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國位於新疆吐魯番市附近,至今仍能看到廢墟。 很多人對高昌國可能有兩個印象:一是它物產豐富,我們每年吃的很多葡萄和哈密瓜都來自那裡; 二是日照時間長,氣候炎熱,傳說中的火焰山就在附近。
在農業時代,高昌地區是一片寶地,除了豐富的小麥資源外,這裡更吸引人的是這裡的人口結構。 雖然遠離中原,但高昌的人口以漢族為主,其他民族僅佔少數。
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可歸因於兩個方面:一是歷史上有許多屯田士兵和逃兵在這裡定居,沒有返回中原; 其次,中原的長期戰爭導致許多漢人為了避難而西遷到這裡。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漢族中最年長的逐漸控制了當地政府,並建立了高昌王國。 其中,浩二家族執政時間最長,直到唐朝,高昌王國一直處於他們的控制之下。
高昌與中原政權的關係相當融洽,尤其是隋朝時期,華容公主嫁給高昌王時,高昌也向中原進貢。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高昌王柯文泰對唐朝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他意識到,高昌國雖然地處偏僻,但地理位置卻非常重要,它扼住了唐朝對西域的咽喉。
因此,他決定在鄰國西突厥人那裡避難,並在邊境設立收費站,勒索和搶劫過往商人。 此舉對唐朝的交通和商業產生了嚴重影響,也加劇了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
李世民大怒,因為玄奘一直在高昌國,這似乎是在打他的臉。 他一直盼望著萬邦出庭,卻被高長國這樣阻攔住了。
更讓他生氣的是,高昌聯手西突厥準備瓜分義烏王國,義烏王國的國王嚇得連忙請求唐朝派兵保護。 這一次,李世民決定再也不容忍了,他想對高長國出手。
侯君基再次上陣,率軍西進。
面對唐朝的挑釁,陸聞太並沒有驚慌失措,他說這裡有沙子,他也不怕他們去**。 不過,他的自信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長安距離高昌國有四千多裡,如果人太多,後勤就會成問題,如果人數太少,未必能打敗對手,這無疑會帶來更多的恥辱。
不過,侯俊基的實力卻超出了他的預期。
侯俊基雖然沒有太多其他優勢,但他的“一根筋”精神卻令人欽佩。 當他出發征服吐谷渾時,人們吃冰,馬吃雪,他穿越了兩千多英里的無人區。
雖然面對艱難險惡的沙漠,他卻毫不畏懼,率領數萬大軍匆匆紮營,先是欣賞到了“沙漠寂寞”的美景。
訊息迅速傳到高昌市,引起全國震動。 結果,高昌王呂文泰嚇得病倒了,甚至在唐軍還沒來得及攻城之前就死了。
他的兒子寇志笙因此繼承了王位,但年輕的國王卻要為父親的荒謬行為負責。
侯俊基率領唐軍前往高昌國,得知高文泰去世的訊息後,他決定放三天假,以便有時間參加葬禮。 他派使者進入高昌王國,勸說他投降,以避免戰爭的殘酷。
然而,高昌王國的弘治晟拒絕了他的提議。 侯俊基準備開戰,攻城戰正式開始。 高昌國的人雖然大部分都是漢人,但已經離開故土很久了,對家鄉科技水平的發展並不了解,還在等著唐軍築梯攻城。
李世民預見到攻城的問題,於是親自率領一批工匠隨軍而行,做好攻城的充分準備。 其中,超級床弩射出的箭很粗,可以輕易穿透夯實的城牆,造成許多洞; 投石車可以向城內投擲數十磅的石塊,擊中敵人的防線; 移動塔高達10英呎,可以提供全方位的觀察和指揮,同時還可以將士兵派往城牆進行戰鬥,使其成為一種多功能的攻城武器。
這些高科技**在攻城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使唐軍成功攻占了高昌城。
曲之晟的軍隊在圍攻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把希望寄託在西突厥的增援上。 然而,土耳其人看到頓軍士氣高漲,決定避開戰鬥,直接逃跑。
曲之晟只好投降了。 唐朝在這個地方設立了縣,並將這片美麗的土地納入了自己的領土。 侯君基護送高昌王和數百名文武官員,得意洋洋地前往長安。
享受國家180年輝煌歷史的高昌王國,今天在這裡落下帷幕,故事到此結束,我們下一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