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的是運動與靜靜相結合的原理,對動靜養生的理解,既不是簡單的生命在於運動,也不是生命在於靜止,兩者都是片面的。 以下是對中醫養生原則的一些深入見解。
相較於以優為主的西醫,中醫更注重養生,這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養生。 運動養生是中國傳統養生防病的重要原則之一,有一句眾所周知的健康格言:“生命在於運動”。 由此可見,運動有助於鍛鍊人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防止過早衰老。 然而,更多的運動並不總是更好,更多的運動也並不總是更好。 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生命在於靜謐”,認為保持身心高度的靜謐是養生的根本法則,強調以靜謐養生的理念更符合人類生命的內在規律。
歷代中國養生從業者都非常重視神靈與人體健康的關係,相信安靜的精神可以帶來健康和長壽。 因為“神”容易動,難靜,所以情境的寧靜對於靈性的修煉尤為重要。 老子主張“做到極致,要安靜”,即通過消除雜念來達到心境的平靜。
從醫學角度出發,內景提出了“靜謐虛無”和預防疾病的思想。 後來,許多養生從業者深化和發展了“祛欲”的觀念,以滋養心靈和精神,如三國時期的姬康、唐代的孫思邈、明代的万泉等。
機體的動靜狀態與本質、氣、靈的生理功能狀態密切相關。 靜止會導致精華和血液停滯,從而導致壽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喪失。 因此,“呂氏春秋時期?大禹提到:“形不動,本質不流,本質不流,精神壓抑”;《壽師寶苑》也說:“養生之道,不想吃完飯躺下,整天穩坐,可以凝氣。
運動可以促進精氣迴圈,使氣血順暢流動,提高抗病除邪能力,增強元氣。 因此,張紫強調“只有血氣的迴圈才是寶貴的”(《儒家事記》)。 行走、引導、按壓等運動方式,有助於調和氣血,疏通經絡,改善九孔,防病養生。
從《內經》的“不白勞”到孫思邈的“修煉自然之道,往往想幹一點”,都強調運動的節制和靜止。 無論是古竹簡上的導圖、華的五鳥戲,還是後來各種樂章的特點,都歸納為在運動中求靜、適動靜的原則,突出了判斷形勢、衡量形勢的辯證思維。
從體力上看,體力強的人可以適當增加運動量,而體力較差的人可以減少運動量,但都不會過度疲勞。 根據病情,病情較嚴重、體質較弱的人可以主力進行靜態運動,適度配合動態運動,隨著體質的增強,逐漸增加運動量。 在時間上,早晨可以安靜後移動,這對一天的工作是有益的;晚上,建議先動一下,然後保持安靜,以幫助您入睡。 總之,心要靜,身要動,只有形式與精神、運動與靜止有機結合,才能符合生命運動的客觀規律,有利於強身健體,預防疾病。
老子曾說過:“到極致,保持沉默”,強調“安寧是世上正道”。 《黃帝內經》更明確地指出:“靜無寧,真氣由此而來,靈被守,病與安從不存在。 由此可見,養生的關鍵是將動態養生與靜態養生有機結合。
中藥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