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結束了。 結果喜人——票房80億,觀影人數16億,打破歷史記錄。 但對於粉絲來說,它總是揮之不去。 史上最熱鬧的春節檔,居然撤了一半。 2月14日,《一起搖晃太陽》宣布在農曆新年第五天後撤檔,暫定於3月30日重映。 2月16日,“紅毯先生”宣布“溝通失敗”,但我們什麼時候再談? 目前還不得而知。
之後,剩下的兩部動畫電影也紛紛宣布退場,這讓歡騰的春節檔瞬間黯淡了下來。 有人調侃說:贏不了就跑,不想賺錢? 也有人生氣:大魚吃小魚不公平。 分析退出的浪潮確實不容易。 不僅因為它很少見。 更多是因為——在蓬勃發展的資料中,我們越來越難看到真相。 所以今天。 請先生把這個歷史上“最熱鬧”的春節檔排幹。 截至農曆新年第五。 《紅毯先生》和《一起搖晃太陽》票房沒有破億。 排在春節檔總票房80億,僅佔1%。
*:燈塔專業版。
很多人說,這是一部好電影的錯誤檔期。
比如《紅毯先生》講的是你圈子的荒誕,普通觀眾“根本看不懂”; 而《搖陽》是關於抗病的,觀眾不太可能成為春節檔的第一選擇。 但題材的小眾性質並不能解釋票房的反常現象。 因為過去的春節檔,就算是“非主流”電影,只要口碑還算過得去,也未必會被擠成這樣。 最早突破春節檔常規基調的是2018年的《紅海行動》,戰爭場面血腥斷絕,但依舊票房大賣; 去年春節檔程程的《無名》也有很強的作家風格,很多人都說看不懂; 田曉鵬的《深海》,主人公是乙個鬱悶的小女孩,也不符合春節檔的氛圍。 春節檔期間,《無名》和《深海》的單日票房可以達到《紅毯》和《太陽》的5倍以上。
其實,並不是《紅毯》和《搖太陽》選錯了檔期。 因為對於好片來說,爭取春節檔不是盲目的樂趣,而是符合市場經驗的選擇。 那麼,為什麼過去的經驗今年無效了呢?
在喜訊的泡沫中,是時候看清真相了——首先,院線的生存更加不確定,電影檔期更加謹慎。 據《毒眼》報道,在山東省東營市三四線城市,《紅地毯先生》《搖太陽》從農曆新年開始就受到嚴重擠壓。
對於小城市來說,春節檔的大規模返鄉比任何其他檔期(包括暑假和國慶節)都重要,收入佔全年的30%以上。 因此,為了保證收入,影院經理必須放棄所有放映,讓給上座率較高的電影。 也就是說,符合節日氛圍,人氣爆棚的主打手。 所以就算他們不撤檔,說不定《紅地毯》和《搖太陽》也永遠沒有機會出現在小城市影院。 另乙個關鍵原因。 正是今年的電影觀眾迎來了增長天花板。 觀影人數為16億看似很雄偉,但實際上與它的計算方式有很大關係。 春節檔的票房是按照休息天數計算的。 過去的假期是從除夕到大年初六,但電影只在大年初一,所以基本上相當於只有6天。 今年除夕沒有放假,演算法是從正年初一到正月初八,還有2天。 據一位小紅書博主@benieal計算,如果把大年初一改成大年初六,今年春節檔的觀影人數居然是13億。 在什麼水平? 不如1.在2018之內44億, 1. 2019年31 億,2021 年 1.6億。 這比去年好嗎? 但客觀情況必須考慮——去年的電影比較長,能安排的放映場次比今年少了30萬。
*:小紅書bloggers@benieal比較出席率,今年春節檔32%,去年38%,2021年43%,幾乎逐年下降。 頭片討論太多了。 高到讓人誤判,春節檔還是票房靈丹妙藥。 然而,觀影人數的負增長和上座率的下降告訴我們,今年的春節檔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繁榮。 就像房價下跌時,總是三四線城市不能先賣。 同理,春節檔不理想的時候,最先犧牲的一定是腰尾片。 2021年,《你好! 《李煥英》50億,《唐探3》46億,瓜分了春節檔票房的8%,這是“28效應”首次出現在春檔檔。 但儘管如此,奇幻動作片《刺殺**家族》和小眾文藝《擁擠》還是能達到10億7億。
哪怕是2022年觀影人數較低,《喜羊羊與灰太狼》也能增16億。
更何況,《紅毯先生》豆瓣68、寧浩和劉德華對30歲以上的人還是有很強的吸引力的; 《一起搖晃太陽》豆瓣79、雖然沒有頂尖,但題材也是針對年輕人的。 當這樣一部定位準確、口碑極佳的商業片,將無法收回原來的成本,將被迫退出。 這已經說明過了——春節攤位不行。 現在不再是躺平吃肉的時候了。 甚至可以說。 它已成為競爭最激烈的修羅領域。
用《飛馳2》的話來說,就是“旱死,內澇之死”。早在8部電影定檔時,主流**就發文稱,這是史上最熱鬧的春節檔。 但如果你仔細觀察,那就有點誇張了。 春節檔電影8部,動畫片3部。 其中,被撤檔的2部動畫都是中小成本,質量真的很普通,觀眾與《熊出沒》高度重合,不是像《深海》那樣能吸引自來水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剩下的5部真人電影,雖然都口碑不錯,但題材卻出奇的相似。 我還沒看過《流浪地球》《刺殺**家族》等明顯的特效大片,都是中小型劇情片。 除了2020年疫情爆發外,過去五年的情況並非如此。 與去年春節檔相比。 由於疫情積壓時間短,本季定檔的7部電影中沒有一部題材重疊。 《滿江紅》懸疑喜劇、《流浪地球2》科幻大片、《交換人生》浪漫喜劇、《無名》諜戰動作片、《中國桌球》體育直播。 哪怕是動畫電影,也有不同基調和觀眾的《深海》和《熊出沒》。 今年的春節檔檔可能是對題材最不寬容的。 不會再有黑馬可以反擊了。 因為頭片都是為春節檔量身定做的“產品”。 只要輔以無差錯的營銷和宣傳,其他電影就沒有立足之地。 讓我們更進一步。 為什麼今年的春節檔電影要向喜劇方向推進? 《飛翔人生2》有很多喜劇成分; 賈玲的《火辣辣的》,雖然喜劇演員很多,但其實淚水多於笑點; 《紅毯先生》更接近寧浩早期作品的嚴重荒誕,不算是當紅喜劇。 還有第20條。 這部電影更重要的背景色是社會批判和案例改編。 但這些標籤根本沒有出現在宣傳的前期,而是保守地打出了“我愛我的家”的口號。 試著把它包裝成乙個家庭狂歡節。
不過,前期宣傳並沒有發布太多搞笑片段,而是重點渲染趙麗穎的苦愛劇,導致觀眾沒有明確的觀影期待,檔期和票房一直墊底。
直到假期結束,憑藉口碑“寫實關懷”,實現了票房逆襲,如今已超越《火熱》和《飛翔2》,晉公升為日本王冠。
如果《第二十條》前期不是喜劇,而是朝著現實批判的方向發展,效果會如何? 現實可能很瘦。 電影時間表可能更加粗暴。 春節檔的擴大,伴隨著電影的萎縮。 人們越來越多地去電影院消費與節日相關的氛圍。 而不是欣賞電影本身。 今年除夕夜“一閃一閃的星星”推出滑雪場,話題火爆。 票房突破7億。 但一旦“季”結束,還會有人關注這部電影嗎? 從每日票房表現來看,幾乎是“兩夜情”。
如果說這幾年大家看電影的熱情膨脹了,不滿足於春節夜的春節檔,呼籲春節檔期間有更多不同風格的電影來調整自己的口味。 現在,情況正好相反。 或許不是需求變了,而是受眾也變了一群人——變成了更關注“現實”痛點、靠短**接收資訊、每隔五分鐘就需要情感刺激的觀眾,這成了基礎。 所以難怪。 今天的創作者已經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為了安全著陸。 只能保守地把“喜劇”元素放在最突出的位置,隱藏著真正的鋒芒。 其實,《紅毯先生》去年定在11月,後來改到了1月,最後決定在春節檔上映。 一是電影投資高達2億,預計8億就能收回回報。 但從去年的國慶節到今年的春節檔,影院上座率相當低迷。 哪怕是《海王2》《涉水怒海》這樣的年度大片,最終票房也只有3億左右。 所以,《紅毯先生》選擇了春節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無奈之舉。 目前,《搖日》已經宣布定檔清明。 大家都說這很合適——乙個**死亡話題,乙個激發生命力量的話題。 這個結論似乎沒問題。 但在過去,我們對市場的期望並非如此。 我們將批評電影節日程過於擁擠,並呼籲在不受歡迎的時間表上放映高質量的電影,以振興市場。 就像2022年春節檔一樣。 當《長津湖》作為主流大片碾壓票房冠軍,而其他“化妝”電影則被擠到邊緣。 當影院的生存越來越著急的時候,好片不敢在非電影節上映。 賈樟柯曾為這種不健康的市場結構發聲
在過去的幾年裡,成功的型別太單一了。 例如,我們過於依賴時間表,而電影是一種廉價且規範化的娛樂消費過去觀眾一周可以看一兩場演出,但現在變成了只在春節檔或熱門檔期,這是不正常的。其實,《紅毯》和《搖太陽》選擇在春節檔檔,不僅僅是為了票房,也是為了給行業開個好頭。 寧浩說,檔期是定型的,我不相信春節只適合家庭嘉年華,應該給觀眾展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韓妍也表示,我覺得這部電影適合任何檔期,市場應該有一定的差異化。 過去一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達到550億。 前 10 名中沒有進口作品的位置。 這是對文化的完全信心嗎?
仔細看看——與 2019 年相比,觀眾規模下降了近 6 億,甚至不如 2021 年間歇性封鎖時的好。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 或許就是寧浩和韓嫣所說的“分化”。 對於成熟的導演來說,為電影節檔期“定製”產品並不難; 將大部分投資花在營銷上並不難,這將更多地刺激票房。 但如果在我們的市場裡,大家只敢做產品經理,只想著迎合大眾,批量製造一次性消費品,而不是追求創造性的發展。 那麼,電影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在今年的春節檔中,《火辣辣》以得天獨厚的人氣佔據了中心。 這當然是宣傳的成功,也是賈玲的個人魅力。 但讓Sir感到危險的是——說到電影,我們的評論空間,怎麼也越來越小。 電影創作者不是免費的。 他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他們更像是焦慮的小老闆,而不是從事創作的工匠。 市場、評論、日程安排......一切都要考慮,如果錯了,就會像“紅地毯”和“搖太陽”一樣,你會失去一切。 電影觀眾不是免費的。 當我們走進電影院時,我們不一定被電影所吸引。 通常情況下,他們只是在為資訊繭和社交貨幣買單。
看什麼,什麼時候看,或者能不能看完整版,都不由你決定。 當你用真錢買票**,想要保持常識,呼喚良好的觀影環境時,會說是“高”。電影院不是免費的。 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了。 但生存依舊岌岌可危——在沒有節日、沒有門票補貼、沒有返鄉浪潮的日常生活中,上座率低得可憐。 為了生存,沒有人再為藝術發電了,更多的電影檔期不得不給財力雄厚的電影。 甚至劇院也會擴大他們的業務:現場足球比賽、午休服務......我們越來越不明白了為什麼看起來情況很好,卻沒有辦法回到過去? 已經介紹了很多電影,但它們似乎沒有被介紹。 您將無法及時了解他們的最新動態。 他們不能再自由地談論它們了。 你仍然關心電影。 但電影的表演、美學和故事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比這些。
誰能佔據熱門日程。 誰敢花錢去爭取片期。 誰更知道如何傳達主流的意願。 是一部電影可以被稱讚和獎勵的原因。 今天,Sir不僅要為退出的《紅毯先生》和《一起搖晃太陽》加油。 我希望他們都在合適的時間找到志同道合的觀眾。 同時,希望如此。
總有一天,我們的市場將不再被對好成績和偉大成就的讚美所淹沒,可以容忍與耳朵相反的批評,以及所有基於創造而不是正確性的花言巧語,讓電影回歸電影; 總有一天,我們的電影,不再是閉門造車的狂歡,可以揚帆起航,公開參與全球競爭,共同進步。 最後。 請允許先生重新發明一位導演在柏林電影節上所說的話願我們不要被思想所阻擋。 它也可以觸及所有尊重和珍惜電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