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打破百年變局”為主題的2024環球時報年會上,專家學者圍繞“發展、安全與文明: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思維”這一話題展開了研討。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說,我們提出中國式現代化,實際上是在試圖解決問題這是為了解決當前國際秩序迅速變化的時刻我們想要什麼的問題我們能為世界提供什麼?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激烈的比賽。 例如,在現有國際秩序的領導人眼中,我們是一股“破壞力”,但中國式現代化顯然是創造性和建設性的,我們需要通過觀念創新和政策實踐不斷體現建設性,在打破與站穩之間找到合理的平衡點,在百年變遷中為世界格局的變遷和秩序的變遷找到最優解。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處理好同大國的關係,還要處理好同中小國家、非國家行為體乃至世界的關係。 崔洪建說,當今國際秩序和格局的變化充滿了許多矛盾現象,一方面是權力集中,另一方面是大國之間的競爭另一方面,有權力差異化和多維博弈。 當世界秩序朝著多極化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時,就會釋放出許多不確定的力量,“所以我們的目光不只盯著大國,很難說中美關係好了,中國的外部環境就會大幅改善,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馬上就會平坦。 ”
崔洪建強調,我們已經公開表示,我們不尋求對抗,而是注重合作,控制競爭。 我們堅持“結伴而行,不結盟”的原則,但有些國家必須結盟。 因此,“合作夥伴之間將有一場長期的博弈”。 他認為,未來我們與西方主要國家的關係將是乙個“平衡、失衡、再平衡”的過程。 在把握這一規律的情況下,如何利用不同階段的轉化規律,贏得更多解決自身問題的機會之窗,是中國式現代化命題下,把握內外部大局、集中解決內外部問題和矛盾的值得思考的策略。
崔洪建還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乙個既體現普遍性又體現個性的命題。 但兩者之間需要保持合理優勢的原則。 如果只強調多樣性或個性,其結果可能是國際社會的分裂。 例如,在俄烏衝突過程中,國際社會出現了不接受“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的發散趨勢,但為了停火止戰,國際社會需要繼續凝聚共識,減少分歧。 我們正在探索乙個既符合世界共同利益又符合我們自身國家利益的立場,儘管我們將面臨巨大的壓力和困難,但只要我們保持清醒的判斷力和戰略決心,拿出更大的耐心,就能夠真正堅定自己的立場,最終使之成為國際社會大多數成員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