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微短劇行業“暴利”之風席捲網際網絡,新政務集體“振興”破圈,網路公益“微勢力”聚“大能量”溫暖世界,反詐騙、闢謠、資訊保安等“老生常談”話題呈現新亮點。
2024年的網際網絡精彩紛呈,《網景》記錄的點點滴滴匯聚到這份年終選秀中
2024年,網路敵意將越來越猖獗。 例如,在“網際網絡廁所”發布他人**或言論,煽動網友情緒,引發言語攻擊;通過“人肉開箱”,將他人的私隱**在網上**,達到威脅、羞辱、報復等目的;動不動就“撕扯”,惡意誹謗、造謠、侮辱他人;汙名化特定群體,煽動地區對抗等。
網路憤怒作為一種偏執狂、極端的非理性,煽動敵對情緒,通常利用網路進行發酵和傳播,並經常演變成“網路暴力”的武器。被害人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後,由於網路隱蔽,舉證困難,容易發生自殘、自殺等行為。 同時,網路敵意也會對未成年人產生很大影響,或被攻擊成為受害者,或受此氛圍影響歪曲價值,攻擊他人。
今年7月, **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發布《網路暴力資訊治理規定(徵求意見稿)》;九月**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官網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網路侵權資訊舉報工作的指導意見》全文;11月開課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網信辦)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乙個月的“清明亮化網路脾氣整治”專項行動,聚焦社交網路、短播、直播等重點平台型別,堅決打擊和嚴懲“網廁”“開箱吊人”、利用社會熱點事件惡意誹謗、 散布謠言的攻擊,在網際網絡上煽動極端主義情緒。一系列措施將有效遏制網路敵意的蔓延,為廣大網民提供更加健康友好的網路交流平台
在網際網絡世界裡,“自我**”的混亂已經遭受了長期的困擾。 近年來,“自我**”的規模逐漸變大,以其互動性強、更新速度快、傳播廣泛等特點吸引了大量使用者。
然而,一些“自**”賬號或假冒偽劣的“官方機構”和“行業專家”引誘網友入坑,或編造低俗內容,編造虛假故事吸引粉絲變現,或消費災難意外、網友同情獲取流量,或兜售公眾焦慮,煽動性別、種族、階級、地域對抗,各種亂象已成為網路空間的一大毒瘤。
今年,網際網絡資訊化領域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整頓“自強不息”的亂象。。3月以來,各級網信部門按照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明確嚴治'自強'亂象”專項行動要求,認真查處各類非法“自**”賬號,截至5月22日,重點平台共清理違法資訊141條處理文章9萬餘篇,違規賬號92個超過 760,000 人。
今年7月,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發布《關於加強“自治”治理的通知》,這也是首部“自治”專項治理法規和法律檔案。。新規提出了嚴防假冒偽劣、規範資訊標註、加強資訊真實性管理、規範賬號操作行為等13項管理措施,要求**平台要夯實資訊內容管理主體責任,以規範化的管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的網路**生態,為**平台指明了方向“自我發展”走上正軌,良性發展。
到雲端去“,”恐龍對抗狼,對抗狼“,”給他一門電炮“,......今年,官方認證賬號“畫風突變”在短**平台、中國**工業、中國船舶、中國航天科工等不少官媒掀起的“振興”“模因”創作熱潮,在社會**上廣泛傳播,引發熱議
同時,官媒與網友、官媒與官媒的互動,也十分詼諧。 《中測》全屏報道賬號,回應“以下公眾號不帶我上班”;多家官媒“改組”後,網友紛紛評論“想報警”,引來中國***回覆“不建議報警,超出能力範圍......”
集體“振興”讓多家官媒迅速出圈,耳目一新的**短篇作品與詼諧接地氣的評論互動,呈現出坦誠、自信、幽默、睿智的官方形象,“00後編輯、90後回顧、80後解讀給70後”成為網友接受官方形象變化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越來越多的新政務領導人認識到,誰贏得了民心,誰就贏得了世界,從神壇上走下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與人民分享,成為眾多官方媒體轉型公升級的積極選擇
公益慈善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領域。 當前,數位化、智慧型化的發展為公益事業帶來了新的機遇,線上公益成為推動線上線下“同心圓”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
豐富多彩的線上公益活動是城市文明實踐的重要載體,“公益店聯盟”是其中一種獨特的載體形式。 截至2024年12月,全國140個城市的1500余家門店已獲得公益扶持資金和常用物資的直接援助,惠及460萬弱勢群體
如今,觸手可及的線上公益傳遞暖流,已成為開啟公益事業的新視窗,持續滿足人民群眾新需求,共建文明和諧新時代。
以習為例今年10月,習市委網信辦與網商銀行聯合發起“習溫度公益與你”線上公益活動半年活動時間,習44家公益店熱心幫助了20萬人,成為線上公益傳遞正能量的精彩剪影。
2024年全國網路安全宣傳周於9月11日至17日在全國舉行,主題為“網路安全為民,網路安全為民”。 網路安全不僅是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與每個人的合法權益息息相關
當前,隨著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網路安全威脅和風險也越來越大,並傳導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領域。 網路病毒攻擊、網路間諜煽動叛亂、網路“高層黑客”煽動對抗衝突,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新技術“無中生有”,黑產業如“人肉開箱”、資訊交易、網路詐騙......這將給***和人身安全帶來極大的風險和危害
網路安全已成為我國面臨的最複雜、最現實、最嚴峻的非傳統安全問題之一。 12月8日,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網信辦)就《網路安全事件報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在當前數字時代,如何共同應對網路安全領域的新趨勢和新挑戰,仍是社會各界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在數位化、網路化的時代,“泛娛樂”正悄然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流行的“減壓神器”和“生活習慣”。 以短篇**、綜藝、遊戲、網文等為代表的“泛娛樂”產業的快速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熱搜榜娛樂刷卡、短**癮、“娛樂繭”等泛娛樂現象的負面影響也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和重視。
“娛樂”本身就是乙個中性詞。 然而,在網際網絡時代,從娛樂到泛娛樂的趨勢令人擔憂,當我們習慣於用娛樂來消散經濟、政治、文化的嚴肅性時,很可能會引發泛娛樂的潮流、助長“粉絲圈文化”、眼球經濟、價值觀扭曲等諸多社會問題,如賑災現場網紅直播、老人拍短**扮演邪惡婆婆收割流量、月掙4萬元等。
今年以來,陸續開展了“關鍵交通環節網路通訊秩序清晰規範”、“清零整頓短資訊內容定位不良問題”等專項行動,加強短**平台管理,優化推薦機制,清理擾亂網路傳播秩序的亂象, 進一步淨化土壤,為泛娛樂的滋生做好充分準備。
年內上映的電影《孤注一擲》讓觀眾直觀地感受到了電信網路詐騙的危害。 在“自我**”和網際網絡飛速發展的當下,完美的“戀人”、高薪的“工作”、“發財的機會”、輕鬆的“兼職”......每個線上指令碼都可能有乙個“隱藏的謎團”。
同時,新舊詐騙手段疊加,如網路黑客非法獲取個人資訊,不法分子基於資訊進行精準詐騙,利用區塊鏈、虛擬貨幣、AI智慧型、GOIP、遠端控制、螢幕共享等新技術、新業態進行高科技詐騙。
網路反欺詐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360公司和 Guangming.com 網路安全頻道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中國手機安全報告》指出,目前,電信網路詐騙已成為案件最多、上公升速度最快、覆蓋面最廣、群眾反應最強烈的犯罪型別。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檢察機關打擊和治理電信網路詐騙及相關犯罪工作(2024年)》,2024年1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3起超過40,000人,同比增長近52%
今年9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啟動了第三批5起特大跨境電信網路詐騙案件,聯合監管處置,全力打擊團夥、破網、斷鏈。 近日,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舉報中心根據網友舉報線索,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受理並處理了一批假冒學術期刊造假行為針對侵害青少年合法權益的電信網路案件頻發、高發的型別和突出問題,共青團**、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等15個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權益在行動:對電信網路詐騙說不”專項活動的通知》。 如何走網路反詐之路,還需要多方聯動、聯合攻堅。
近日,人民網就“無主謠言”發表三條評論,再次將網路謠言帶入大眾視野。 借助AIGC、Chat GPT等新技術以及熱搜、短**等載體,“病毒傳播”被蠱惑已久,屢禁不止。
究其原因,是一些個人和自我陶醉的粉絲吸引流量,利用大眾的宣洩、同情、好奇等心理,散布網路謠言;其次,在“後真相時代”,網民被謠言牽著鼻子走,無意中助長了謠言的傳播三是平台監管不力、把關疏忽導致謠言滋生傳播第四,熱點事件資訊不及時、不全面,給謠言“機可乘”。
今年9月,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召開全國網路闢謠聯動機制第一次全體會議。全國網路闢謠聯動機制由中宣部指導,國家網信辦牽頭,41個國家級政府部門和人民團體為會員單位,地方網信部門、各大新聞單位、權威科普機構、大型商業平台為參與單位。 12月,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發起專項行動,開展“整頓資訊內容引導不力問題”。散布虛假資訊問題已成為集中整治的三大突出問題之一。 在網路謠言被闢謠的同時,還是要嚴格整治,齊心協力,形成全國共識
回顧2024年的網路娛樂行業,微短劇是乙個繞不開的關鍵詞。 今年,在網路上運營多年的微短劇火爆棚,憑藉大量的好壞作品和一夜暴富的神話,頻頻登上世界前列。
低成本、高周轉、高利潤的“快速致富模式”,以及節奏快、劇情密集、酷點多的“頂優勢”,讓微短劇成為熱門的網際網絡創作風口,成為吸引平台和觀眾投身的“強磁場”。Detaven的《2024年上半年微短劇市場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共上映481部新微短劇,超過2024年全年的454部。
針對同類題材亂象、庸俗摩擦、消費者侵權等現象,一系列規範治理措施和專項行動被提上議事日程
去年11月,廣電總局重點利用3個月時間開展微短劇專項整治,今年11月啟動新一輪專項整治轉常態化治理,12月,國家網信辦也啟動了為期1個月的“整治資訊內容導向不良問題”專項行動;在強烈的監管訊號下,抖音、微信等平台也紛紛對違規賬號進行懲戒,微短劇借助多方助力,逐漸“走上正軌”。
今年9月,被譽為“中老年女性收割機”和“養老殺手”的主播“秀才”賬號被封,衝上熱搜,引發全網關於老年人網路困難的熱議。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絡技術的普及和“適齡轉型”的不斷推進,老年網民規模不斷擴大。 第52次《中國網際網絡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6月,我國60歲及以上網民規模已達14億截至2024年2月,我國老年人口已達28億,也就是我國幾乎每兩個老年人中就有乙個是網民。
然而,在跨越“數字鴻溝”後,很多老年網民“上癮”和“上癮”,在使用網際網絡的過程中,各種不懂的“網路表情包”讓老年人面臨網路語言接受和輸出的雙重困境,同時熬夜刷短**,輕信網路謠言, 熱衷於網購、誘導獎勵等“觀念差距”導致的問題層出不窮
在今年的兩屆全國人大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金立提出了“銀髮內容供需嚴重失衡”的問題,呼籲更多人關注“網癮老人”。 *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網路侵權資訊舉報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保護未成年人、婦女、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合法權益。 如何為“上網”的老人破局,仍需要每個家庭、平台、社會的共同努力。(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