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甘肅省集市山1月1日電(記者 王磊)吉石山6號2級**災民用溫暖迎接新年。
新華社記者任彥新、溫
大年初一,天氣晴朗。 東方黎明,集石山 6在2**類災區的安置點,迎接新的紅燈籠正在璀璨地閃爍。 裝配式房屋內外,人們已經很忙了。
1月1日是雞石山62**級地震後的第 14 天。 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寶安東鄉撒拉族自治縣,受災群眾裝扮成“新家”,以自己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
17歲的石紫薇站在拔河比賽的中間,雙手握著大繩。 隨著哨聲響起,她和隊友們咬緊牙關,全力反擊。 在一陣歡呼聲中,他們贏得了比賽。
2024年12月31日,在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石園鎮沈家坪村,村民舉行拔河比賽迎接新春。 新華社記者馬喜平攝。
石子薇家所在的石園鎮申家坪村是受災較為嚴重的村莊之一。
十天來,她和弟弟利用業餘時間到村委會做志願者,幫助村幹部整理和匯報村民的損失情況。 當她得知元旦將舉行拔河比賽時,她立即報名參加,並表示希望自己能以團結一心、砥礪前行的新面貌進入新的一年。
* 那天晚上,她被父親從離家幾十公里外的一所學校接走,看到她家有一半以上被毀了。 幸運的是,我的祖父母生病了,行動不便,碰巧在戶外。 為了等待外出務工歸來的父母,兩位老人沒有像往常一樣早睡。 “如果我的祖父母乙個人在家,我無法想象會發生什麼。 ”
為了讓受災群眾早日走出陰霾,提振重建家園的信心,當地政府在新年之際組織了籃球、拔河、文藝表演等集體活動。
每個人都非常積極。 本來是說乙個村社群只有一支隊伍參加比賽,但大家都覺得名額太少,想再組織一兩支隊伍參加。 沈家坪村抗震救災工作組幹部馬曉勇說。
在四面八方救援力量的幫助下,石紫薇一家搬進了一棟裝配式房屋。 除夕夜,她在朋友圈留言:“一切都過去了,新的一年我們會更好!”
懷著同樣的期待,20歲的馬文英特意從市場上買了食材,打算在大年初一吃一頓火鍋。 元旦前,他和爺爺奶奶搬進了大河家鄉大河村的一棟裝配式房屋安置點。
過年要有新的氣氛,元旦也要熱鬧。 他一邊說,一邊把食材放進冰箱。
2024年12月30日,甘肅省臨夏州集石山縣大河甲鎮安置點裝配式房屋內,馬文英(左一)視察灶火爐。 新華社記者任彥新攝。
這台已經用了十幾年的冰箱,是兩天前按照奶奶的吩咐,特意用三輪車從家裡拉出來的。 “我又可以做飯了,我的生活也逐漸好起來了。 馬文英的祖母馬 Hakai說。
在這**中,他們家耗資80萬元建造的新房遭到嚴重破壞。 於是,身為外出務工的父母和哥哥決定今年元旦和春節不回老家,打算利用假期賺更多的錢。
* 在大家的幫助和照顧下,我們有了食物和住所。 你將來必須依靠自己。 馬文英說。 最近,他一直在配合安置點的工作人員,匯報各種資訊,收集物資,同時到處聯絡他打零工。
我們家年紀小,能幹,咱們一起努力把錢賺回來蓋房子,我和哥哥要娶個兒媳婦。 馬文英笑著說。
新年伊始,70歲的趙懷生也搬進了“新家”。 他來自雞石山縣柳集鄉高里村,常年獨居。
甘肅省民政廳開展了貧困人口入戶測繪安置工作,對生活不便的困難群眾整體轉移安置。 趙懷生也因為房子破損嚴重,沒有親戚朋友避難,從帳篷搬到了雞石山縣綜合社。
2024年12月28日,在甘肅省臨夏州集石山縣綜合社會福利院的房間裡,趙懷生整理了床鋪。 新華社記者任彥新攝。
走進趙懷生的房間,床鋪、熱水器、無障礙設施一應俱全。 見到記者後,他急忙開啟衣櫃門,裡面整齊地堆放著一摞摞衣服。 “這些衣服都是免費分發的!雖然家沒了,但我有地方住,吃暖穿暖也沒問題!他說。
馬慶祥院長介紹,集中安置後,醫院將對受災老人進行專項照顧,讓他們也能安心過冬。
元旦早上,趙懷生吃著熱騰騰的餃子。 窗外,太陽像往常一樣公升起。 “這是嶄新的一年!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