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北京大學博士的博士經驗。
親愛的讀者,大家好。 今天,我們將用乙個例子來說明工作報告和博士之間的區別**。
我的很多學生都是兼職博士生,所以他們經常把工作報告的想法應用到博士論文的寫作中,我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當我和我的導師溝通我的研究問題時,我是這樣表達的:現在我們單位有問題,我們剛剛建了乙個內部的自我問答平台,類似於內部的知乎,但是大家不參與提問,所以我想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提高大家的參與度。
因此,我計畫通過首先解釋問題的本質來構建問題,然後組織研究以找出導致問題的原因,最後提供解決方案。
但是,我的導師告訴我,如果我以這種方式寫作,我只會寫工作報告,而不是博士。
他說,我提出的解決方案只適用於我們單位,一般不適用於其他單位。 博士的研究物件**不是乙個特定的單位,而是整個人類。
因此,我們需要研究的不是某個單位的具體事務,而是將這個問題擴充套件為某種型別的社會現象。
換句話說,我提出的解決方案不應該只適用於乙個特定的單元,而應該適用於這種型別的問題。 當其他單位面臨同樣的問題時,也可以利用我們的思路和解決方案來解決。 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我們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學術研究問題,然後以學術的方式組織問題研究,最後形成乙個普遍的理論或模型。
那麼,如何首先將現實世界的問題變成學術問題呢? 就我自己而言,我想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員工積極地將自己的知識貢獻給公司的內部培訓平台。
我們必須首先將這個具體問題擴充套件到某種社會現象,並確定乙個研究領域或領域。 因此,我將我所謂的公司內部培訓平台提公升為乙個稱為企業教育虛擬社群的概念。
我要研究哪個問題? 我正在研究的是如何讓人們貢獻更多更好的知識。 貢獻知識實際上是一種行為,因此我們需要研究影響這種行為的因素。
但僅僅停留在影響因素上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知道哪些因素直接影響行為,哪些因素間接影響行為。 這不僅關乎影響因素,還關乎影響機制。
通過這種分析,我們能夠將原本是乙個實際問題轉變為乙個學術研究問題。 我的題目是“企業教育虛擬社群中的知識共享研究”或“知識共享的影響機制研究”。
這個過程實現了從個體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轉變。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如何組織研究,即博士寫作的結構是什麼**。
首先,我們將看看是否有人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徹底的研究。 如果別人已經做過綜合研究,我們就可以用他們的結論,沒有必要再做這個研究了,這是文獻綜述。
通過文獻綜述,我發現其他人的研究只關注公共開放教育平台,而不是組織內部。 同時,其他人的研究只強調平台的作用,而忽略了對員工敬業度的研究。 因此,我進行這項研究是有意義的。
那麼,您如何進行這項研究呢? 如果我想找到一些影響因素,我不能憑空想象它們,這就是理論派上用場的地方。
所謂理論,其實就是別人研究過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的內容。 使用別人的理論,我首先發現了一些影響因素。
但是,其他人的理論主要適用於大眾平台,而不是培訓平台。 我首先借用這個理論作為出發點,並根據這個理論制定了乙個採訪大綱。
在採訪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新的影響因素。 根據訪談結果,我製作了乙份問卷。
為什麼我需要參加這份問卷? 因為有了這份問卷,我可以定量分析結果,也就是做統計分析。 通過統計分析,解決了從個案到一般情況的問題。
統計的作用是從樣本中推斷總體。 如果統計結果證明我的模型是顯著的,這意味著我確定的因素和我建立的模型可以應用於所有類似的現象。
今天我們公司已經成功地用這種模式激勵了員工,明天你們公司也可以大膽嘗試,因為統計結果表明,這種模式是普遍的。 這就是我們的研究得出的結論。
剛才描述的過程是我們在理論選擇、研究框架、研究設計和研究執行方面的經驗。 有些**將附有與我們工作報告中的解決方案相對應的戰略建議。 但是,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
工作報告中的解決方案需要非常具體和可行,例如給員工發放獎金以激勵他們積極參與培訓。
但是在博士**,你不能這樣寫,因為你的公司可能有這樣的獎金制度,但另一家公司可能沒有。
因此,博士論文中的戰略建議應與研究結論密切相關,並具有普遍適用性。 我們提供的不是具體的政策建議,而是戰略方法。
例如,以獎金分配為例,抽象地要指出,獎金行為的本質其實是外部激勵。 其他掌握了這個想法的公司不一定會發放獎金,但可能會提供晉公升機會,這也是一種外部激勵。 因此,我們的解決方法是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