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回家過年的時候,遇到了乙個初中的老同學,和她打過招呼後才知道她已經大學退學了,現在在家什麼都不做,她沒了找工作的想法,也不想再讀書了, 這讓我非常驚訝。因為這個學生在初中時成績名列前茅,所以順利考上了一所重點高中,而且在高考中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排名靠前的985大學。 但隨著談話的深入,我回憶起過去,我逐漸明白了她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小江曾經如父母和老師所期望的那樣考上了名校,她原本以為前途一片光明,但大學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給了她很好的一課。
考上大學就好了,隨便學習就能通過考試。 我們當時的初中和高中老師是這麼說的,對,但一點也不。 我玩了乙個學期,考試前半個月,我終於結束通話了兩門科目,然後我收到了學校的學術警告通知。 蕭江說著,臉上滿是怨恨和悔恨。 “但我沒有吸取教訓,大三下學期,我才在考試前乙個月才開始學習,最後又有三門科目不及格,被迫輟學。 ”
聽到這話,我心裡百感交集,蕭江繼續說道:“其實,我還在上學的時候就不想讀書了,現在也是一種解脫。 我忍不住問:“為什麼? 你考上了這麼好的學校,算得上是我們同學中的佼佼者,名校文憑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 蕭江臉上露出一絲苦笑:“雖然考上了好大學,但是不是好專業,申請志願者的時候我什麼都不懂,我申請了這個專業,上大學才知道,這所礦業學院的女學生本科畢業後找不到專業對應的工作, 但是我在大一上學期課程不及格,錯過了轉專業的機會,我的想法也有些亂。 ”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但小江似乎不需要我說什麼,只是想找個人談談:“其實我今天走到這一步很正常,我上初中和高中的時候,父母和老師都強迫我學習,我沒有自律, 而且我沒有學習的熱情。”
我安慰道:“怎麼可能,你這麼厲害,你也很聰明,現在只是暫時的挫折,只要你努力,一定能做你想做的事。 ”
聽到我這麼說,小江臉上露出了悲傷的表情,那眼神真的讓我心裡咯咯笑了起來,她說的話讓我更是難忘了。 她說:“你知道,我認為最可悲的事情就在這裡,我心裡不再有那種我必須做點什麼的動力,我似乎接受了我是乙個可怕的人,我已經失去了努力工作的能力。 我不在乎別人是批評我還是嘲笑我,因為我再也認不出自己了。 ”
誠然,小江今天要對自己負責,但她全是罪魁禍首嗎?
還記得初中見到她的時候,她很聰明,經常不寫作業卻能名列前茅,她在課堂上認真聽課,積極與老師互動,說起自己喜歡的生物和化學,她就散發出自信的光芒。 她一定是學校活動的主持人,參加演講比賽時總是得獎,在運動會上也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但她沒有任何親密的朋友,也從不在社交媒體上與人聊天,因為父母不讓她接觸電子產品,她聽不懂同學們談論的網上話題,所以她不能很好地和同學們交談。 隨著時間的流逝,她失去了社交能力。
假期裡,我總是被迫“查空補空”,上了大量的物理和數學補習班,對學習的厭倦越來越嚴重,從對這兩門科不感興趣到討厭這兩門科目。 高三的高壓環境讓她更加痛苦,奉行壓抑教育的班主任總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她,說她連大專考試都過不了,向家長抱怨卻只聽得他們那句“老師也是為了你好”。
我有幸見證了她的歲月,看到她從乙個樂觀開朗的女孩成長為變得更加孤僻和沉默。 可是我四年沒見到她,她已經從大學輟學了,沒有活力。
歸根結底,是家庭的教育方式錯了。 強迫她學習,讓她形成了一聽說學習就頭疼的條件反射,過度控制電子產品,讓她和同齡人沒有共同話題,為後來的手機成癮埋下了隱患。
我不知道她將來會發生什麼,但她的經歷讓我再次意識到在家上學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需要教育孩子的性格和精神,而不是紙上的分數。
那些被在家上學拖累的孩子需要多少時間才能讓他們的生活重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