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繁榮的社群食堂現在消失了,怎麼了?
社群食堂又著火了。
10月底,石家莊一家新開的國營社群食堂引發熱議。 據報道,這"5元吃飽,9元吃得好"社群食堂自10月初開業以來,已服務超過20000名顧客,贏得了當地居民的喜愛。
11月初,《南方***》立即刊登了石家莊社群食堂急切入的文章《有爭議的國營食堂:惠民還是與人民競爭》,指出社群食堂仍面臨諸多問題,第一批社群食堂似乎扭轉了頹勢。
一塊石頭掀起千浪。 這一事件很快引來了其他**的報道,曾經的社群食堂話題再次成為**的焦點。
目前,社群食堂的情況可以描述如下"雙重天"。一方面,一些社群食堂已經關閉或勉強維持;另一方面,新的社群食堂不斷湧現在市場上。
社群食堂關閉。
筆者查閱了今年年初到11月的一些公開報道,發現不少**走訪並記錄了社群食堂關閉、關閉的資訊。
1月初,介面新聞報道稱,上海普陀區一家社群食堂因損失嚴重而關閉。 食堂已經開放了一年多,但由於管理不善等原因已停止營業。 今年2月,《中國新聞周刊》報道稱,由於管理不善、客流不足、受疫情影響,多地社群食堂紛紛關閉。 今年2月,半月潭報道,由於運營困難,第一批社群食堂不得不關閉。 今年2月,《海報新聞》發現,北京一些社群食堂已經停止營業。 8月,《第一財經》報道稱,多地社群食堂出現經營困難,紛紛關閉。 9月,紅星新聞調查發現,成都有500多家社群食堂,部分社群食堂已經停業。 11月,《新民晚報》報道稱,上海一些社群食堂已經停止活動,有的甚至貼出了"關閉通知"。
在抖音等社交平台上,我也看到很多博主提到自己身邊一些社群食堂關門。 這些分享證實了一些社群食堂確實關閉的報道。
此外,一些社群食堂雖然仍在運營,但面臨嚴重的運營困難,只能依靠補貼勉強生存。
7月,上官新聞報道稱,雖然上海靜安區、黃浦區、浦東等城區的絕大多數社群食堂仍在運營,但獲利可觀的案例並不多,充其量只是微薄的利潤。
此前,**曾報道過,重慶有一家名為玉百家惠民的社群食堂,已經開了兩年多了,但一直沒有盈利。 去年,全年虧損約17萬元。
同樣位於重慶的紅光社群食堂今年3月開業,開業前半年僅盈利5000元左右,還靠補貼維持運營。
倒在一邊,熱在另一邊。
然而,雖然一些社群食堂正在關閉,但新的食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今年以來,上海、成都、習、杭州、石家莊、哈爾濱等地湧現了一批社群食堂。 一些社群食堂擁有現代化的裝修,有自己的咖啡館和圖書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網紅餐廳。
例如,11月,光明食品集團在上海開設了一家名為"光明城市廚房"社群食堂裝修清新,平均價格不到20元,最便宜的菜只有5元,還有糕點、小吃、咖啡、超市等,深受不少年輕人的喜愛。
為什麼社群食堂不斷開放,卻不乏像光明食品這樣的大團體?
這可能有兩個主要原因。
首先是市場推動。 社群食堂物有所值,符合當前減少消費、離家更近、飲食健康等趨勢。
例如,消費在下降,消費者過著謹慎的生活,消費越來越具有成本效益。
二是政策推進。 相關部門出台了一系列鼓勵社群食堂發展的政策,並增加了各種補貼和豁免計畫,以吸引企業家進入這一領域。
今年以來,昆明、上海、石家莊等地繼續出台相關政策,鼓勵發展社群食堂,滿足相關群體的用餐需求。
目前,各地開設的社群食堂大多採用"以市場為導向,一流引導,引入第三方管理"模式。 社群食堂的第三方經營者通常有權獲得某些政治補貼和租金減免。
以南京為例,助餐每年最高可領取15萬元,廚房每年最高可領取25萬元。 此外,社群還提供免費場地,部分社群還享受水、電、煤氣折扣,幫助宣傳情況。
山西省太原市關於社群食堂建設的探討"給予每平方公尺1400元建設補貼,其中市政府補貼1200平方公尺,縣政府補貼每平方公尺200元"。
也正是在這種支援下,許多創業者即使知道很難盈利,仍然想嘗試社群食堂。
困難的經濟賬目。
為什麼一大批社群食堂在政治支援和補貼下仍然經營不善,甚至關閉?
事實上,社群食堂一直存在很多問題。
1)盈利困境:由於利潤不足以覆蓋運營成本,很難盈利。
社群食堂最大的優勢是:"便宜的",這也意味著它的利潤率很低,不是乙個有利可圖的業務。 利潤率低,但社群食堂的運營成本並不低。 如果沒有補貼的支援,許多社群食堂將難以以微薄的利潤收回成本。
在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乙份報告中,半月潭提到了河北省保定市的一家社群食堂,該食堂有四名廚師,每月人工成本超過2萬元。 收入完全不足以支付人工成本,食堂最終關閉。
《人物》雜誌7月發表的一篇報道提到,四川廣安開設了一家300平方公尺的社群食堂。 店面每月人工費2萬元,房租上萬元,水電費每月4萬元以上。 但收入只有2萬元左右,每月虧損2萬元左右。
2)人群困境:定位不明確,人群整合困難。
除了成本因素外,人群定位不明確也是社群食堂變現難的原因之一。
一直以來,很難確定社群食堂應該面向什麼樣的顧客,是社交的還是商業的。
從理論上講,乙個社群食堂可以服務於所有居民,但在實踐中,單個食堂很難滿足每個人的口味需求。 無論是社群食堂還是社會餐飲食堂,大多只能在自身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滿足部分客戶的需求,從而達到穩定盈利的目的,進而尋求覆蓋更多的客戶群體。
然而,很多社群食堂對此沒有考慮清楚,沒有培養好自己的核心客戶群,複購率無法提高,穩定的盈利能力成為一大難題。
3)競爭困境:消費習尚未形成,社會餐飲難"把握"。
消費者在社群食堂長期消費的習和意識尚未形成。 社群食堂作為惠民工程,推廣時間短,尚未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很多消費者還沒有養成在食堂消費的習,直接影響到社群食堂盈利能力的穩定性。
其次,許多社群食堂在口味和服務方面與經營各種社會餐食相比沒有顯著優勢。
社群食堂的主要優勢是物有所值,在與其他社會餐飲服務競爭時,口味、服務和品種保持不變"困難"。
等"發展"社群食堂。
事實上,社群食堂活動在社會公益和市場需求方面都有發展潛力。 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提高成活率,使其更接近市場。
如今,許多食堂都在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包括改善盈利模式、開拓更多客戶、優化服務等。
一些社群食堂已經開始拓展更有利可圖的業務,根據居民的細分需求尋找新的盈利點。
例如,根據轄區內居民的不同宴會需求,婚宴、生日宴、周年慶宴、**宴等。 一些社群食堂也嘗試通過以下方式引入咖啡吧、酒吧等業態"+ 分類"提高盈利能力。 考慮到部分居民的特殊需要,尤其是居家青年和獨居老人,部分社群食堂也推出送餐上門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社群食堂也開始通過開放的方式開放一些"跨境"業務,將食堂打造成為綜合性社群服務平台,提高空間利用效率。 例如,為老年人提供健康講座和體檢跟"三個半小時的課程"結合為孩子提供學習和習休息的場所,開展各種興趣小組活動;開展親子活動,提供裝置及指導等。
在尋找更多利潤點的同時,一些社群食堂也在不斷迭代產品和服務。 例如,在追求價效比的基礎上,菜品的風格不再侷限於自製炒菜,而是更加豐富和年輕化。 一些食堂提供麻辣香鍋、炸雞和薯片等小吃一些自助餐廳提供日本和南韓食品、小吃、糖果等。
有業內專家認為,儘管社群食堂面臨諸多挑戰,但社群食堂仍可通過創新模式和多元化服務成長。
就目前而言,社群食堂的首要任務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