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人民軍隊首次實行軍銜制,在建立和指揮人民軍隊和領導行動方面表現突出的高階將領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1]。
* 其他十位將軍被授予最高軍銜,這一榮譽後來被普遍稱為十元帥。
這十位元帥中,有四位被尊稱為“某上司”,另外三位一般稱為“某將”,形成了所謂的“四長三將軍”。
他們是如何晉公升為元帥的? “四老三總”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該國的十位元帥都是功勳卓著的人,他們建立了人民軍隊並擔任高階指揮官,開國元帥的條件相當嚴格。
中國十位元帥在人民軍隊發展的22年中肩負著重要的指揮職責。 以抗日戰爭時期為例,歷任八路軍總司令、八路軍副總司令; 他是八路軍總參謀長,新四軍代理司令員。 其他六位元帥率領八路軍的三個師級部隊。
在選擇元帥時,乙個重要的條件是參與人民軍隊的建立[2]。
在 1927 年左右爆發的起義中,乙個人必須成為起義的領導者之一才能成為元帥。 蘇羽雖然參加了南昌起義,但他是以軍人的身份參加的,並不是人民軍的創始人。
此外,成為元帥還需要在紅軍時代擔任過軍長或更高軍銜,因此一些冉冉公升起的新星被排除在外。
以蘇羽為例,八路軍第一百一十五師的師長、副師長、政委都當上了元帥,而只有百二十師師長**當上了元帥。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第129師團的師長和副師長也是元帥,政委***如果參加選拔,也有可能成為元帥。
由於第120師副師長蕭克資歷淺薄,最後只被評為上將; 而政委關向英年早逝,所以第120師團只有一名元帥。
這些元帥都參與了人民軍隊的建立,並長期擔任主要領導職務,因此有的曾被尊為“某某司令”或“某某總司令”。
在人民軍隊中,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只有**,四元帥被尊為“老大”,**,被尊為林先生、徐先生、聶先生。
總司令和副“總司令”的身份,讓**和***成為真正的老闆,說到老闆,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
* 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之一,比普通官兵年長得多,所以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老大”。 他出生於1886年,比***等人還要大。 **辛亥革命前進入雲南江武堂,後成為蔡毅率領的滇軍一員,是參加辛亥革命的十元帥中為數不多的將領之一。
在舊軍中,他先後擔任過旅長、師長等重要職務,但他的理想和救國救民的信念漸遠去,最終決定加入中國共產黨。
人民軍的歷史通常始於1927年8月1日,但在8月1日南昌起義這一關係到中華民族命運的事件中,**的作用被邊緣化了。
當時,**已經離開了原來的軍隊,擔任了第三軍軍官訓練團團長和南昌市公安局局長。 他在南昌與敵軍團級以上軍官打麻將,為我軍贏得了第一次機會。 起義成功後,考慮到他的資歷,他被任命為第九軍司令,事實上,第九軍的規模有限。 然而,南昌起義後的發展,為**成為“紅軍之父”創造了條件。
南昌起義後,原計畫派兵到廣東海路豐地區接受蘇聯的支援**,收復廣東根據地,再進行一次北伐。 然而,南昌起義建立了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但它並沒有像後來的三灣那樣進行改革。 更準確地說,只是由共產黨將軍領導的舊軍隊。 因此,在南下過程中,不斷有人離開隊伍,甚至編隊叛逃。
當他們進入廣東時,叛軍的規模已經減少到10,000多人,他們不得不在三合壩分兵。 ** 留下 4,000 人負責突圍,而主力部隊繼續執行原計畫。
然而,事故發生在**率領的隊伍在三合壩阻擊國民黨追兵三天後,當他去尋找主力部隊時,得知主力部隊在之前的戰鬥中已經完全損失殆盡,起義的領導人大部分逃往香港。 在最關鍵的時刻,**成功穩住了剩下的800人,保住了南昌起義的火力,發揮了關鍵作用。 然後,在國民黨軍官的老朋友的幫助下,他成功地躲過了蔣介石的追捕。
1928年,他的團隊增加了湘南起義和廣州起義的殘餘,最終在井岡山與***會合。 正是**率領的隊伍前往井岡山,才讓***率領的複雜隊伍在起義後蛻變成一支真正的軍隊。
於是,**成為紅四軍司令員,隨後繼續擔任人民軍最高司令員。
與朱先生同名的二號人物是***
彭先生生於1898年,曾在舊軍中擔任團長。 直到1928年,他秘密入黨,帶領平江發動了國民黨獨立第五師的起義,該師發展成為紅五軍。
隨後,**帶領倖存者來到了井岡山,後來演變為紅軍三大主力之一的紅三軍團。 憑藉戰鬥的英勇,他成為我軍早期的四大名將之一。
雖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為了紅一軍司令員,但他在1936年方面軍總司令級別的地位始終低於政治局委員,這個資格也是除**之外其他元帥中最好的。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成為八路軍總司令,***成為副總司令,居然成了人民軍的二號人物。
紅軍期結束後,隨著形勢的變化,**和***回到了延安,***作為八路軍副總司令,副總參謀長左全繼續堅守太行山。 因此,在抗日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裡,**實際上是八路軍的最高統帥。
1945年後,任軍委副主席、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 這個資質在**之外,沒有其他元帥可以與之相比。
然而,他隨後經歷了高位和低位,從1947年到1949年擔任西北野戰軍的指揮官和政治委員。 此時,西北野戰軍是解放軍主力部隊中人數最少、裝備最差的戰略集團。 其他元帥在中原和東北戰區發展較大,領土大,人口多,更容易擴軍。 **從戰略角度來看,西北戰場是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邊緣戰場。 然而,蔣介石卻在政治層面考慮了這一點,並派出總預備隊胡宗南集團進攻延安,企圖消滅中共。
**在掌握西北野戰軍的指揮權時,面臨著人手狹窄的困境,每一次戰役都需要仔細計算。
從某種角度來看,只有***才能在極其有限的軍事資源下取得驚人的效果,同時成功牽制胡宗南的集團,阻止其支援其他戰場。
**與***的距離僅次於**,其實他在指揮西北戰場的同時,還協助***和朱先生對整個國家的布局。 因此,他實際上在抗日戰爭期間繼續擔任“副總司令”的角色。
1949年,西北野戰軍併入華北軍區兩個兵團,成為第一野戰軍,兵力與其他三個野戰軍基本相同。 大西北解放後,**雄心勃勃地規劃了大西北的建設。 然而,韓戰的爆發打破了這一計畫。
** 很快確定,參加韓戰所需的人力和物力將遠遠超過前三次重大戰役。 也就是說,不僅前東北野戰軍,其他野戰軍的精銳部隊也可能投入戰鬥。
鑑於以往的經驗和資歷,只有***作為志願軍司令員才能有效地協調全國各地各軍團的行動。 因此,“彭先生”的稱號,是全體解放軍官兵對他的由衷敬意。
雖然他從未擔任過“總司令”,但**和**卻以特殊的資歷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在人民軍隊的領導中,**和***被尊為總司令和副總司令是很自然的,**和**也因為出類拔萃而被稱為老大。
說到**,很多人都熟悉他的兩把菜刀掀起革命的傳說。
*同志生於1896年,1916年,南省討伐袁世凱時,他率領親友用兩把菜刀奪取鹽稅局,組成了一支隊伍。 後來,他成為程遷手下的營長。
1916年至1927年,他在舊軍中立下了許多功勞,從營長晉公升為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20軍司令員。 ** 該師在兩次北伐戰爭中表現出色,這是其他元帥難以匹敵的。
* 在我軍中真正確立其地位是在8月1日南昌起義期間。 當時,他還不是中學黨員,軍隊中共產黨員的比例也很低。 ** 在策劃起義時,僅依靠葉婷的十一軍和二十五師,是絕對可靠的兵種。
然而,第20軍之所以成為南昌起義的絕對主力,完全是因為他個人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 單從南昌起義來看,**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更令人感動的是,舊軍的實力儲存通常是為了儲存個人的權力和財富。 南昌起義後,第20軍幾乎全軍覆沒。 對於其他人來說,這無疑是乙個巨大的打擊。 不過,**並沒有氣餒,當時他說要從頭開始,重建團隊。
果不其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發動了靖江年關起義和桑植起義,並成功地改組了一支紅軍——紅二軍。
1934年,在紅軍發動長征之前,蕭克率領紅六軍加入紅二軍,成為紅二方面軍總司令。 紅二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匯合後,**的努力推動了紅四方面軍的第二次北上運動。
* 老闆的名字早在抗日戰爭之前就已經確立了; 雖然他在抗解放戰爭中的地位一波三折,但這並沒有改變人們對他的尊敬。
相比之下,**的早期經歷並不廣為人知。
南昌起義時,**不在南昌,而是在起義軍離開南昌後隨隊,被任命為團教官(相當於團政委)。
* 與**一起參加了三河大壩的分兵。 主力部隊戰敗後,團級以上軍官中只剩下**和王二卓。 這三人發揮了重要作用,帶領隊伍來到了井岡山。
隨後,朱紅軍改組為紅四軍,下轄三個師; 曾任第10師師長,任第11師師長,任第12師師長。 可以說,**一度成為井岡山“三巨頭”之一。 隨後,為了鞏固和加強紅軍,**起到了**與***之間溝通的潤滑劑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當初,**並不認同“黨指揮槍”的理論,雙方爭論了幾個月。 好在作為前紅四軍書記,多次斡旋雙方,最終在一系列教訓面前,終於認清了人民軍的軍事思想,人民軍隊得以迎來大發展。
* 下乙個輝煌的時刻要等到抗日戰爭中期。 在1934年紅軍長征中,**因腿部受傷而留下來。 在留下來的**局人員中,曲秋白的資歷最高,向英的實際職位最高。
所以,在南方的三年游擊歲月裡,**一直比向英低。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新四軍成立後,向英就成了相當於政委的副司令員,而**只是第一班隊長。 直到皖南事變後,新四軍才重建,反擊成為代理軍長和軍長。
1946年,**指揮的山東野戰軍和蘇煜指揮的華中野戰軍合併為華東野戰軍。 蘇羽雖然在軍事指揮方面出類拔萃,但由於資歷比較低,他還是需要**的全力支援,才能成功發展指揮之術。
在淮海戰役之前,**考慮過派**去中原局工作,這讓蘇羽有些尷尬。 蘇煜強調,華業離不開最好的長。 為了妥善處理,**做出了妥協,讓**繼續保持原來的職位,同時任命蘇煜為華業的代理司令員和代理政委。
可以說,如果沒有開放的心態,蘇羽後來的成就也不會如此輝煌。
除了“四老”之外,還有接下來的“三將軍”指的是**,以及***
*的早期學歷比較低,作為黃埔的四年級學生,在南昌起義時只是一名連長。 但到了井岡山之後,他很快就公升任了紅一軍軍長。 因為他比朱先生小21歲,所以被稱為娃娃大軍的掌門人。 但是,在這一時期,**的地位並不是特別突出。
1937年,紅軍改組為八路軍後,**率領第115師打響了抗日戰爭的第一槍。 然而,由於過失殺人事件,他缺席了中日戰爭的大部分時間。 隨後,**正式改名為“林將軍”,成為東北民主聯盟軍司令員和東北野戰軍司令員。 他指揮了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為解放國家做出了突出貢獻。
與**不同,**的軍旅生涯可謂跌宕起伏。 1927年參加廣州起義失敗後,他一波三折來到河南鄂皖蘇區,在新成立的紅四方面軍中擔任要職。
憑藉其傑出的軍事才能,**迅速晉公升為紅四方面軍的最高軍事統帥,儘管是在其前任、政治總督張國燾等人的領導下。 1935年,當紅四方面軍放棄川陝蘇地區開始長征時,已經指揮了一支8萬人的龐大軍隊,成為紅軍時代為數不多的能夠指揮如此龐大部隊的將領之一,“徐將軍”這個名字也由此而來。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129師副師長,1939年因健康原因返回後方。 可惜解放戰爭爆發後,**沒有機會指揮大兵作戰。 然而,隨著劉鄧的軍隊南下,**率領山西的剩餘部隊成功擊敗了燕西山集團。
比起**和***的光輝時刻,**的軍旅生涯相對來說要穩定一些。 然而,**擁有其他元帥所沒有的獨特資格,他是唯一一位在法國學習後獲得比利時沙勒瓦勞動大學化學工程文憑的元帥。
**早期是典型的政治工作幹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115師副師長,接替傷員**,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特別是為重建我軍第乙個敵後抗日根據地——金察冀根據地作出重要貢獻,並擔任司令員和政委。
1947年後,作為華北軍區司令員,為平津戰役的勝利和美國的保衛做出了巨大貢獻。
**,這三位元帥或許沒有獲得過“老大”的尊稱,但無疑是令人敬佩的軍事領袖。
其中,第一元帥、第一元帥長期擔任人民軍總參謀長,雖然沒有被授予“總司令”的稱號,但一直在幕後默默貢獻,發揮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是人民軍隊的堅實支柱。
相比之下,元帥**協助***發動了秋收起義,但後來一直從事政治工作,擔任第115師政委和東北野戰軍政委。 由於他因身體原因英年早逝,他的名氣相對來說不夠響亮。
這三位元帥雖然在名氣和主要位置上有差距,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他們是誰,他們都為人民軍隊的建立和新中國的誕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們的功績將永遠載入史冊,成為我們心中永恆的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