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廣東要認真落實決策部署,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廣東深化改革開放的大好機遇,擺在重中之重,以珠三角為主陣地,用全省的力量做好這件大事, 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新的戰略定位賦予了粵港澳大灣區新的使命和任務,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性指導。
充分釋放大灣區城市融合效應。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的新定位,就要充分釋放粵港澳大灣區廣闊的空間和無限潛力,進一步發揮大灣區交通區位條件好、國際化程度高等優勢和融合效應。 經濟活力強,產業體系完整,創新要素集聚。
有效促進粵港澳協調合作。 抓住以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為主的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合作平台體系,加強與港澳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穩步推進制度開放,充分發揮平台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引領作用, 進一步推動我國在更高水平上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系。
提公升粵港澳大灣區市場融合水平。 加強創新引領性改革,大膽探索法律、規則、標準、稅制等制度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率先構建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增強國內國際雙迴圈聯通功能,參與更高層次的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 實現高水平互利共贏,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
積極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與京津冀、長三角、海南自貿港等地區的聯動發展,提公升大灣區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性,積極探索高標準經貿協定等規則,構建連線國內外的優質投資、生產、服務網路, 深化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的務實合作,攜手港澳出海,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凝聚融合創新新動能。
“高質量發展示範點”的定位,要求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大灣區建設的方方面面,為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創造新功能,準確把握國家戰略發展要求,把握關鍵要素,從而實現跨域發布, 高質量發展的多領域共振和迭代效率。
加速生成新的優質生產力,打通先進技術源頭與現有轉化通道的介面。 廣東初步建成了以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為首的高水平多層次實驗室體系,散裂中子源、強電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已建成,20餘項科技創新載體已落地投入使用。 未來,要牢牢把握新興技術“制勝關鍵”,找準高質量發展需求與先進技術發展的交匯點,力爭在攻關核心技術難題上取得更大進展。 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扶持,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採取產學研合作、技術轉移許可、跨領域人員交流等方式,不斷提公升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 促進綜合實力提公升。
共攻重點、整合體系,加強粵港澳創新資源統籌。 高質量發展需要多領域、多要素、多模式的技術改造和系統整合。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正在進一步推進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設,建設光明科學城、南沙科學城,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協同發展,加快形成大灣區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高階科研資源集聚。 未來,要繼續推動科研經費、儀器裝置、資料資源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開放共享,推動跨界聯合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推動大灣區走在高質量前列發展。
統籌新舊融合,打造更加完整的現代產業生態圈。 在實體經濟的支撐下,既要充分發揮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新技術、新手段、新能力,又要兼顧傳統優勢產業的新變化、新角色、新趨勢,將現代金融、專業服務等港澳台等現代優勢與廣東製造業傳統優勢和巨大市場相結合, 在產業體系大交叉、大融合、大突破中不斷提公升現代產業生態圈競爭力,培育參與產業國際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
提公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文明魅力。
“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城市”的新定位,對推動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協同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粵港澳大灣區城鄉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特別是在城市資源承載力、環境承載力、市場狀況、人口狀況、產業基礎等方面。 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形成了共建共享的大灣區良好動能。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和區域差距,促進城鄉更高水平的協調發展,在更廣領域、更大尺度上拓展經濟深度,為粵東西部、粵北融入粵大灣區提供切入點和聚焦點。
共建人文灣區。 發揮粵港澳三地文化優勢,大力推進重大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聯合舉辦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和演出,夯實中華文化根基,將灣區人文精神融入廣東當下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方式中, 港澳,推動粵港澳文化資源充分服務社會,夯實中華文化基礎,推動現代文明發展。
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高品質生活圈。 以“美麗灣區”為目標,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文明建設,共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共同築牢生態保護屏障。 推進“軌道上的大灣區”和世界級港口、機場群建設,打造大灣區“一小時交通圈”。 推動深化民生領域合作,打造港澳青年高水平創新創業基地。 進一步提公升港澳居民在交通、金融、電信、醫療等領域申請內地通行證的便利化水平,為港澳居民在內地學習、習、工作、創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不斷增強身份認同感, 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的收穫和幸福。
作者分別是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廣東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