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最終勝利的里程碑,但長期以來,關於這場戰役的真正統帥一直存在爭議。
比如蘇羽將軍對淮海戰役特別謹慎,在蘇羽將軍的個人戰記中,他記錄了自己參軍到解放戰爭結束,卻不談淮海戰役,這不得不讓人覺得蘇羽將軍低調謙遜, 不願為功而戰。
然而,在1978年,著名編導家石正賢因為想拍一部以戰爭為題材的紀錄片,來找蘇羽將軍一些問題,在談到淮海戰役時,蘇羽直接說:“淮海戰役是我指揮的。 ”
其實蘇羽從來不否認淮海戰役是自己指揮的,相反,在軍事科學院任職的時候,蘇羽喜歡把淮海戰役作為戰鬥的例子進行詳細分析。
但據施正賢說,當蘇羽說自己指揮淮海戰役時,蘇羽旁邊的秘書立刻扯了扯蘇羽的衣角,提醒他“說多了就輸了”。
此言一出,石正賢頗為驚訝,因為***曾親口說過:淮海戰役的部署決定,是我根據**軍委的指揮和主持作出的。
淮海之戰是蘇羽指揮的,還是***指揮的? 一時間,石正賢無法確定。
那麼,究竟是誰指揮了淮海戰役呢?
1948年9月24日,遼瀋戰役爆發後不久,解放軍在全國戰場上取得了勝利。
然而,這次“淮海戰役”並不是我們熟悉的淮海戰役,而是一場主要解放淮、海州、三城的戰鬥。
但經過慎重考慮,決定發動更大的戰役,讓劉鄧指揮的中原野戰軍也加入,目標是解放長江以北和華北以南地區,國民黨稱之為“徐明之戰”,我們稱之為淮海戰役。
雖然當時的華東野戰軍比較強大,參戰的兵力超過40萬,但中原野戰軍只有20萬人,似乎只有華東野戰軍的一半。 (中野因前往大別山根據地而損失慘重)。
不過,蘇羽知道,以自己的資歷,指揮華業還是需要掌管的,指揮中業根本不可能,所以蘇羽在十月三十一日率先向**表態,表示此役規模太大,需要統一指揮,建議**和***統一指揮。
在淮海戰役的第一階段,華業和中野還處於分兵狀態,很快就發現了問題,為此,華業和中野在淮海方面成立了乙個由五人組成的總陣線委員會,**和***是常委,**或書記。
**對***說:“我給你命令。 ”
可以說,***作為總陣線委員會書記,是整個淮海戰役的總指揮。
很多人都知道鄧是乙個優秀的政治家,其實**的軍旅生涯也非常突出,在陸戰中,也就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都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在總陣線委員會的指揮下,人民解放軍先是殲滅了黃百濤的軍團,然後與黃偉的軍團作戰,淮海戰役的勝利天平開始向解放軍傾斜,然後,總陣線委員會主持了對杜玉明軍團的行動。
可以說,毫無疑問,他完全主持了淮海戰役的運作。
那麼,蘇羽說自己指揮淮海戰役的時候,是不是撒謊了?
其實,蘇羽並沒有說謊,在淮海戰役中,蘇羽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例如,在淮海戰役第一階段,黃白濤的軍團遭到攻擊時,蘇羽指揮華東野戰軍擔任主攻,劉鄧的中原野戰軍起到了協調作用。
在黃威兵團的圍剿中,中原野戰軍為主力,華東野戰軍配合。
到最後攻擊杜玉明軍團的時候,華東野戰軍貢獻最大,所以蘇羽說他指揮淮海戰役沒有問題。
可以說,第一軍的指揮是從戰略層面進行,有全域性觀,而蘇羽主要指揮華東野戰軍進行作戰,更多的是戰術層面的具體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