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石就是今天的甘肅省臨夏州集石山縣,這裡的縣名是中國最長的縣——甘肅省集石山寶安撒拉東鄉自治縣(簡稱“集石山縣”)。
玉宮“有云:”西倚、朱元、鳥鼠如太華“,西倚、朱元、鳥鼠都在甘肅,這裡浩瀚的河水從海拔3000公尺到4000公尺逐漸下降到1000多公尺,衝出壯觀的集石峽,告別青藏高原, 向黃土高原進發,開始了成為黃河的偉大程序。這裡生活著寶安族、撒拉族、東鄉族三個獨特的民族,他們的存在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
這裡的臨津古渡口已經走過了數千年。 周穆王西行,開闢了臨津黃河渡口古史,開闢了甘肅至青海、西域的主要交通路線。 據資治通鑑記載,張騫在漢武帝時代曾兩次出使西域,在吉石山渡黃河進入黃中,進入西域,來回途中途經賀州,建立絲綢之路。
臨津古渡,又稱官亭渡,位於臨夏州積石山縣大河甲鎮大河村,有遺址。 始發於漢代,興盛於唐宋,從漢代到明清時期再到近代,歷來是黃河上游西入南疆的重要渡口。
國寶級“彩陶王”就是從這裡來的。 古陶壺“漩渦四系彩陶壺”,高50厘公尺,因其體積龐大、儲存完備、造型精美、衣身裝飾精美,被譽為“彩陶之王”。 2024年,吉石山縣東北部黃河岸邊安吉鄉三坪村村民齊永仁發現了這件國寶。
2024年,這枚陶罐一經中國歷史博物館揭幕,就以其古樸典雅、威嚴美觀的造型贏得了世人的矚目,被郭沫若稱為“彩陶之王”。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彩陶之王”多次受邀出國展出。 202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還發行了“彩陶王”紀念郵票,在國內外發行。
“彩陶王”是雞石山縣出土的眾多彩陶的代表。 吉石山縣作為早期黃河古文化的發祥地和傳播地,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歷史遺跡,也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彩陶最多、最集中的地區之一,被譽為“中國彩陶之鄉”。
守護著千年紀石山,見證了它自古以來的歷史變遷,也參與了它現在的命名、開放、包容、堅毅、自信,這是吉石山的擔當,也是吉石山下各族人民的共同擔當。
當一方陷入困境時,各方都支援!
一起,我們可以一起渡過難關!
願災區人民平安。
* |在央視科教網中全面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