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世界裡,《美國工廠》是一部引起不小轟動的作品。
它以08年美國金融危機為背景,揭示了中國公司如何接管和經營失敗的美國工廠,以及數千名藍領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條件。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乙個關鍵人物——曹德旺。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製造商的掌門人,也是第一位獲得“安永年度企業家獎”的中國人,他的存在無疑成為影片的一大亮點。
曹德旺是捐出百億元的慈善家,是人們所說的“中國第一仁人”,也是一位堅定的民族主義鬥士。
他說:“我是中國人,事業的重心一定在中國。 ”
是什麼塑造了他的信仰和生活?
那是早年的艱苦歲月,包括放牛、賣菸、傾倒山貨,然後做苦力......施工現場
這些都是他堅韌不拔的見證。
人生之初,籌碼不多,卻最終打贏了命運之戰。
人們對他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驚訝,並對他的反擊故事感到好奇。
68歲時,曹德旺選擇記錄自己的故事和經歷,出版了自傳——《菩提之心》。
當你讀完這本書,你就會明白乙個道理:決定乙個人的富強與貧窮的關鍵其實不是命運,而是他的思維方式。
就像一棵菩提樹,無論環境如何,只要用心呵護,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01 轉角
書中的曹德旺從小就被昵稱為“小印度”,膚色黝黑,身材矮小。
九歲那年,他上小學,一家八口擠在一起,父親常年辛勤勞作,母親帶著六個孩子住在幾畝稀疏的田地裡。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上班,上課時總是昏昏欲睡,這讓老師很生氣。
五年後,他被勸阻離開學校,成為一名流浪漢。
但他並沒有氣餒。 相反,他選擇與父親一起賣菸草,積累了經驗並發展了一種獨特的經營理念:要賺錢,你必須靈活。
和村民們一起種白木耳的時候,為了降價,大家都快要禿頂了。 他總是抱怨“糧食便宜傷害了農民”。
可是曹德旺聽說,省外的收購價格比這裡高出一倍! 於是他拍了拍大腿,停止了種植,拿出所有積蓄低價收土木,直接送到江西賣。
那次旅行不僅帶回了豐厚的回報,也開啟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沒有背景,沒有學歷的他,憑藉著獨特的智慧和堅韌,成功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水要到達一條大河,你需要巧妙地避開所有障礙物,繼續轉彎。
生活也是一樣,有時候你會陷入困境,沒有出路。
但不要氣餒,看看那個曹德旺,他輟學後沒有聽從命運的安排,而是選擇了一條新的經商之路。
在商業方面,他不拘泥於舊規則,總是盡最大努力尋找新的出路。 ”
當道路被堵住時,試著掉頭,這樣生活的前方才會光明燦爛。
02 利他主義思維
曹德旺的木耳生意如流水般源源不斷,卻在一次誤會中被**的鐵拳強行切斷。 幾百斤的木耳化為烏有,只留下深深的嘆息和無奈。
金錢的損失並沒有結束他的麻煩,反而使他陷入了更深的債務之中。
就在他獨自一人上路的時候,他被強行帶到工地進行現場勞動。
雖然買賣的熱情讓他暫時忘記了疲憊,但也因此積累了集體單位的債務。
然而,在他新生活的第三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席捲了整個建築工地,一切都瞬間化為灰燼。
200多人的生活陷入混亂和動盪,他們向負責人尋求幫助。
就在這時,曹德旺看著滿目瘡痍的景象,低聲對憔悴的首領說:“我有一些修車的經驗,你需要幫忙嗎?
營長沉思片刻,果斷給曹德旺搭建了車庫。
他知道,只有當卡車重新投入運營時,該站點才能重新啟動。
在隨後的日子裡,曹德旺在這個臨時小屋裡度過了28天。
在一切恢復正常之前,領導人似乎已經忘記了他。
直到過年,眾人才驚訝地發現,曹德旺竟然一直呆在這裡。
領導心中滿是愧疚,但為了彌補自己的錯誤,他決定給予三倍的賠償。
此外,他還親自出面干預,幫助解決問題,並成功幫助他找回了被扣留的真菌。
看到這樣的一幕,他忍不住想在書裡寫下這樣一句話:助人為本,一直是我的初衷,現在看來,受益最大!
稻盛一夫曾經說過,以利他主義的方式生活可以提高乙個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正確的做事方式最終會反饋給你,這對每個人都有好處。
然而,凡事爭先行,處處算計的態度,可能會透支好運。
更好的選擇是在他人遇到困難時幫助他們,並與世界建立良好的關係。
無論是賺錢還是在世上行事,你都必須遵守因果報應的規則。
理解並接受這一點可以幫助您走上更健康、更有價值的人生道路。
03專注思考
當工地的建設接近尾聲時,曹德旺像落葉一樣飄到山豆農場,擔起了推銷員的角色。 然而,他心中有乙個更大的野心。
隨著人脈和經驗的增加,他決定回到家鄉,在鄉鎮開一家生產玻璃的企業。
當時他幾乎不知道這將是他一生的工作。
從不起眼的水表玻璃到勇敢地涉足汽車玻璃,這是一段漫長而充實的旅程。
在創業初期,他忙得像乙個永無止境的陀螺,甚至沒有時間生病。
那時候的他,就像一塊磨過的石頭,在生命之河中砥礪前行,承受著種種壓力和挑戰。
當他終於看到公司開始盈利的那一天時,有人暗中跌跌撞撞,誣告他**。
面對這樣的困境,他沒有放棄,而是選擇勇敢面對,堅持到底。
但是,他們出國後遇到了不適應水土的問題,連續幾年都在賠錢。
當時,中國人民罵他是“奸商”,說他是僱傭兵。
但他沒有被打敗,而是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並繼續前進。
在美國,他因傾銷而被送上法庭。
那是2001年,許多公司因為訴訟而被迫放棄海外市場。
但曹德旺決定要戰鬥到底。 這是一場長達三年的官司大戰,過程充滿了艱辛和艱辛。
最終,天平向曹德旺傾斜,他和福耀公司贏了。
他的堅韌和毅力為他贏得了尊重和讚譽。
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外都贏得了認可。
這就是曹德旺,乙個始終堅守初心,勇往直前的企業家。
在《Let's Talk》的舞台上,一位觀眾狐疑地問道:“曹先生,你為什麼不把業務觸角伸到其他領域? ”
他淡淡一笑,回答道:“大家都知道我無比沉悶,一輩子只專注於做一塊玻璃。 ”
他在裝修、房地產、加油站和高科技領域廣泛工作,尋求突破。 然而,這一切只是他誘惑和追求新知識的過程。
他不斷提醒自己,每個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找到自己的位置至關重要。
他知道多元化是乙個不錯的選擇,但他更願意保持專注而不是擴張。
無論多麼困難,他都決心把玻璃廠做好。
在《菩提之心》一書中,曹德旺給我們舉了乙個生動的例子。
他說,太陽的光很熱,但分散時幾乎沒有力量。
但是,如果您使用放大鏡收集陽光,它會立即燒穿衣服,甚至造成更大的傷害。
這就像做人一樣,只有“專注思考”,才能凝聚出全部精力,把事情做到極致。
在生活中選擇一件事並始終如一地做下去是成功之道。
優質作者名單
04 底線思維
當我讀到這本書的一章時,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其中兩件事困擾了我很長時間。
第一次是在2000年,當時曹德旺得知員工白定貴患有晚期肝癌,他不惜一切代價去做。 前後花費了 200,000 美元。
起初,白定貴的父親對他心存感激,稱他為“活菩薩”,但白定貴死後,他似乎變了乙個人,不僅不感恩,還帶著一群親戚來**,喊著要福耀賠償。
他要求小兒子接替白定貴的位置,成為福耀的正式員工。
曹德旺聞言頓時怒火中燒,猛然起身喊道:帶上眼前的人,離開這裡!
否則,我將不得不考慮以合法的方式解決問題。
老爺子一看就愣住了,他一直以為自己是慈悲有求的菩薩,沒想到自己的手段竟然如此憤怒!
最後,一家人哭著離開了福耀,一無所獲,也沒有得到任何賠償。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七月之後。
那一年,該公司的一名員工不幸患上了白血病。
雖然有過去的教訓,但曹德旺並沒有因此而改變學位,而是竭盡全力為這位員工籌集資金,最終花了近80萬元,將他從死神手中搶了回來。
有人疑惑,“曹德旺,他有原則嗎? ”
他說:“做人做事,要有底線,有事,有事不做。
這是基本準則。
慈悲的心看不到沒有救贖的死亡,它是一種“做某事”。
同時,也要堅持原則,不被道德綁架,拒絕非平凡的要求,這就是“不做某事”。 ”
歸根結底,它是做人的基礎,也是生活的中心。
有了底線思維,我們就不能被外界打擾,保持初心不變。 ”
05 大處著眼
曹德旺在書中提到了乙個有趣的經歷。
1987年,由於工作需要,他帶領乙個團隊前往芬蘭進行調查。
對於那個時代的人來說,能夠公費出國無疑是難得的機會。
有些人會抓住這個機會,攢下一小撮錢,給家人帶回電器什麼的。
那麼如何儲存它呢?
那就是厚著臉皮揉搓僑民的食物,或者老老實實的在酒店吃速食麵。
但曹先生堅決禁止這種行為,強調開支必須集中管理。
在他看來,出國後,應該正常吃飯,享受生活,甚至大方邀請當地華僑一起吃飯。
有人對此不滿,但曹德旺卻堅定地說:“我們出去代表中國,不要讓祖國難堪! ”
曹德旺曾在《菩提之心》後記中說過:“我堅信三個理念——國家因你而強大,社會因你貢獻而進步,人民因你的存在而富貴。
這不是乙個空洞的口號,而是我多年來得出的結論。 ”
他是一位商業大亨,也是慈善事業的先驅。
一路走來,他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慈善事業中。
從最初向鄉鎮小學捐贈桌椅,到後來贊助村民舉辦運動會,再到成立龐大的赫倫慈善協會,他成為了一代“中國第一慈善家”。
曹德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但他看到問題很深遠,做事很全面。
這就是乙個有大局觀的人應該有的樣子。
企業猶如一座高聳的山峰。
員工看到堆積如山的收入**,他們希望按時獲得報酬。
主管將目光投向了山頂,渴望提高部門的績效,帶領團隊更上一層樓。
而且老闆眼光大,他著眼於山的整體價值,利潤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成功的企業家更像是尋找寶藏的人。
在追求利潤的過程中,他們也仰望周圍的環境,超越企業的邊界,放眼更廣闊的世界,尋找更有價值的可能性。
所以真正的大局是一種思維,一種思維方式,既能欣賞腳下堅實的地方,又能眺望遠方,拓寬視野。
在一場熱鬧的慈善晚會上,企業家們齊聚曹德旺身邊,聆聽他的傳奇人生。
他們非常著迷,甚至建議曹德旺寫一本自傳,讓每個人都知道他的精彩故事。
曹德旺被大家的熱情所感動,於是也萌生了寫書的想法。
沒過多久,他請了幾個作家朋友,原計畫是讓他口述別人代筆,出版一本書。
但可惜,別人怎麼打磨,他都看不起。
最後,他選擇自己寫。
在寫《心如菩提》的過程中,曹德旺突然意識到,在歲月的沉澱下,往事就像一幅清晰的畫卷在他面前。
他心裡有一條路,一端是貧瘠的童年回憶,另一端指向無邊無際的未來。
這條路就是他所追求和探索的道路。
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乙個成功人士一生的寫照。
願你我獲得菩提心的深刻洞見,學習智者的思維方式,然後自信地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
作者:詹妮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