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去年底的高昂士氣不同,烏克蘭已經意識到,在戰場上很難正面擊敗俄軍,不僅如此,還面臨著“西方援烏疲勞”和俄軍轉防轉攻的雙重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基輔必須進行戰略調整,開始探索新的局面。
2024年2月24日,波蘭向烏克蘭提供的第一批豹2坦克抵達烏克蘭,時任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當天試駕了一輛坦克,並自信地對**說:“莫斯科怎麼樣了?”
烏克蘭軍隊在扎波羅熱**的大量豹II坦克被摧毀。
12月11日,俄羅斯《獨立報》**發表題為《兵力不足使烏克蘭轉向全力防禦》的文章。
文章援引來自烏克蘭的大量報道,表明烏軍正在大規模建設防禦設施,將重點從收復領土轉向消耗俄軍生命力,深入打擊俄占區目標。
華爾街**“也指出:烏軍的**沒有取得明顯成效,來自美歐的經濟和軍事支援突然受阻,烏克蘭國內士氣日益低迷,政治分歧迅速擴大,防務優先是澤連斯基的新戰略。
果不其然,在結束對美國的訪問後,澤連斯基宣布了一系列新的戰場政策,稱烏克蘭將建造一系列防禦工事,從頓巴斯到烏克蘭西部,再到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邊境地區。
就戰場情況而言:
在赫爾松方向,普京在年終新聞發布會上回答了有關烏軍渡第聶伯河的問題,並表示烏克蘭海軍陸戰隊拿了一張“單程票”——烏克蘭的冬天已經詳細分析過了,烏軍現階段不可能實現大規模渡河攻擊, 純粹是為了發布新聞稿,向歐美要錢,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撤出剩餘的少數士兵。
扎波羅熱方向,12月17日,《今日關注》嘉賓吳大輝教授表示,烏軍有從扎波羅熱前線羅博丁村(robotyne)逐步撤退的跡象,看來還在學習俄軍在撤退的路上的方式,那裡布滿了地雷。
在頓巴斯方向,烏克蘭用來遏制頓內次克的兩座軍事要塞,俄控區最大城市阿夫迪夫卡和馬林卡,正遭到俄軍猛烈攻擊,馬林卡只剩下最後陣地,阿夫迪夫卡目前正處於激烈的交火中。
* 在穆特方向,事實證明,烏軍試圖奪回這座城市的想法有些不切實際,因為烏方在占領城市要塞的同時無法守住它,失去後想要奪回它的難度因素自然成倍增加。
整體來看,除非西方拿出比2024年多得多的援助,比如一次性籌集約2000億美元,否則烏克蘭在2024年很難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突破。
回顧戰爭開始以來戰場局勢的演變,其實2024年下半年是烏克蘭收復被占領土的寶貴“視窗期”。
只是西方政策夾在防止災難性失敗(烏克蘭戰敗)和災難性成功(武裝過度的烏克蘭導致俄羅斯走投無路)的目標之間,擔心會引發核公升級,所以沒有抓住機會援助烏克蘭(“俄烏戰場上的核威懾”)。
這是必備品。
澤連斯基在2024年6月3日接受華爾街採訪時說:“在我看來,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我們相信我們會成功,但我們不確定需要多長時間......”如果沒有更多的西方軍事援助來幫助對抗俄羅斯的空襲,這將是危險的,每個人都知道,沒有空中優勢是非常危險的。 不難理解,澤連斯基其實不願意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發動**,但來自歐美的壓力不得不讓他奮力拼搏。
隨著烏克蘭**停滯不前的趨勢,俄羅斯的局勢是否明顯好轉?
沒有。 因為烏克蘭戰場上有兩條戰線:一種是圍繞軍隊控制線的進攻和防禦陣地戰,另一種是對各自縱深最有價值的目標進行遠端攻擊
在第一條戰線上,烏克蘭的**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目前整體處於僵局,俄方略佔優勢。
不過,在第二條戰線上,烏克蘭在2024年收穫頗豐,烏克蘭軍隊和北約很可能在2024年加大攻擊力度,俄羅斯面臨巨大挑戰。
12月22日,烏克蘭軍隊擊落了三架蘇-34,這是近期烏克蘭和西方最令人鼓舞的事件,據悉,烏克蘭空軍司令親自策劃。 烏克蘭現在擁有 5 個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每個系統都有 8 個發射器。 在陣地戰方面,西方援建的坦克和火炮與俄方的技術水平基本相同。 就算豹II坦克更先進,也不過是“高檔消耗品”而已,憑藉國內軍工企業強大的生產能力,俄軍在地面戰爭中也能佔據一定的優勢地位。 但是,如果烏克蘭暫時放棄對收復領土的執著,將對抗的主戰線從地面陣地轉向空戰、飛彈戰、防空作戰和特種作戰,西方的技術和情報優勢將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充分發揮。 以經常遭到襲擊的克里公尺亞為例。 半島的特殊地形意味著它高度依賴為數不多的外部交通路線,例如克里公尺亞橋和瓊加爾橋。 這些重要的基礎設施一旦遭到破壞,不僅會直接影響物流運輸,還會在**層面造成大麻煩,其政治意義不亞於烏軍打一場小勝。 目前,英國和法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隱形巡航飛彈,美國和德國很可能在2024年跟進,屆時大量F-16戰鬥機就位,戰場將演變成以“空戰+防空作戰”為主導的形式。 這其實是美國最擅長的模式,它讓北約在風險可控、技術優勢的框架下與俄羅斯長期作戰,最終將美國逼入死胡同。 如果要談談這種模式的缺點,主要是它要花錢。 歐美國家原本希望烏克蘭能以低成本打贏地面戰爭,更不願意打一場高耗能的空戰,因為消耗的戰機、巡航飛彈、防空飛彈、精確制導炸彈等,都是由他們提供的。 換言之,如果2024年的俄烏戰場真的實現模式切換,烏克蘭的壓力就會減輕
根據歐盟理事會的內部估計,在烏克蘭加入後的七年內,將有大約2000億美元流向烏克蘭,此舉將使波蘭等目前的大受援國成為淨貢獻國。 因此,烏克蘭的入盟之路面臨許多障礙,談判很可能在幾十年內都不會成功,就像土耳其所做的那樣。 如果2024年戰場形態可能發生變化,俄方應如何應對?這只是兩種思維方式。 一是任由烏方撤退防守,俄軍除了拔出直接威脅阿夫迪夫卡等俄控區城市的“釘子”外,根本無法堅持下去,不會輕易發動大規模地面攻勢。 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經過近兩年的戰鬥,烏克蘭戰爭不再被歐美大多數人視為緊急情況在戰爭開始時,許多歐洲人擔心他們的國家可能會成為下乙個被捲入戰爭的國家,而現在烏克蘭在他們看來遠在亞美尼亞和加沙。隨著戰爭從地面攻防向空襲轉變,俄烏戰爭的白熱化將進一步降低,西方民眾幫助烏克蘭的意願也將降低,這將為和談開啟大門。 另一種思路是在適當的時候發動決定性的攻勢,征服那些烏克蘭不得不屈服的戰略目標,如哈爾科夫或敖德薩(包括赫爾松和尼古拉耶夫),在戰鬥中殲滅烏軍。 一方面可能重新啟用西方援烏危機感,另一方面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只會擴大僵局。
俄軍沿接觸線建設的防禦陣地,其中最著名的是被解職的蘇羅維金將軍規劃和建造的“扎波羅熱防線”,在2024年做出了巨大貢獻。 如果俄軍越過防線,縱深發動攻勢,將失去既有的防護作用,不得不承擔更大的人員和裝備損失。 文章最後探討了可能的停火談判。 按照各方的預期,只要最終的軍事分界線默許俄羅斯收購烏克蘭被占領土,克里姆林宮極有可能同意停火。
至於烏克蘭方面,西方給出的條件如下:1、“準北約軍事成員”的地位類似於以色列與美國的防務關係,或者芬蘭與瑞典和北約在加入北約之前的關係,或者美國、英國等國聯手與烏克蘭簽署安全協議。 2.歐盟制定長期經濟支援協議,同時提出烏克蘭加入歐盟的時間表。 3.與俄羅斯占領的土地有關的問題將被擱置,西方承諾繼續利用制裁和外交手段恢復烏克蘭的領土完整。 在世界各地,有許多地區在沒有正式和平協議的情況下保持穩定的停火,例如朝鮮半島和賽普勒斯。 雖然對任何一方來說都不是乙個理想的結果,但至少比一場持續數年且沒有實際意義的戰爭更可取。 100 幫助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