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是頭號反美國家,不會向歐美屈服。 這對中國有關係嗎?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國、歐盟和一些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令人瞠目結舌。 有美國和西方國家的例子,也有對中東伊斯蘭國家伊朗的模仿。
2022年11月,伊朗正式宣布,已對一些美國團體和個人實施制裁,理由是其嚴重參與伊朗內政,煽動伊朗境內的暴力和恐怖主義。
在伊朗公布的制裁名單中,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和情報人員被突出列入名單,這明顯體現了伊朗對美國的“強硬”態度,也使伊朗被公認為中東“頭號反美大國”。
曾經是美國在中東的“兩大支柱”之一的伊朗,為何走上了與美國對抗的道路? 實際上,這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國人自己造成的。
伊朗的石油儲量僅次於沙地阿拉伯,在中東地區排名第二,這使得美國很難忽視伊朗。 然而,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伊朗與美國的關係非常友好,1979年的伊朗革命成為兩國關係的轉折點。
那麼,伊朗和美國之間的這種對抗對中國有什麼積極影響呢?
最初,伊朗由巴列維王朝統治,巴列維王朝是乙個與沙特王室性質相同的政權,美國大力支援它,不僅獲得了石油資源,而且還為自己在中東建立了穩定的支柱。
然而,伊朗在工業發展方面具有天然優勢,與美國結盟後,經濟迅速騰飛,國力日益壯大,成為中東地區最發達的國家。
按理說,美國應該對其盟友伊朗的發展感到高興,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發達的伊朗有自己的想法,打破了美國希望中東國家相互對立的想法,於是美國開始支援中東其他國家,希望通過遏制伊朗來達到中東無勢的目標。
伊朗革命導致伊朗與美國關係發生變化,巴列維**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阿亞圖拉霍梅尼**。 這個新的**轉向“僅限伊斯蘭教”的政策,並將矛頭指向美國。
1979年11月,伊朗學生闖入美國大使館,扣留了60多名使館人員,引發了“伊朗人質危機”。 作為回應,美國卡特採取了一系列報復措施,包括停止供應軍事裝備、停止購買伊朗石油、凍結伊朗在美國的資產等。
儘管危機通過談判得到解決,但美國和伊朗之間的緊張局勢仍然存在,真正的低點尚未到來。 在隨後的“兩伊戰爭”中,美國的行動將美伊關係推向了冰點。
兩伊戰爭"導火索是伊拉克的挑釁,在戰爭初期迅速佔了上風,迫使伊朗撤退,並吞併了大片領土。
美國在此期間的表現"中性"然而,當戰爭進入後期,伊朗開始反擊時,美國的真面目暴露無遺,他們開始偏袒伊拉克,不僅向伊拉克提供情報,還不斷向他們提供常規**和化學**,幫助伊拉克重新進入伊朗領土。
然而,伊朗通過從第三世界國家購買**,最終保住了其領土並將伊拉克人驅逐出他們的土地。 "兩伊戰爭"後來,柯林頓天真地認為,以美國當時的能力,可以同時壓制伊朗和伊拉克。
海灣戰爭期間,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 通過戰爭和制裁,美國人將伊朗推向了自己,使伊朗成為他們在中東的支柱,成為他們生死攸關的敵人。
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伊朗有機會緩和美國的關係,當時拉夫桑賈尼和哈塔公尺對美國更為溫和。
這是因為前蘇聯的解體使伊朗失去了乙個靠山,他們希望緩和與美國的關係,為自己的發展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
但是,為了維護自己在中東的利益,美國不希望看到伊朗獲得發展的機會。
面對伊朗的姿態,美國選擇通過加強對伊朗的戰略壓力來緩和關係。 由於美國的這種行為,伊朗溫和派在國內失去了影響力,強硬派成為伊朗政治的主導力量。
就連曾經主張與美國緩和關係的溫和派魯哈尼,也因為不夠強硬,被更強硬的萊西打敗了。 對於一貫堅持地區霸權的美國來說,這種對付伊朗的方式並不罕見。
只有控制中東的石油工業,才能實現美國在世界上的經濟霸權。 美國需要的是乙個領先的阿拉伯世界,但革命後的伊朗往往以振興阿拉伯世界為目標,這顯然不符合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宗旨。
伊朗曾是前蘇聯的鄰國,兩國過去在核武器問題上有過深入合作。 然而,在巴列維**垮台後,美國的態度突然發生了變化,公開反對伊朗的核研究,並與歐盟聯合起來。
除了核問題引發的伊朗核危機外,美伊之間還發生過許多衝突,包括兩伊戰爭期間差點被伊朗水雷擊沉的美國護衛艦,以及在螳螂行動中被美軍摧毀的伊朗石油平台。
更令人震驚的是,一架載有249人的伊朗客機被美軍誤認為是戰鬥機被擊落,所有乘客都沒能倖免於難。
伊朗在國際事件中的失誤,引起了民眾對美國的強烈反感,反美示威事件層出不窮。即使伊朗**想緩和與美國的矛盾,也需要考慮到人民的意願。
因此,今天的伊朗不會輕易求助於歐洲和美國,而是會選擇與中國和俄羅斯發展戰略夥伴關係。 伊朗之所以能夠與美國對抗,是因為前蘇聯的支援。
而現在,伊朗需要尋找新的盟友來對抗美國,因此它把目光投向了中國和俄羅斯。 然而,俄羅斯太忙,無法向伊朗提供足夠的支援,因此與中國的友好關係成為伊朗能夠在國際舞台上站穩腳跟的關鍵。
中國和伊朗之間沒有領土爭端,由於中國正在迅速崛起並需要石油資源,伊朗是主要的石油生產國,使中國成為伊朗的理想盟友。
對於中國和伊朗來說,簽署**協議是乙個互利共贏的決定。 伊朗的石油出口需要乙個穩定的市場,而美國的制裁政策限制了伊朗的石油出口。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市場,能夠幫助伊朗穩定石油出口並創造收入。 美國財政部長努姆欽在2020年1月的一次採訪中表示,伊朗95%的石油收入**已被美國切斷,中國已成為伊朗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其進口量還在繼續增長。
因此,中伊協議不僅滿足了伊朗的石油出口需求,也為中國的能源產品提供了重要保障。
伊朗石油對中國的戰略價值是不可替代的 中國的工業化程序離不開石油,伊朗是乙個重要的石油大國。 俄烏戰爭期間歐洲能源危機的嚴重性證明了石油的重要性。
此外,伊朗和中國不接壤,沒有領土爭端,中國文化不拘一格,使伊朗成為中國理想的能源夥伴。 伊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促進了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伊朗地處中東北部,必須通過荷姆茲海峽,其對保衛海峽的重視限制了美國控制世界經濟的石油咽喉要道,同時也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提供了安全保障。
只要荷姆茲海峽不落入美國手中,中國的瓜達爾港和伊朗就能形成良好的互補,打破美國在中亞的布局。
中國與伊朗的關係不僅限於經濟合作,還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伊朗的存在為中國提供了乙個戰略緩衝,使其能夠靈活地應對美國的政策變化。
同時,中國的幫助對伊朗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 為此,中國與伊朗和俄羅斯簽署了一項為期2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以確保它們在受到伊朗威脅時能夠得到兩國的幫助。
這種合作關係使中國成為伊朗對抗美國的有力工具,成為中國和平發展的重要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