,推動測繪遙感技術創新。 轉型公升級共同探索測繪遙感的應用實踐,實現其賦能、賦能。
中山大學測繪科學技術學院院長、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程曉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熱潮在珠江和南海兩岸洶湧澎湃,呈現出蓬勃的生機和光明的前景。
據介紹,中山大學依託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實驗室(珠海)和中山大學極地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以及“中山大學”綜合海洋科研習船和“中山大學極地”極地科考船等大型科研設施, 匯聚測繪科學技術學院、大氣科學學院等院系資源,積極發揮學科優勢,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南海及極地地區應用遙感大資料平台, 並產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創性成果。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中國遙感應用協會熱帶與極地環境遙感分會揭牌儀式。
中國廣東記者站** 通訊社 李文芳|張杰欣)。
*: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