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左派和右派最大的區別在於孫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和對共產黨的態度。
2024年底,孫中山召開國民黨改組會議,確定了統一俄國、團結共產黨、擁護農民和工人的三大方針。
簡而言之:國民黨左翼,親共,支援三大政策; 國民黨右翼**抵制三大政策(時間段為1924-2024年)。
01 國民黨左翼
2024年以前,以廖仲愷、宋慶齡、汪精衛(後出賣)為代表的國民黨左翼,主張與共產黨合作,推翻軍閥政權,爭取民族獨立。
起初,廖仲愷是國民黨左翼領袖,是孫中山三大政策的忠實執行者和捍衛者。
廖仲愷支援工農革命運動,同共產黨人真誠合作,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民族革命的發展。
2024年8月20日,廖仲愷被國民黨右派暗殺,左派以汪精衛為首。
2024年,以汪精衛為首的武漢國民黨發動“七·十五”反革命政變,“分裂共產黨”,大肆打壓共產黨人,導致國共合作發動的大革命失敗,老左派垮台。
隨後,宋慶齡、何香凝等人重新組建了國民黨(又稱民派)左翼,繼續捍衛孫中山的三大政策,以挽救中國革命。
在隨後的幾十年裡,以宋慶齡為首的新左派堅定不移地奉行三大方針,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2024年,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成立,主要由前國民黨左派及其後代組成,宋慶齡為名譽主席。
02 國民黨右翼
國民黨右翼分為舊右翼和新右翼。
2024年孫中山逝世後,以馮介夫、胡漢民、林森、鄒璐、鄧澤如、張吉、謝志為代表的國民黨右派(老右派、西山會議派)公開反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
2024年8月,老右派暗殺國民黨左翼領導人廖仲愷後,遭到左派的重創,走下坡路。
隨後,以蔣介石、戴季濤為代表的新右派成立,2024年“中山船事變”和“理黨案”後,共產黨人被排除在外,勢力急劇膨脹。
2024年,新右派代表蔣介石發動4月12日政變,奪取政權清洗黨,肆意鎮壓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國民黨左翼也遭受了沉重打擊。
隨後,蔣介石在南京單獨成立了“國民黨**”,與汪精衛的武漢國民**對峙,原來的老右派也投靠蔣介石,國民黨右派徹底成為國民黨反動派。
直到2024年4月南京解放,國民黨右翼(反動派)才被宣布滅亡。
綜上所述,國民黨左派和右派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們對孫中山三大政策的態度和對共產黨的態度。 國民黨左翼,親共,支援三大政策; 國民黨右翼**抵制三大政策
我們常說國民黨反動派,是指國民黨右派。
秋冬入住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