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高豔瑞.
2024年1月30日,農曆二十,陽新縣委宣傳部新聞科科長李欣瑞在網路上被春節短片淹沒時,萌生了“拍一部陽新縣自己的年微電影”的想法。
1月30日晚7點,李欣瑞聯絡了剛好回楊欣老家過年的高樹磊主任,交流了自己的想法,進一步完善了大綱; 1月31日,導演高樹磊對劇情和大綱細節進行了補充和修改,劇本定稿; 2月1日-2月2日,導演高樹磊一行來到陽新縣楊湖鄉苗頭莊村進行劇本討論、拍攝選景、演員選角等工作; 2月3日,在陽新縣榮**中心的全力配合下,用一天時間完成了微電影的所有拍攝任務; 2月4日-2月5日,完成電影剪輯; 2月6日,農曆二十七,陽心縣原創春節微電影《鑼鼓是我的家鄉》正式上線。
傳承了800年的洋湖洋閣是懷舊之情。
先有凌霄閣,後有楊閣。 “陽新縣楊湖鄉作為民俗文化藝術的故鄉,每個村子都跳著洋歌舞,每個村子都有乙個特色。 農曆正月初八,陽新縣陽湖鄉舉行2024年春節山東鄉村文旅節啟動儀式暨楊歌表演。 說話者無意,聽者有意,並以此為靈感,“鼓陽歌的文化傳承”、“孩子不回家過年”和“回家過年”融為一體,最終成為微電影劇情的原型。
在陽新縣陽湖鄉轄的97個自然村中,苗彥莊村作為凌霄閣所在的村莊,可以說是陽湖洋閣的發源地中心。 “我們村有1500人,現在家裡只有400人,怎麼為村民服務是我每天都在想的事情。 楊湖鄉五庄村書記王文祥告訴記者:“楊格是我們村村民的故鄉和鄉愁。 當時,在知道要來我們村拍微電影後,我立刻把劇本發給了楊閣組,大家都積極參與選角。 ”
與其“按電影選角”,不如說“劇情因人而生”。 微電影《鑼鼓聲是我的家鄉》的主人公楊增奇,是苗頭莊村楊閣會長,祖宗世代都是楊閣隊的掌門人,一直流傳至今。 所以,楊增奇對揚歌鼓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 “在電影中,我是乙個'空巢老人',孩子過年不回家,其實在現實中,我偶爾會遇到同樣的情況。 我的孩子在其他地方工作,有時他們太忙了,沒有時間回來過年。 楊增琪說:“雖然之前沒有參與過微電影的拍攝,但劇本裡對楊歌的情感,對過年闔家團聚的嚮往,我都體會到了,所以拍攝很順利。 希望影片上映後,外地的鄉親們能看到,回家過年。 ”
雙向奔波 對團聚的期待是相互的。
鑼鼓聲是我的家鄉》分為九個場景,通過排練時的心不在焉,看到別人丟了春聯掛燈籠迎接孩子回家過年,楊歌團隊放進行李箱的合影,以及隊員上門時立即把打包好的行李藏起來等細節, 生動地展現了楊歌隊的掌頭老楊,想去南方找兒子過年,卻放不下楊歌和家鄉糾結的情緒。一大早,老楊提著行李走在橋上,準備去南方找兒子過年,身後是追趕老楊送行的楊格隊員。 鑼鼓聲響起,老楊撥通了兒子的**,決定留在家鄉過年。 老楊舉起手機,鑼鼓聲從家鄉傳到異國他鄉,讓人噠。 在跨年夜的飯桌上,老楊的兒子帶著孩子回老家和爸爸一起過年。 影片最後,老楊帶著孫女在廣場上跳楊歌,在代代相傳中,這片土地上的鑼鼓聲會更響亮、更深遠。
導演高淑磊是四川省陽新縣陽湖鄉人,對懷舊與團圓有著自己更深的理解。 “很多人以為老楊走在橋上給兒子**打電話,說今年在家過年,讓兒子聽老家的鑼鼓片段是微電影最精彩的片段,但我覺得老楊想躲著大佬去找兒子過年的片段是非常感人。因為過去大家對過年的理解是孩子們“回家過年”,但在微電影中,老楊收拾行李,準備找兒子過年,也是“回家過年”。 讓我們在這裡看到,其實我們對團聚的期待是相互的,是雙向的,有親人的地方就是家,就是一年。 ”
寒冷是暫時的,倖存下來的影象是永久的。
微電影《鑼鼓是我的家鄉》由高樹磊、李欣瑞策劃; 陽新縣榮**中心參與拍攝和剪輯; 楊新縣、楊湖鄉苗彪莊村、楊閣隊員素人出演。 裝置是他自己的,想法是他自己的,導演高樹磊沒有拿一分錢,在家鄉幫忙拍攝了微電影,最終在陽心縣有了這部“零成本”的原創春節微電影。 這背後,體現著家鄉與文化的凝聚力。
李新瑞告訴記者:“當時我們去現場選演員,楊湖鄉苗虎莊村的村民們都很活躍,沒有被選中的村民們頗為失望。 後面包括乙個場景是跨年晚飯,當時是楊增奇先生家做的餃子和菜,大家都非常支援微電影的拍攝。 參與微電影拍攝的霍向峰告訴記者:“關於微電影的拍攝,我的感受只有兩個字,乙個是'冷',乙個是'熱'。 “冷”是因為微電影拍攝的幾天恰逢降溫,室外溫度特別低,身體感覺很冷;“熱”是一種非常溫暖的感覺,看到我們的工作人員和演員正在積極克服寒冷天氣的影響,努力完成電影的拍攝。 ”
當時在橋頭的告別戲是在凌晨拍攝的,天氣很冷,擔心演員們太冷,不想拍得這麼早。 導演高樹磊回憶道。 “在苗頭莊村,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大家對楊歌的感情非常深厚,楊歌是當地人民家鄉的具體載體,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能喚起大家對民俗文化的關注,給陌生人帶來溫暖,讓大家經常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