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烏克蘭**澤連斯基宣布罷免烏克蘭軍隊總司令扎盧日尼。
澤連斯基和扎盧日尼之間的不和始於去年11月。 烏克蘭的夏季從6月4日開始,持續了整整5個月,前線幾乎沒有受到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11月1日,扎盧日尼接受了英國雜誌《經濟學人》的採訪,稱俄烏戰爭陷入“僵局”。
他對“僵局”一詞的使用激怒了澤連斯基。 澤連斯基從遠處指責,說扎盧日尼的話幫助了**。 澤連斯基堅稱,俄烏戰爭並未陷入僵局。
此外,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由於扎盧日尼在烏克蘭的支援率很高,澤連斯基將他視為**位置的潛在對手。
澤連斯基撤下扎盧日尼,美國應該滿意。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烏克蘭的夏季計畫為期半年,計畫在前24小時內前進15公里,並在兩三個月內到達亞速海。 大**開始後,美國要求烏克蘭動用機械化部隊(坦克、戰車)發動大規模衝鋒。 然而,烏克蘭士兵傷亡慘重,大量戰車被摧毀,士氣突然下降。
大**的第四天,烏軍總司令扎盧日尼看到戰場上到處都是被摧毀的美國布拉德利坦克和德國豹式坦克。 為了避免戰車被殲滅,扎盧日尼下令大**暫停。 然後改變戰術,以 10 人的小隊步行進攻。 這一天是烏克蘭夏天的乙個重要轉折點。
美國的想法是:以大量烏克蘭軍隊為代價,堅持大規模行動,一定要到達亞速海,切斷連線克里公尺亞的道路和橋梁。 而扎盧日尼看到烏克蘭士兵和坦克的損失速度,覺得亞速人會筋疲力盡,所以他決定在這一天轉向救兵、儲存**和小規模作戰的方法。 這樣一來,死亡率就低了很多,同時進展也慢了很多。
美國和扎盧日尼之間的差異在兩者之間造成了裂痕。 駐歐洲美軍總司令試圖聯絡扎盧日尼,但幾個星期都無法聯絡到他。 可能是因為美軍司令官想“監督戰爭”,催促扎盧日尼派大批士兵進攻,扎盧日尼知道美軍司令要說什麼,但他不想死那麼多烏克蘭士兵,所以就是不接受**。 美國的意志無法與扎盧日尼一起執行。 現在他在戰場上,他可以觀察美國的意志能否在烏克蘭軍隊中更好地實施。
扎盧日尼被廢黜,烏克蘭軍隊的新總司令是西爾斯基。 這是乙個有趣的選擇。 他是俄羅斯人,出生於俄羅斯,畢業於莫斯科軍事學院。 蘇聯解體時,他正在蘇聯軍隊服役,而蘇聯軍隊正好在烏克蘭服役。 當時,俄羅斯和烏克蘭同意,在烏克蘭服役的俄羅斯軍人可以自由選擇留在烏克蘭軍隊或返回俄羅斯。
西爾斯基選擇留在烏克蘭軍隊。 目前尚不清楚原因是什麼,但可能是他不想放棄他已經很好地管理的人脈和晉公升機會。
這個決定,在當時可能對人類和動物無害,現在使他處於擊敗家園的位置。 他的父母和兄弟現在住在俄羅斯。 如果他下令轟炸俄羅斯城市,他會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