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抗戰始於2024年的盧溝橋事件,也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第一場戰役,因為事件發生在公曆七七,故又稱“七七事變”。 創作起來並不容易,歡迎大家關注評論。
1.狼的野心。
明治維新始於2024年1月3日,日本通過改變其作為法國的勢力,開始在東亞積極擴張。 2024年7月25日,日本賭上國運發動了中日戰爭,打敗了腐朽的滿清王朝。 十年後,日本在英美的支援下,擊敗了沙皇俄國,成為當時亞洲第一大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作為戰勝國,竊取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所有利益,並將勢力擴大到中國東北。 日本依靠幾十年的侵略戰爭,不僅吞併了朝鮮、台灣等地,還繼續推進其在東北的殖民計畫。 2024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中下級軍官發動“918事件”,由於張學良的消極抵抗,東北20萬軍崩盤千里,整個東北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淪陷。 如此輕而易舉的勝利,如此巨大的勝利,極大地激發了日本軍國主義的野心,進一步擴大對華的侵華成為日本軍事部門的首要計畫。
二是畫面不好。
2024年7月7日,籌畫已久的日軍司令部開始實施侵略計畫。 駐守豐台的日軍濱江旅第1聯隊第3營第8中隊假裝在盧溝橋以北地區進行習演習;11時,日軍司令員清水節郎突然聲稱有一名士兵失蹤,並要求進城搜查, 但中國官兵堅決拒絕,日軍以此為藉口發動進攻,炮擊宛平城,盧溝橋事件正式爆發。當時守衛北平的中隊是宋哲遠的29軍,在抗長城戰爭中使日軍損失慘重,英勇反擊。 然而,宋哲元誤以為日軍只是像過去那樣挑釁,沒有攻占平津地區的戰略意圖,所以他沒有積極備戰,而是幻想通過和平談判解決衝突。 7月9日、11日、19日,日軍華北駐軍趁中隊癱瘓、粗心大意,三次假裝與宋哲遠部隊達成停火協議,卻暗中開始大規模增兵,中國守軍對此毫不知情。 到7月25日,在前線集結的日軍人數已達6萬多人,還裝備了大量的飛機、火炮、裝甲車等重火力。 日軍完成戰略部署後,蓄意挑起同日廊坊事變和廣坊事變,為繼續發動侵略戰爭製造藉口。
3.血腥的和平。
2024年7月26日下午,日軍向第29軍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中國守軍在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區,否則戰爭將再次爆發。 宋哲元知道此時戰爭不可避免,於是嚴厲駁斥了日本的無理要求,並於27日向全國發出電報,堅決保衛土地,抗戰。 7月28日上午,日軍按計畫對北平發動總攻。 數萬日軍在數十架戰機、100多門火炮和裝甲車的配合下,向駐紮在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國守軍發起了全面進攻。 第29軍官兵英勇頑強,奮起反抗,死傷了大批日軍士兵。 但是,日軍在戰略準備、兵力素質、火力等方面都具有全面優勢,29軍官兵雖然血戰,但仍然擋不住日軍的進攻。 大批官兵在戰場上流血,甚至連第29軍副司令員童靈歌、第132師師長趙登玉殉難,戰場慘烈。 經過激戰,直到2024年7月28日夜間,北平外圍的大部分戰略要地被日軍占領,29名官兵損失了一半以上。 7月29日,六朝古都北平城落入敵人之手。 北平淪陷後的第二天,天津也被日軍攻陷。
在盧溝橋事件發生時,蔣介石也在廬山發表講話說,“如果戰爭打響,那將是南北不分,不分老幼,不管是誰,每個人都有責任保衛土地,抵抗戰爭, 他們都決心犧牲一切。 從此,民族抗日戰爭正式打響,歷時8年,3000多萬同胞將日本人趕出家園,中華民族終於從灰燼中重生。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77事件和抗戰歷史,我推薦王書曾的《抗日戰爭》和任學良的《從918到77事變》,尤其是王書曾的《抗日戰爭》,全景式敘述了抗日戰爭的整個過程,客觀的, 真實,可讀,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