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origin of the superior oxygen reduction activity of zirconium nitride in alkaline media
作者:李昊教授團隊(日本東北大學材料科學高等研究所,WPI-AIMR)。
在氫燃料電池應用中,尋找非一流催化劑作為氧還原反應(ORR)材料是近二十年來長期的研究熱點。 2024年,日本東北大學李昊教授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atalysis上發表了題為“Analysis of the limitations in the oxygen reduction activity of transition metal oxide surface”的理論研究成果。
通過理論建模發現,氧化物的ORR存在兩大瓶頸:1)大多數氧化物在ORR電位和相應的覆蓋下只能吸附金屬頂點的活性氧,形成弱金屬-O鍵,使得O-O鍵的活化困難2)由於活性氧在金屬頂點的吸附,其吸附引起的偶極矩較大,使其在酸性條件下吸附O和活化O-O鍵的能力較弱。
該理論工作與以往大多數氧化物-orr文獻的結論高度一致如:加州理工學院約翰·Gregoire課題組通過高通量實驗測試了近7800組不同氧化物的基本ORR效能,發現大多數氧化物的活性與***PT之間存在較大差距。
有趣的是,與氧化物不同,一些金屬X化合物(例如氮化物)在鹼性ORR條件下具有更高的活性和穩定性。 例如,2024年,中國科學院的乙個團隊在Nature Materials上發表了一篇題為“Zirconium Nitride Catalysts Surexceed Platinum for Oxygen Reduction”的開創性實驗工作,發現ZRN是一種在鹼性ORRs上具有極其優異的效能的催化劑。 這項工作開闢了金屬氮化物在鹼性ORR上的可能性。
結果簡介
最近日本東北大學李浩教授團隊結合電催化表面狀態分析、DFT計算和電場-PH耦合下的微觀動力學建模,成功推導了ZRN等金屬氮化物在鹼性ORR條件下的催化活性火山模型,並解釋了ZRN在鹼性ORR條件下的活性成因。 工作的核心如下:1)Zrn表面在ORR電位下自氧化,從而被Ho覆蓋(圖1)(這種現象也與之前催化後的一些實驗表徵一致);2)由於ORR反應物會被“埋藏”在HO基團中,其吸附能力和吸附引起的偶極矩會明顯降低,這將有利於ORR的發生(圖2A-B)。
最後,通過pH-電場耦合的微觀動力學建模,發現Zrn在鹼性條件下的活性達到了理論最大值(圖2c)。 模擬電流密度曲線的趨勢也與實驗結果吻合較好(圖2d)。 這項工作說明了在分析活性之前通過表面Pourbaix相圖等方法分析電化學表面狀態的重要性。
作者發現,儘管金屬氮化物和金屬氧化物具有相對接近的初始表面結構,但氮化物在ORR電位下的自氧化使一些氮化物在鹼性條件下成為一類優良的ORR催化劑,因為氮化物往往具有更高的表面反應性。 這也表明,一些金屬氮化物可能比氧化物具有更好的ORR應用。
圖1對ZRN表面進行了表面Pourbiax相圖分析,發現了ORR電位下的自氧化現象。
圖2對自氧化ZRN表面和純ZRN表面進行了電場分析,推導了pH相關的微動力火山模型和理論ORR極化曲線。
最後,基於這項工作,作者設計了探索金屬X雕刻體ORR活性的理論框架和過程(圖3)。 通過這個框架,作者發現結果與之前在其他金屬氮化物系統(例如,TIN和HFN)中的實驗一致。
圖3作者提出了一種用於分析金屬X的ORR活性的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