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淨整潔的校園道路,階梯式布置的運動場、教學樓、活動中心......在距離四川省中心城市綿陽市半小時車程的楊家小學,一幢粉白磚紅的現代建築格外“醒目”。
現在我們幾乎就像城市裡的一所學校! 該校53歲的數學老師董曉東說。 “為什麼差不多? 記者問他。 董曉東拉著去年9月到任的校長王勇,介紹說,近年來,全市推進城鄉教師交流和輪換,像王校長這樣優秀的校長和骨幹教師越來越多,帶著新的教育理念和實用的教學方法,來到農村, 而且農村學校的氛圍也越來越好,“我們的老老師也越來越有動力了。
2016年以來,綿陽市以城鄉教師交流輪換為突破口,大力推動城鄉學校深度融合和縣級優質均衡教育。 2023年,綿陽將繼續努力提高優秀校長和骨幹教師交流輪換比例,充分發揮交流輪換教師的作用,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名師校長下鄉
農村學校到底缺少什麼?
王勇曾經就職的綿陽實驗小學,是一所在市內有著悠久歷史的優質學校,他在那裡教書、任教近20年。 “只有找出問題所在,我們才能採取措施應對症狀。 來到楊家小學後,王勇不停地推門聽課,與老師、學生、家長交流。
針對學校面臨的問題,他得出了三個結論:一是教育觀念落後,二是教學方法單一,三是教學氛圍不濃厚,辦學特色不明顯。 王勇意識到,要解決這些問題,提高教師能力,建立一支強大的教師隊伍是唯一的出路。
他立即分析了楊家小學的老師們的情況。 “教師平均年齡為33歲,年齡結構呈'鉛垂'形,年輕教師占多數,中間部分存在較大斷層。 ”
上學期,王勇充分發揮自己在教研領域的專長,針對年輕教師基礎薄弱、經驗不足的特點,提出將“同課程異質性”變為針對同一知識點的不同解決方案,引導和鼓勵對教學重點的關注,探索更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
雖然我有30年的教育經驗,但今天我感受到了這個職業的快樂和成就感。 董曉東說:“以前,我常常在課堂上直接把結論告訴學生,讓他們通過反覆訓練來記住。 現在,我們正在努力探索更多方法,為學生搭建理解和認識概念的橋梁。 ”
綿陽市阜城區教育體育局人事處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充分發揮名師、校長在鄉村學校的引領作用,撫城區提高了優秀校長、骨幹教師交流輪換比例, 佔交易所總數的22%。
寒假臨近,綿陽市安州區塔水鎮青泉小學操場熱鬧非凡。 不同年級的學生,有的在練習排球的基本動作,有的組隊開始“打架”。 “注意力部分! 謝亮校長在一旁喊道。
謝亮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自2003年起在安州區多所鄉村學校任教,擔任體育教師和校長。 憑藉自己獨特的教育和管理理念,他每次上學都差點帶動一場校火。 2020年,他帶領師生克服困難,開展校園足球運動的經歷也被拍成電影,感動了無數觀眾。
如果說城市學校的重點是緩解壓力,那麼農村學校則是為了增強信心。 多年的鄉村教育經驗,謝亮覺得,農村學生缺乏自信、前途未定,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的想法是以體育為突破口,重建師生信心,激發校園活力,進而推動整體教學改革。 ”
我們將選擇農村需要什麼樣的教師。 安州區教育體育局人事處處長表示,去年,在全區交流輪換的教師中,像謝亮這樣有想法、素質好、能力強的骨幹教師中,有24%的人有想法,“未來會根據需求進一步提高比例。
城鄉教師的“雙向溝通”
2023年6月,綿陽市三台縣銅川市第四小學42歲英語教師蘭美蓉主動向縣教育體育局提交了交流輪換申請。
這個決定不是心血來潮。 藍美蓉中學畢業後,在同一所學校、同一崗位上工作了25年,她告訴記者,她心裡想去接觸更多農村學校的學生。
打定主意後,藍美蓉來到了偏遠農村的柳英初中,很快克服了生活和跨校教學帶來的不適,全身心地投入到農村英語教學的改革中。
在教學中,藍美蓉用電影、演講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用更多的鼓勵和表揚,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提高學習興趣。 她還當過班主任,每天早上6點起床,從陪學生做晨練到宿舍就寢,接近晚上11點。 像母親一樣關心,像朋友一樣溝通,學生們愛上了來自城市的老師。
讓交流和輪換的教師快速融入學校,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和優勢,是農村學校必須思考的命題。 柳英初中校長項衛東告訴記者,去年以來,學校充分吸收輪崗教師的經驗和意見,推動學校教學管理改革。
要解決輪崗帶來的不適,就要讓教師更加關注學生,認識到“流動”是良好教育生態的常態,不僅有利於教師的成長,也有利於教育事業的發展。 綿陽市教育體育局人事處負責人告訴記者,綿陽市已提高交流輪換比例,將全縣參加交流輪換的教師比例從10%提高到15%。
除了優質城市學校教師下鄉外,綿陽市還積極推動農村學校教師進城培訓,實現城鄉“雙向交流”。
2020年,大學畢業後,桂烈成來到綿陽市北川縣小八小學任教。 學校只有100多名學生,而他又是唯一的體育老師,所以教學氛圍並不濃厚,缺乏教學和研究讓他感到事業迷茫。
去年,桂烈成去了北川縣安昌小學,那裡有1600多名學生和108名教師,其中包括7名專職體育教師。 在新學校裡,他不僅崇拜“大師”,還經常參加集體教學和科研活動。 除了學習經驗,桂烈成也在思考山區小規模學校在空間有限、人員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地組織上課,開展各種體育活動。
讓優秀更好,讓優秀更優秀
對於綿陽市北川縣興福小學美術老師王海燕來說,交流輪換是她突破事業瓶頸的重要契機。
王海燕是一名骨幹教師,擁有16年的美術教學經驗,去年被調到山區學校桐泉小學任教。 讓她沒想到的是,在新的工作崗位上,除了發揮美術老師的長處,上美術課,開展美育活動,還要教中文課,兼任班主任。
這是她第一次親身感受到城鄉教育的差異,城市學校可以實現專職教師,而農村卻不能,“你要鍛鍊所有科目的素養,而且要往上走”。
在校長等同事的幫助下,王海燕很快就進入了狀態。 在中文教學中,她逐漸發現了這兩個學科的共性:“漢字是象形文字,能不能用圖畫幫助學生記憶? 很多課文都描寫了乙個場景,你能用繪畫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嗎? ”
帶著挑戰、觸發、感知、行動,王海燕開始用藝術的思維來教漢語,探索“藝術+語言”的融合。 對她來說,這是對她原有認知體系和教學方法的一次突破,“沒想到會在農村學校開啟自己職業發展的新階段。
為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上,王海燕把正在上幼兒園的兒子轉到了同泉小學附屬幼兒園。 “我們倆一起在青山綠水裡長大。 “王海燕說。
促進教師交流和輪換,必須站在教師的立場上,充分考慮教師的發展需求,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流動、留用、用好、好工作。 綿陽市教育體育局負責人告訴記者,綿陽將把教師交流和輪換與教師發展結合起來。 另一方面,落實補貼補貼,改善居住環境,2023年投資1012萬元改造教師周轉房,讓教師住得舒舒服服,安居樂業。
*: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