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烈火-5”洲際彈道飛彈再次震驚了世界,擔心其準確性。 就連印度自己也無法確定飛彈發射後會落在哪裡!
那麼,這種飛彈是如何研製的呢? 它有多獨特? 讓我們一起**。
印度的軍事實力一直備受爭議。 很多人認為,印度的科技樹歪歪扭扭,一流的裝置經常出現故障或不符合效能標準。
比如阿瓊主戰坦克,雖然投資了30多億盧比,卻花了30多年的時間才研發出來,但其國內生產率只有40%左右,效能達不到標準,總是錯失先槍。
但是,我們不能忘記,印度是二戰後才開始發展的第三世界國家,能夠產生這樣的**已經相當不錯了,我們應該以更加寬容的態度看待它。
印度的阿瓊主戰坦克號稱已經達到了國際主流第三代坦克的水平,但這款坦克的實際效能令人擔憂。 據稱,由於該技術是從德國、毛熊、英國甚至日本坦克“借來”的,因此Arjun坦克的故障率高達誇張的75%,甚至印度軍隊本身也不樂意使用它。
這就像冰山一角,揭示了印度軍工拉胯的問題。 印度一再宣布“烈火-5”洲際飛彈試射成功,使人們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雖然他們的坦克技術落後,但洲際彈道飛彈的問題更是難以忍受。
烈火-5洲際彈道飛彈源自印度神話中的火神烈火的名字,象徵著永不熄滅的戰火。 這種飛彈的研製是由印度最強大的軍事研究機構DRDO精心研製的。
然而,儘管研發團隊付出了四年的努力,但研發過程中反覆出現的問題導致最終的研發時間被延長到七年。 要知道,之前在烈火系列的研發上積累了不少經驗,印度國防部也給予了全力支援,所以七年時間不合理。
印度的“烈火-5”洲際彈道飛彈得以成功服役,得益於美國的大力支援。 一方面,美國以民用的名義向印度提供核材料,另一方面,有利於印度在國際上製造核材料,確保其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
如果朝鮮有這樣的待遇,火星系列洲際彈道飛彈肯定會更新為不可估量的代數。 然而,印度的軍事研究機構並沒有表現出他們所希望的實力,甚至在2014年“烈火-5”洲際彈道飛彈服役時,人們也懷疑它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8000公里射程。
各國很快就會發現,烈火5的精度可能比它的射程更可怕! 雖然它可能無法準確擊中8000公里的目標,但其驚人的精度足以讓世界顫抖。
有人可能會問,如果烈火5能夠準確擊中目標,那為什麼人們會如此擔心呢? 事實上,各國害怕的不是烈火5的準確性,而是它的不確定性。
出人意料的是,這已經不是“烈火”系列洲際彈道飛彈的精度第一次出現,印軍主力飛彈“烈火-3”也多次失控。
2006年7月9日,在印度東部奧里薩邦的惠勒小島上,印軍正在緊張有序地準備進行飛彈試驗。 準備工作在烈火-3洲際彈道飛彈發射的那一刻達到高潮。
上午11點05分,飛彈在晴朗的天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消失在雲層中。 然而,飛彈的消失並沒有讓測試人員的笑容消失,反而讓他們的笑容凝固,整個發射場陷入混亂。
人們驚恐地聯絡了高層,告知他們洲際彈道飛彈的失蹤。
烈火 3"訊息瞬間傳遍了全世界,各方都緊張起來,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已經**了嗎? 如果我這樣做了,我該怎麼辦?
謝天謝地"烈火 3"它沒有造成任何損壞,而是安全地墜落在印度洋上,這是由於二次燃料未能按時燃燒造成的。 經過13年的磨礪,印度軍隊於2019年11月30日進行了另一次試射"烈火 3"。
試射選擇在夜間進行,這次燃料沒有問題,也沒有燃燒,但飛彈在飛行了1分多鐘後,突然偏離了預定的軌跡。 這比燃料不燃燒更可怕。
印度的“烈火-3”洲際彈道飛彈耗資65億盧比,不是一種合格的洲際彈道飛彈。 同樣,印度自己的常規飛彈也經常存在問題。
印度軍事科研機構DRDO曾與毛熊的切洛梅飛彈設計局合作,研製成功研製出被稱為世界第三大飛彈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飛彈。
雖然有人質疑布拉莫斯是否真的能躋身世界前三,但其出色的效能要歸功於毛熊P800紅寶石飛彈的技術支援。 但是,印度在研發過程中並沒有付出太多努力,可以說是一場徹底的勝利。
隨後,印度決定獨立開發,並在布拉莫斯的基礎上,發射了無畏巡航飛彈,他們稱自己為“印度版的美國戰斧飛彈”,並自信地將其排在世界第三位。 ”
印度軍事測試人員在奧里沙邦進行了第N次無畏巡航飛彈試射,奧里沙邦是烈火-3洲際飛彈多次失敗試驗的地點。 然而,這次試射的結果並不令人滿意,發射後不久,飛彈做了乙個180度的彎曲,飛向了發射位置。
現場的印軍測試人員驚慌失措地逃跑了,他們充分意識到如果飛彈落在他們的頭上會有什麼後果。 幸運的是,飛彈最終落在附近的海域,避免了一場災難。
印度的軍工製造長期以來一直受到質疑,其烈火-3洲際飛彈和無畏常規飛彈的試射失敗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情況。 尤其是烈火5,人們對它的效能持謹慎態度。
事實上,洲際彈道飛彈最重要的特點是能夠超遠距離跨越大陸,而國際公認的洲際彈道飛彈標準是8000公里以上。
因此,如果射程小於這個標準,那麼它只能算作遠端飛彈。
雖然印度聲稱“烈火5”的射程可達8000公里,但其實際射程可能遠低於此。 即使在最大射程下,這種飛彈的射程也即將達到洲際飛彈的門檻。
考慮到印度經常誇大其飛彈的效能,烈火-5的實際射程可能會更短。 然而,撇開範圍不談,烈火 5 的其他效能如何?
恐怕很難樂觀。
在速度方面,烈火5表現良好,使用了**固體燃料發動機,終端速度高達24馬赫,似乎已經達到了高超音速的標準。
然而,中國、美國和俄羅斯的頂級洲際彈道飛彈的終端速度都在25馬赫以上,兩者之間的差距雖然不大,但所代表的技術差距卻是巨大的。
烈火 5 的射程和速度分別為 8,000 公里和 24 馬赫,而中國的東風 41 的射程為 26 馬赫和 1 馬赫5萬公里效能的關鍵在於前者缺乏材料技術。
烈火5的總重量高達50噸,其中大部分是由特殊鋼製成的彈體,非常笨重。 同等重量的中美俄洲際彈道飛彈大多採用複合材料包裹外殼,更輕更薄。
由於鋼製外殼的體積和重量都很大,烈火5不得不減少燃料量。 再加上自主研發的HTPB發動機和中美俄的代溝,該飛彈的飛行速度和射程有限。
更尷尬的是,由於材料技術差,為了增加射程,印度只能選擇輕型彈頭,導致彈頭只能攜帶輕型核彈頭,最多1枚1噸。
面對印度的烈火-5洲際彈道飛彈,我們不能只看到11噸核彈頭,而無視我國東風-1洲際飛彈的41枚6噸重的重量級核彈頭。
這個差距足以體現在威力上,而烈火5在精度、復合制導技術和GPS中程制導等方面也存在問題,被昵稱為“布朗運動子彈”。
總的來說,“烈火-5”在威力、速度、射程和精度方面都無法與中國、美國和俄羅斯的頂級洲際彈道飛彈相提並論,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否認印度在飛彈製造方面的成就。
雖然“烈火-5”洲際彈道飛彈採用了國際先進技術,如環形雷射陀螺慣性制導、分體制導多彈頭、痕量複合材料等,但總體來說,飛彈的效能仍有待提高,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目前,印度軍隊還沒有裝備這種飛彈,說明它沒有完全達到預期,距離形成作戰能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