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於城市競爭新賽道,常州有布局,聚沙入塔,將以製造業為基礎的實體經濟打造成一張超級王牌。
不過,在面積和人口方面,常州未必有優勢,但常州始終堅持走“產業繁榮”之路,依靠區位優勢脫穎而出。 常州地處長三角幾何中心,具有“中心一點、兩帶聯動、交叉交叉、稻字交叉、左右源頭”的獨特優勢。 常州也把這一優勢發揮到了極致,將自己定位為“長三角中軸線樞紐”,將其置於長三角發展地圖上,即東西連南北。
常州成功的關鍵,自然離不開百年來凝聚起來的工業精神和基礎。 常州工業體系較為完備,41大類工業佔37%,中型類207佔191,666子類佔605。 正因為如此,常州順勢而上,搶占光伏、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風口,重塑城市矩陣,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然而,面對全球經濟的發展和變化,中國製造業需要主動迎接機遇和挑戰,常州將如何進一步變革和創新? 1月底,經緯在“龍城”常州市(武進區)舉辦了2024年首屆經緯匯聚會,經緯董事總經理張超發表了《智慧型製造產業的投資邏輯與展望》主題演講。
演講一開始,張超就以“如何突破中國製造? 這個問題切入,然後談到了對新基建和新品質生產力的理解,以及經緯在智慧型製造領域的投資策略和差異化優勢。 以下,享受:
從2023年到2024年初,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感受到了行業不確定性的增加,這就要求我們客觀冷靜地判斷大勢。
如今的投資與幾年前大不相同,過去,你可以採用簡單的IPO前投資邏輯,比如,一旦一家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如果符合上市的審核標準,就可以申請上市,這屬於紅利的時代。 2019年之後,一切都不同了。 無論是投資者還是企業家,都有乙個問題需要思考:你對這個時代和公司有什麼看法?
中國製造如何突圍?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世界、中國、行業、企業四個維度入手,了解這四個主體處於哪個週期階段? 從巨集觀到微觀,創業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環境和觀點,才能更好地分析自己的機會。
從巨集觀角度看第乙個大問題,世界和中國面臨的形勢如何? 可見,世界經濟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近年來,我們經常會聽到技術革命、AI和晶元算力等日常熟悉的詞,而伴隨我們的關鍵詞,可能與當今的投資創業趨勢有關。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的特點是挑戰和機遇並存。 在中國,中國製造業的產值可以達到世界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產值,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門類。 之前我們去美國出差,了解到在美國為乙個產品做乙個模具,郵寄到中國需要兩到三周的時間,但在深圳或長三角地區,可能需要三四天才能解決你的問題。 正因為如此,中國用了30多年的時間才走完了發達國家的百年歷史程序。
但也有很多問題,這就是我們今天面臨的問題。 我們還沒有掌握在許多產業鏈中的價格主導地位,我們仍然缺乏世界知名品牌。 眾所周知,儘管在半導體、工業軟體、高階裝置及零部件等領域出現了一批國產替代力量,但中國企業仍面臨被困的困境,尤其是一些高附加值、高科技產品的生產可能仍被其他企業控制。
俗話說,一流的產品需要一流的裝置和材料,一流的產品也需要一流的科學儀器。 我們做過統計,全球前20名科學儀器公司中沒有一家中國公司,中國是世界第三大科學儀器市場。 所以,我們不能沾沾自喜,我們仍然缺少很多東西。
從巨集觀角度看我們今天面臨的問題,未來十年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的競爭行業是什麼? 我們的缺點是什麼?
常州的優勢產業顯而易見。 常州在新能源、光伏、鋰電池等產業實力較強。 未來十年需要做的是擴大我們的長板,我們應該繼續在這些領域工作。 然而,該領域仍存在諸多不足,在半導體、大型飛機鏈條、機械人、高階數控和雷射裝置方面,我們仍然缺乏相關的高科技產品。
國家政策是我們投資創業的風向標,我們希望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與國家產業政策同步。 張穎先生曾說過,在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內,最大、最有實力的企業,一定是與國家產業政策、行業發展同步的企業。 今天,我們需要全面分析國家推出的相關政策,例如:新基礎設施和新生產力
大家對這兩個術語都很熟悉。 “新的定性生產力”一詞已經很久沒有被創造出來了,我將分別解釋“新”和“定性”這兩個詞什麼是新的? 代表未來,你要用新的生產工具,面對新的服務物件,面對新的合作夥伴,這些新的意味著你今天要思考的事情和你想做的業務都會改變,你需要重新定位你的客戶、商家和競爭對手。 只有有新才有質量質量是未來最前沿的生產力和前瞻性技術只有核心技術的驅動,才能為我們的企業帶來持續的成長。
再隨著新質量生產率的提高,對新基礎設施的需求也將增加。 由於新的優質生產力需要更多的新能源,新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反過來又會促進新質量生產力的發展。 所以,在看到這些大情況之後,精衛智慧型製造的所有思維邏輯都應該在未來5-10年內建立起來。 這樣,您就不會糾結於您今天的投資是否能在一兩年內產生結果。 在具體過程中,你可能還是會提前投資,導致你無法在黎明前生存下來,或者如果你投資晚了,你可能無法抓住最佳投資時機。 不過,只要我們看清大勢,以終為始,就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在投資時平衡心態和流程節點。
經緯如何在智慧型製造領域投資?
具體投資領域,高階裝置、核心零部件、工業軟體,每一條賽道在今天都很難投資。 對於我們的團隊,我們現在專注於三個主要領域:
第乙個是:機械人機械人技術是第五次工業革命中規模最大、最具前瞻性的行業之一。 隨著大模型的發展和不斷迭代,我們相信機械人行業是非常符合中國未來大趨勢的新型優質生產力。 面對勞動力人口的萎縮和推出新生產力的迫切需求,通用機械人可能是未來最重要的行業之一。
在這個領域,經緯應該是頭部最早的布局之一。 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裡,我們連續投資了三家通用機械人公司,包括致遠機械人、宇樹科技、銀河通用汽車。
我們選擇這三家公司的標準是:
首先,我們必須看軟硬體的結合。 任何機械人的軟硬體都離不開,單一的技術很可能在隨後的競爭中面臨劣勢; 其次,沒有低成本、大批量製造的工程能力。 工程設計能力是當今許多創業團隊所不具備的,這意味著團隊無法以低成本大量複製產品; 三是大模型,相當於通用機械人的大腦,但技術還不夠融合,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因此,我們更傾向於先選擇開源大模型的迭代能力,同時開發自己的深部小腦,最後大腦和小腦一定是機械人公司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的體現。
同時,我們也在關注機械人產業的一些重要組成部分,未來的機械人不僅需要更加智慧型和互動,還需要有更強的續航能力、運動避障能力、類似人類的移動性。 因此,所有的核心元件都可能發生變化,我們將從最重要和成本最高的部分投入資源,以尋找和協助企業家的工作。
通用機械人並不能高效解決所有場景,因此專用機械人有更適合的場景。 在特種機械人領域,其下游應用應該關注哪些場景? 這些場景的實際需求是多少? 未來將資本化多少? 增長速度有多快? 這些是我們在選擇產品類別時提出的最重要的問題。
在當今大勢下,如果下游場景的投資規模不夠高,規模不夠大,其實你很難獲得足夠的市場空間,這樣的公司很難實現快速的增長速度。
在我們的投資地圖中,還有朗鑫智慧型,一家圍繞重工業和高風險場景的專業爐子機械人製造商,因為公司產品的出現可以讓鐵合金、工業矽等使用電爐的工廠爐工降低工作強度,甚至避免人身傷害,這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重要的保障。 因此,我們所做的,我們希望它同時具有經濟和社會影響。
第二在裝置部件和材料領域。 時間有限,我們只想談談大邏輯,我們認為創業和投資未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就是說,你做的技術是世代相傳的技術。 這三四年,我們每天都能聽到卡脖子、國內換人的訊息,但這事兒畢竟是換人、趕超。 但是我們什麼時候才能超越它呢? 對於早期投資,我們希望投資可以超越的公司,我們希望找到不同的創始人,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各種賦能提供個人護理,創始人可以製作跨代的產品。 世代相傳的產品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 我們希望在中國常州,在長三角,能有很多像矽谷這樣的跨代企業,這是經緯在投資上刻意追求的東西。
此外,在中國國內製造零部件市場,很多產品的市場空間不超過兩三十億。 如果上市,預計市值會達到兩三億,這是乙個相對較低的上限,很難成為規模非常大的跨國公司或大型公司。 我們的思路是,如果你的潛在市場空間不大,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需要的是創始人足夠的跨境能力這種跨界是指你的產品是否具備橫向產品化的能力,比如從產品A到產品B,從產品B到產品C; 第二件事是你有跨行業的能力,如果你今天做消費電子,比如做手機**鏈產品,手機行業很容易生產出1億台,這個產業鏈追求創新和低成本。 那麼,創業者能否利用消費電子的產品力量,跨界到其他產業領域呢?
我們現在看到,一些工業相機品牌使用消費電子鏡頭和感測器晶元來製造工業相機,成本不到原工業相機成本的50%,這是跨界能力的展示; 第三件事是垂直整合,進一步整合您的上下游,以改善您的市場空間。 最後,在中國做生意對你來說只是一小步,希望我們支援的公司能夠走出國門,走出國門,這是我們在零部件和裝置方面的主要關注點。
我們主要有兩種方法來選擇新材料軌道**其中之一是高障礙和卡脖子。這是我們的基本要求。 對於該領域的許多新材料來說,附加值越高的產品,往往在劑量規模上受到限制,因此我們更加重視其化學基礎。 其次,如果你有乙個化學基地,那麼你就想要它有一種基本的平台型技術我們希望開發的核心新材料不僅能用於半導體行業,還能延伸到泛半導體領域,在選材領域要重點關注。
最後,讓我們談談工業軟體。經緯在工業軟體方面與多個國家團隊進行了很多溝通,我們對行業的基本框架做了詳細的梳理,我們確實在這個領域繼續努力。
當我們選擇乙個專案時,我們在專案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標準。 如果專案處於前期,我們希望創始人在創業時能想清楚,公司的產品不僅要對標國外某款產品,更希望自己有足夠的前瞻性,面對中國新基建的新需求和新的質量生產力,擁有種子使用者資源, 並能與種子使用者合作,開發能夠真正解決未來行業數位化痛點的產品。
目前,各國各項政策都在倡導智慧型化、數位化、新能源化、綠色化。 歸根結底,數位化的提公升不僅要有資料和算力,還要能夠結合產業發展的特點,開發自己的工業軟體。 我國工業軟體得到國家政策扶持不超過5年,海外工業軟體隨著產業迭代自然發展了70、80年,我們想在短短幾年內超越別人,這是不現實的。 因此,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產業特點和國情,做出一些符合我們下一代生產力的產品,這就是早期投資的邏輯。
在成長期,我們重點篩選了國家主管部門發布的20多個亟待解決的重要軟體產品類別。 從研發設計工具軟體、製造軟體、資料庫、作業系統等基礎軟體,注重其科技創新屬性的滿足度,也注重其市場空間的大小。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看創始人是在追逐熱點,還是在做一件長期而艱難的十年事情,我們現在已經投資了工業軟體公司的成長階段,創始人基本上都是十年前在這個創業領域,我們更願意選擇具有堅定頑強品質的創始人, 我們希望與他們共同成長。
在投後賦能方面,經緯在工業軟體領域投資了七八家公司,因為每家公司的產品線不一樣,但服務的客戶大致相同,主要解決方案是八大重點行業和製造企業的研發、製造管理等需求。並能下沉到各地區銷售CEO之間建立合作關係。因此,經緯希望通過在工業軟體領域的系統布局,讓大家有一桌飯,大家可以打理,擠在一起取暖,也可以回應要求。 我們已經這樣做了很長時間,我們將來會繼續這樣做。
經緯的投資邏輯
總結經緯的整體投資邏輯,首先,行業維度。 看清巨集觀,看清身邊的趨勢,了解自己的行業。 在今天,行業意識極為重要。
我剛才提到了代際產品,如何定義乙個產品是真正的代際產品,每個創始人都是不同的。 如果你精確地定義它,並且你更堅定一點,你可能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但出發點是錯誤的,這種代際技術即使具有前瞻性也毫無意義。 所以今天,當我們看行業維度時,我們不僅要看行業的發展週期和對資本化投資的預期,還要看創始人對行業的理解。
第。 二是創始團隊維度。 說到創始人,除了以上內容外,在創業前,還應該對自己的工作背景提出一些苛刻或有針對性的要求。 我們希望創始人不僅要從行業和高校中走出來,而且要是有行業洞察力和能力的行業資深人士,同時與具有突出工程能力的創始團隊相匹配。 這樣一來,在公司推出產品的時候,就可以有一定的能力,面對國內可能出現的極端內卷,比別人更早地做出行動安排。 同時,希望創業者具備構建產品矩陣、跨行業應用、併購和海外能力的能力,總之,具備較強的綜合跨境能力。
第。 第三,公司目標的維度。 公司維度無非是一些基本的投資標準。 技術迭代能力強,底層技術具有擴充套件潛力; 產品已通過測試,準備量產,具有較強的商業增長預期; 與下游重點客戶深度繫結或具有較強的渠道拓展能力。 在量產之前,公司的種子使用者測試結果,加上客戶的整體評價意見,是我們今天選擇的專案在投資標準之上的一些主要考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