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鮑明剛,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當稻盛完美主義遇上泰勒的樂觀主義”。
稻盛一夫的經營和生活哲學之一是“完美主義”。 稻盛一夫曾與斯倫貝謝董事長讓·里夫(Jean Reeve)爭論過,到底是追求完美還是追求最好,最後里夫同意稻盛一夫的完美主義觀點。 里夫的最好更像是一種永遠爭先恐後的精神,成為領域中的“最好”者,而稻森一夫的完美是,僅僅成為最好的是不夠的,即使已經是該領域的佼佼者,仍然需要不斷進步,必須以完美為目標,而不是以最好為目標。
心理學家對完美主義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認為完美主義是複雜的,有時它是設定高目標和努力工作的動力,有時則成為一種病態的神經症。 今天的心理學家區分了適應性、健康的“積極完美主義”和適應不良的、神經質的“消極完美主義”特徵,泰勒·本·沙哈爾稱之為樂觀主義。
積極心理學家認為,消極完美主義者和樂觀主義者在理解和應對失敗、負面情緒和成功的方式上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拒絕現實,後者接受現實。 消極的完美主義者“拒絕失敗”,積極的完美主義者“接受失敗”,將失敗視為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並將失敗視為與成功密不可分的必要體驗。
樂觀主義者也為自己設定了很高的標準,但他們的目標是基於現實的,當他們實現目標時,他們會欣賞自己的成功,表達和感激他們所取得的成就,在完全適應現實的同時為未來設定現實的目標,當他們實現目標時,他們會感到真正的滿足和真正的快樂。
對於稻盛一夫來說,完美主義是一種生活和商業哲學,但他也承認並接受沒有人是完美的現實,即使不斷強調完美主義,也有犯錯誤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有貫徹完美主義的意識。
相對而言,從幸福體驗和人生成長的角度來看,積極心理學家的樂觀主義具有更強的普遍性,尤其是在當今具有BANI特徵的時代。
要理解稻盛一夫的完美主義,也要對稻盛一夫的思想有乙個系統的了解,比如對於稻盛一夫來說,人生的唯一意義就是“修煉靈魂”。 如果沒有對稻盛一夫思想的系統理解,就很難貫徹稻盛一夫的完美主義,甚至往往難以把握什麼是完美,完美的哪些方面,在一些不重要的細節上追求所謂的完美,耗費時間和精力,卻不可能看到一些悄然出現的重大問題和挑戰, 或者乾脆迴避挑戰一些更具創新性、超出其當前能力範圍的創新突破,這樣結果就不確定了,可能就不那麼“完美”了。
我是包明剛,歡迎大家一起管理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