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鳳之是許世友的得力助手,對他非常尊敬。 許世友退休後,沒有選擇去北京,而是定居在南京。 這其中有乙個重要的原因,因為當時的南京軍區司令員不是別人,正是聶鳳之。 聶鳳之很關心許世友。 然而,有一次,聶鳳之當眾斥責徐世友,並嚴厲指出:“我想和你談乙個原則問題。 許世友沉默不語,無言以對。 這是怎麼回事?聶鳳之現在敢這麼冷淡地對待這位老領導嗎?事實並非如此。 其實,此事源於南京軍區的三位開國中將,即當時擔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的王必成、林維賢,以及擔任南京軍區副政委的包先志。 他們三人都是許世友的得力助手。 文化大革命爆發時,叛軍包圍南京軍區,企圖推翻許世友,許世友無奈地離開了南京,先躲在無錫,但那裡並不安全,於是他躲進了大別山。 徐世友離開後,三位開國中將留在南京軍區繼續主持工作,並與叛軍進行對話,妥善處理局勢。
許世友回來後,對三位開國中將極為不滿,命令他們學習,結果他們都不能在南京軍區工作。 直到2024年,聶鳳之領導的南京軍區在向軍委報告後,才終於為王、林、包平反,駁斥了一切誹謗。 事情到此結束。 但是,在2024年的中央諮詢委員會華東小組會議上,許世友在講話中提到,軍區有三名紅軍老兵,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解決。 此言一出,會場轟動一時。 許世友繼續批評三位開國中將。 其中,王必成也是中央諮詢委員會委員,本來想反駁,但由於時間限制,只好忍氣吞聲,寫了一張紙條遞了過去。 隨後,聶鳳之前來找許世友談話。 他是受中央軍委主席的委託來到這裡的。 一開始,聶鳳之溫和地勸告許世友,希望他以後不要把王必成他們當成叛軍,這不合適。 許世友反問道,為什麼他們不能被批評,難道是叛逆者,所以不能被批評?他的態度是堅決和不妥協的。 聶鳳之的勸說無果而終,只好加大語氣,準備直截了當地質問老領導。
他說:“徐司令,我現在想和你談乙個原則問題。 許世友有些疑惑,反問道:“原理問題是什麼?聶鳳之也反問道:“我問你,你一直批評王林寶,你是真的批評王林寶,還是批評現在的南京軍區黨委?這些話相當嚴厲,問題已經上公升到原則層面。 徐世友聽出聶鳳之話中的嚴肅,有些焦急地問道:“我什麼時候批評過南京軍區黨委?聶鳳之道:“這不是我捏造的謠言,事實就在這裡,王林寶的問題在於,南京軍區黨委幾年前就做出了決定,一致同意為他平反聶楓之認識許世友,也只有他才能如此直截了當地問許世友,讓許世友無言以對。 聶鳳之已經把許世友逼到了牆角。 如果他再批評王林寶,就等於與南京軍區黨委作對。 徐世友的脾氣再強,也不能與整個軍區作對。 幾個月後,許世友終於和王必成握手言和,兩位老戰友相見,笑著又怨恨。
一年後,徐世友病逝世。 (參考:《許世友晚年》《百年編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