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川工業園。
努力進入高質量發展新賽道
歲月變了,篇章又新。 繼2023年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川工業園的堅實步伐之後,我們看到了艱苦奮鬥的火熱景象、永無止境的進步步伐、奮鬥的姿態
規模以上產業增加值增加41個4%,領先全省、全市; 規模以上光伏新能源企業產值12313億元,佔總產值的71%。
“三鏈六盟”黨建品牌榮獲“2023全國百佳園區黨建品牌案例”。
2023年青海50強企業中有6家來自這裡。
工業經濟強身健骨,產城融合展現生命力之美,西寧特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提質提速,特色資源能源優勢不斷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資料顯示新的增量,發展顯示新的氛圍,豐收的收穫,都源於每一位東川人的不懈努力和奮鬥。
以深度融入產業“四地”建設為導向,以建設“一創新基地、三中心城市”為主線,以加快生態文明高地高品質現代化產業園建設為目標,2023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 東川工業園區作為我市工業發展的重要陣地,始終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認真貫徹落實開發區省委、省委、市委、管委的部署要求,全面落實“幹部要幹、要想、幹
力量東川“跳上了紙。
超過指定規模的工業總產值為17363億美元; 完成批發貿易限量470家的銷售66億美元; 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1億元,其中1300萬元為產業投資83億美元; 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339億元,同比增長4273%。
2023年,園區成功認定為省級外貿轉型公升級基地,標誌著園區外貿經濟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立足“穩”,更注重“進”,高質量發展之筆勾勒出東川工業園區經濟執行反彈的精彩曲線,“實力東川”躍然紙上。
從熱氣騰騰的資料中,我們看到的是招商一線的昂揚精神,專案現場的蓬勃生機,產業發展的深厚基礎。
2023年以來,東川工業園堅持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著力提公升重點行業產品競爭力,緊緊圍繞西寧產業鏈體系布局,重點專案建設取得新成效。
完善園區內140余家重點企業和專案領導幹部機制,設立專班聯絡員助企業公升溫,落實“一企一策”“一事一議”聯合點幫措施,共解決企業疑難問題93個,幫助企業申報專案144個, 並實施各項優惠政策和資金3超過3億元。
園區規模上的新材料企業已實現產值4076億元,佔規模以上總產值的23%,規模以上商貿企業數量達到95家。
先後組織7家銀行機構舉辦政企對接會4次,與30余家企業簽訂融資意向協議159億元,融資資金約9億元。
完善2023年園區招商引資實施方案,先後組織代表團赴多個省市招商引資,共儲備重點專案80個,重點聚焦電力與儲能電池、高效晶矽太陽能電池及元件、氫燃料電池及系統等30餘個專案; 等,並著力引進年產量1有5萬噸光伏元件鋁框和支架、廢電解液回收、青海省醫療器械產業園、大資料中心、南水北調總部經濟等16個重點專案,8次積極參加中國光伏產業生態創新大會暨APEC博覽會,完成2023年“青年博覽會”展示和簽約任務, 合同金額20億元,完成省外實際資金20項5億元。
聚焦園區特色“2+N”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聚焦園區新能源、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優勢,科學規劃重點專案和綠色專案,預留重點專案37個,總投資354個39億元。
青海北專案二期順利投產,光熱發電產業園專案建成並加快投資,黃河新能源、高速乳業、陽光能源等技術改造擴容專案加速......
“綠色東川”充滿活力。
“碳”找新路,走向綠色,東川工業園的步伐越來越堅定!
在青海東川工業園景陽新材料,隨著生產線的不間斷運轉,白如玉、晶瑩剔透的成品坩堝被烘烤,工人們各司其職,呈現出火熱的生產現場。
這塊土地曾經是中和光電閒置的工廠,通過協議開墾活化,積極對接年產9萬台石英坩堝的青海景陽專案,成功落地中和光電的倉儲地塊,並於2023年9月順利下線。
2023年,東川工業園將積極解決土地空間有限問題,堅持走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道路,推動“放鳥籠”、“優二進三”、“優二齣三”的發展。 設立低效企業土地處置推進專項課,梳理殭屍低效企業閒置土地10餘例,全年完成840畝閒置土地7例收儲收購,盤活閒置土地142畝,青海恒力廢電解液回收再生專案已落地新河氟業50畝土地, 而青海景陽新材料已落地石英坩堝專案92畝,年產9萬只石英坩堝34英畝的土地。
深入貫徹落實黃河流域和蘭溪城市群生態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全面融入生態文明高地和產業發展“四地”建設,完善園區高質量發展工作措施和清潔能源產業高原任務分工; 完善園區碳賬簿和碳盤點,科學規劃生態專案、綠色專案、基礎設施專案10餘項,努力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構建新支撐。
先後召開了11項黨委專項調研部署工作,制定了《湃水河流域(東川工業園區)水汙染防治方案》,完成了36套212套3、汽噸鍋爐低碳改造專案督促13家一般固廢產生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和綜合利用措施,園區一般固廢產生量為4家6萬噸,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968%。
全面推進園區綠色低碳迴圈發展,重點實施多晶矽減排尾氣綜合節能改造專案,國家迴圈改造示範試點園區建設已通過驗收。
2023年,青海諾德新材料***成功獲批“省級綠色工廠”。 目前,園區擁有國家級綠色工廠6家、省級綠色工廠11家、國家級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範企業1家、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1家。
東川工業園高質量發展的生態答卷背後,是一次次的探索和嘗試,一次又一次的追求卓越。
“創新東川”勢頭強勁。
今年全省兩會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大力度推動創新,做強鏈條”。
東川工業園作為高原古城多晶矽的起點,是大型工業紀錄片《大國重兵器》中6微公尺鋰電池銅箔的“發源地”,科技創新早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2023年以來,園區堅持重投資、強創新,積極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培育創新體系,引進高層次人才,不斷提公升創新能力。
新增矽材料、青海滙豐、鄧士達等高新技術企業4家,矽半導體、省級創業發展孵化器等省級科技企業6家,高德威“黑枸杞分離提取技術研發中心”等新建企業研發中心3個,新增零工創客省級創客空間1個, 青海鹽湖實業有限公司建立了青海省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
新增授權專利62項,其中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48項,外觀專利2項。 青海固威生物健康榮獲“2023年度青海省智財權優勢企業”,亞芯(青海)有限公司入選“2023年度國家智財權示範企業”。
青海矽矽材料“電子多晶矽綠色智慧型製造技術及應用”和青海電子材料“超薄高精度鋰電池銅箔製造關鍵工藝及應用”分別獲得青海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三等獎。
目前,園區擁有省市科技企業84家、高新技術企業35家、研發中心38家、專精特新企業9家、孵化器和創客空間6家、科技巨頭9家、專家工作站2家、博士後科技工作站2家。 累計授權專利1630項,其中發明專利307項。 碩士及以上學歷新人12人,高階職稱專業技術人才11人,高技能人才16人,推薦專家14人申報省市高階創新創業、科技領軍人才專案,獲得專項支援資金259萬元。
2023年,東川工業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達到5家59億元,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對企業科技創新的引導作用,園區科技創新財政支出達到3295萬元。 東川工業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