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發揮退役軍人的優勢和特長,讓他們成為社群治理的先鋒、新生力量?在上崗新村街道上,由“兩彈一星”退伍軍人、烈士家屬、傷殘軍人、退役軍人等群體組成的“老兵之家”,創新“榮艾網格”機制,彰顯“老班長”領導力,成為社群治理的“新引擎”。
建立“融愛網格”。
準確滿足居民需求。
只有服務於網格中的人,才能更加細緻和深入。 根據轄區退役軍人分布情況,上崗新村街道創新“榮艾格”機制,各“榮艾格”退役軍人按特長特長申報“格員”責任,包括慰問傷殘軍人及困難群眾、結對照顧空巢老人、 安全巡查、慈善公益、便捷維護、文明城市建立、垃圾分類宣傳等,豐富的服務內容覆蓋了大部分群眾訴求。
近年來,濟陽片區一直在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改造,由此,吉中小區72名退役老兵在3個“榮愛格”的基礎上組建了6支先鋒隊。 退役軍人莊炳華作為社群工委委員,帶領“戰友”深入了解居民訴求,收集了200餘條居民訴求,涵蓋房屋改造、車位規劃調整、廢棄圍欄拆除、綠化景觀公升級等。
抓住三個半“半”。
“貼心”服務群眾。
別忘了“軍綠”,傳承“志願紅”。 在上港四村,寒暑假期間晚上六點半、週三早上九點半、下午三點半,總能看到退役軍人李子仁、顧厚成等10多位“老兵之家”成員忙碌的身影。
夜間巡邏從晚上六點半開始,退伍軍人已經堅持了好幾年。 作為老舊社群,上崗四村停車資源緊張,高峰時段主幹道擁堵,“保持生活通道暢通”成為老兵們的“硬任務”。 勸說文明停車,及時聯絡車主移動車主,引導應急專用車順利到達目的地,老兵們用多年的奉獻為社群構建了安全保障網路。 週三上午九點半是每週一次的“退伍軍人座談沙龍”時間,大家圍繞走廊改造、鄰里衝突、環保等進行協商協調,並形成“家用心寬”走廊自治專案,通過文明勸說、規則引導、關係引導,帶動鄰里互助與融合。
寒暑假下午三點半,是“老宣講團”最繁忙的時候,黨員老兵們以“回憶多事之秋,紅色教育滋養少年兒心”為主題,為轄區少年兒童講好紅色故事,暢談革命歷史, 並鼓勵孩子們在滋潤中默默珍惜當下。
做乙個好老班長。
培養“傳頻帶”的中堅力量。
“退伍軍人之家”既是社群治理的排頭兵,也是自治中堅力量的“蓄水池”。 通過“老班長”的示範和指導,“老兵之家”挖掘培養了一批批社群自治人才。
擔任居住區黨總支書記多年的退役軍人倪永平,充分發揮退役後的餘熱,調動6名在職老兵到社群治理一線,在走廊黨建、社群微更新中發揮了作用, 以及退役軍人服務站的建設。如今,退役軍人擔任總支部委員、支部書記、行業委員會主任等社會重要職務,已成為上海鋼鐵基層治理的一大特色。
*:在浦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