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著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高發,中國、丹麥、法國和荷蘭都報告了與肺炎支原體相關的兒童肺炎病例增加,以及包括俄亥俄州在內的美國病例激增。
上週,歐洲專家發布報告稱,他們在24個國家的45個地點進行的支原體監測發現,支原體感染在年初開始上公升,而疫情期間的發病率不到1%。
根據發表在《柳葉刀微生物學》上的乙份全球報告,今年夏季和秋季支原體感染平均增加了四倍以上,亞洲和歐洲的增幅更大。
專家此前曾表示,支原體作為一種常見的已知病原體,每隔幾年就會發生週期性流行,尤其是在 5 至 12 歲的學齡兒童中。
支原體肺炎是一種非典型肺炎,又稱“行走性肺炎”,通常引起持續數週的咳嗽,伴有發燒和頭痛,有時還會出現皮疹。
然而,今年相比於以往支原體肺炎感染為主的多為輕症,許多住院患兒**沒有咳嗽症狀,而是發高燒並形成肺結節,引起專家的警惕。 西班牙**最近對這種“行走的肺炎”發出了特別提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新發疾病監測專案(PROMED)公布的初步資料,雖然支原體肺炎感染的症狀起初可能較輕,但併發症,尤其是兒童等弱勢群體,可發展為嚴重感染。
不過,國內一位感染性疾病臨床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目前支原體肺炎的表現來看,今年仍不能算是典型的肺炎。 ”
感染科另一位主任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我們還沒有遇到很多典型肺炎的支原體感染,支原體感染有多種表現,不同人群的臨床表現也不同,可表現為無症狀、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或攜帶者。 ”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專家認為,對用於支原體肺炎感染的抗生素的耐藥性可能是中國病例增加的乙個原因。 這是因為抗生素一般用於普通肺炎感染**,只要患者服藥後好轉,就不需要做太多的檢查,但如果抗生素有耐藥性,就需要繼續通過檢測進一步鑑定感染的具體病原體,以便更有針對性地使用藥物。
資料顯示,在北京,肺炎支原體對最常見的大環內酯類藥物耐藥性達到70%至90%,耐藥性可阻止**過程,影響患者的康復過程。 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包括阿奇黴素、克拉黴素、紅黴素、羅紅黴素和乙醯結他黴素。
我國支原體對大環內酯類藥物的耐藥率一直很高,耐藥後應改用四環素類或氟喹諾酮類藥物。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