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廚房改建後。
環境大公升級,完全沒有了之前髒亂的影子。 ”
來這裡做飯更方便,更安全,沒想到'筒倉樓'會變化這麼大。 ”
近日,記者走進永定路東社群303樓4樓的公共廚房,看到不少居民使用公共廚房做飯,廚房裡配備了蔬菜水槽、手術台等設施。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永定路街道黨工委堅持人民至上、走群眾路線,以學習推廣“四個基層”為重要抓手,直接排查研究問題,著力推進“管樓”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工作。
為了解決“急、難、思”,老樓迎來了新廚房。
在公用廚房改造之前。
公用廚房改建後。
你看,這裡的烹飪環境比以前好多了。 永定路三鄰里東小區東小區303樓居民李女士說。
李女士說,她住的那棟樓已經建了幾十年了,剛建的時候,這裡還有乙個公用廚房,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廚房早已無法使用,而且雜亂無章的堆積,這麼小的空間連腳都放不下, 更不用說做飯了。現在廚房裝修好了,安裝了手術台和菜槽,幾戶人家可以一起做飯聊天,鄰居之間的關係也親近了許多。
據了解,永定路街道“管樓”公共廚房首批公升級改造共涉及4處,分為位於第三鄰里東小區的303層4層和308層4層,以及第四鄰里社群415層、419層4層, 全部根據社群“管樓”的實際情況設計,最大的廚房可容納12人同時做飯,最小的廚房可容納3人同時做飯。
公升級後的公用廚房經過重新設計,配有金屬島臺和壁櫃,並配有排氣扇和感應燈。 島周圍有蔬菜水槽、手術台和插座,滿足全樓層居民日常洗漱做飯的基本需求。 廚房牆壁上安裝智慧型水表和智慧型電表,讓居民在需要使用廚房時刷卡即可用電用水,安全便捷。
除了外觀和設施的公升級外,街道還對廚房原有的舊水管和電氣線路進行了統一改造,並提前測試了多人同時做飯的用電問題,確保廚房投入使用後居民的安全保障。
以前走廊裡太亂太不安全了,但現在我可以安心地生活了。 說起樓裡的新變化,住在三鄰東小區的70歲張爺爺笑得合不攏嘴。
屍體“沉沒”,從居民的角度思考。
據了解,永定路街道轄區內有32棟建於20世紀50年代的磚混建築,是典型的“管樓”——連線兩側單間的長廊。 今年,永定路街道發現“管樓”私建問題突出,不少居民將爐灶、櫥櫃搬進走廊,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同時,一些居民仍然不理解和配合清理工作。
我們家這麼大,只能放在走廊裡,把所有的東西都清理乾淨了,我們要去哪裡做飯?在與居民的多次溝通中,街道工作人員了解到,清理工作的主要難點在於基礎設施不足和“管樓”的空間和空間不合理,其中烹飪問題是居民關注的焦點。
針對居民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困難,街道黨工委組織召開了多次社群、物業、居民會議,討論解決辦法,最終下定決心,在推進樁樁整治的過程中,改善“管樓”居民的生活。
居民也有自己的困難。 三鄰里東社群黨委書記徐建華介紹,在我們小區,“管樓”建在單位單人員工宿舍初期,衛生間和廚房共用。 此外,公共廚房不僅裝置設施陳舊,雜物堆積,家裡沒有獨立廚房的居民不得不在走廊設定爐灶。 如今,即使雜亂無章,公用廚房也太舊了,居民使用起來仍然有很多不便。
在公共廚房改造前,街道工作人員進行了實地調研,聽取了居民的意見。
經過多次實地調研和與居民面對面交談,街道黨工委最終提出了以“安全、經濟、實用、耐用、節能”為原則的公共廚房改造方案。
大家討論如何消除居民的“心牆”
公共廚房改造專案遠比預期的要困難得多。 由於“管樓”租戶複雜,租戶眾多,居民需求各不相同,建築內基礎設施陳舊、水電線路老化等問題,都給廚房的裝修增添了難度。 在率先進行改造的兩個社群,即第三鄰里東社群和第四鄰里社群,公共廚房的公升級工作成為改造的中心討論話題。
有居民認為用電磁爐炒菜太麻煩,有居民擔心公共廚房衛生問題嚴重......對此,在一次次的討論會上,社群與居民面對面交流,通過“大家議論、人做”的議論機制,將公共廚房公升級改造的相關事宜一一敲定。
徐建華表示,通過組織大家召開會議討論,不僅改造工程如期實施,還搭建了設計施工單位與居民協商平台,共同確定建設方案。 比如牆上的壁櫃是小區居民自己提出的建議,我們和街道相關部門協商,發現這個建議是可行的,於是我們加入了這個設計,其他樓層的老戶在看到廚房後,也主動向小區提出了改造的想法。
廚房的公升級改造設計主要根據各小區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管樓”結構等因素,將公升級後的公共廚房改為使用電磁爐做飯,消除了明火做飯的隱患。 廚房改造完成後,我們還會讓住戶參與管理和維護工作,讓住戶共同努力制定《住戶使用公約》,引導大家文明使用公共廚房。 永定路社群建設辦公室工作人員謝如凡介紹。
老舊小區改造是推進城市更新的重要舉措,是惠及群眾的民生工程。 據了解,永定路街道將根據居民訴求,持續推進片區內32棟“管樓”的改造公升級,讓老樓居民生活更安全、更舒適。
實際專案是最暖心、最能凝聚人心的。 永定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杜宇表示,“街道將堅持把學習推廣'四個基層'工作方法作為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堅持深入社群解決老社群治理問題,提公升社群基層治理水平, 積極回應群眾訴求,打通居民參與社群治理的“最後一公尺”,傾聽民心呼聲,凝聚民意,解決民憂,解決群眾的後顧之憂。用人民群眾看得見的變化來回應群眾的期待,不斷提高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記者:何佳.
編輯:羅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