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張杰。
一進入12月,空氣中就瀰漫著年底的氣息,一年一度的“春晚”的腳步越來越近。 12月2日,**廣電總台發布“2024春晚”主題——“龍興郎,新心故鄉”,晚會將創新“思想+藝術+科技”融合,在除夕夜與世界各地的華人相約,共享一場精彩、真誠、熱氣騰騰的文化盛宴。 主題發布後,“龘”字在網路上也引起了一波熱議。
央視嘉辰龍春晚會主標誌(根據央視微信***
看到“龘”字,很多人估計第一感覺是:結構和筆畫都很複雜。 三條龍的繁體漢字放在一起,讀什麼,是什麼意思?據《康熙詞典》記載,“龘”來源於中國古代第一部正文詞典《玉章》。 在《翡翠篇》中,解釋了“龘”,發音與dá相同。 龍也是對龍起飛的描述。
“龘”字的結構是繁體漢字,由三個“龍”字組成,猶如三條龍在空中翱翔。 這種建構方式不僅體現了古人的想象力和藝術感,也展現了他們對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理解。 在現代社會,龘字雖然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日常生活,但在一些特殊的場合,如書法、美術設計等,還是能看到它的身影。
12月2日下午,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西南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巴蜀方言文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啟明,他是著名語言學家趙振鐸教授的第一位成員,《漢語辭典》第二版編委。
1.第19卷主編。 在談到“生僻字”時,他說:“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 生僻詞大概是指那些人們在寫文章時口頭上說得不多,用得不多的詞,這樣的情況很多。 2024年,國家語委和國家教委聯合印發了《現代漢語常用詞表》,共收錄了3500個常用漢字和次常用漢字。 另外,還有一些詞沒有進入這個表,但大家還在用,一共七八千個。 像“龘”這樣的詞必須不在常用詞和次常用詞的範圍之內,屬於生僻詞。 平時不經常使用的生僻詞,除了日常的語言生活外,還會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再次使用。 ”
與此同時,央視嘉辰龍年春節聯歡晚會主標誌也正式發布。 總站2024年春晚主標誌以“龘”字為主要視覺符號,整體設計靈感源自中國傳統篆刻藝術中“國代公章”的獨特字型——九疊印章**,莊重平衡, 而且勻稱勻稱,凸顯了文化氣息的氣息和威嚴。主標誌由中國探月工程、中國行星探測工程標誌設計師顧永江設計,在傳統書法的基礎上,經過“再加工”,具有現代氣息,金屬質感的色彩光澤讓“龘”字的造型猶如晶元——從古代漢字到現代科技, 龍年春晚主標誌,連線古今,融合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