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法國、德國都對蒙古國表現出了善意,讓人懷疑蒙古國是否會“叛逃”。 然而,中俄蒙天然氣管道專案迄今尚無定論,蒙古對此的回應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蒙古位於中國和俄羅斯之間,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而備受矚目。 除了特殊的地理環境外,蒙古與西方在政治和意識形態上有著明顯的親和力。 近年來,蒙古國與德國、美國、法國等國的經貿往來日益增多,形成鮮明對比。
德國將與蒙古在礦產開採等領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訪華彰顯了兩國之間的友好氣氛。 蒙古國擁有大量的礦產,特別是稀有金屬,引起了許多歐美國家的興趣。 據德國媒體報道,此次合作是“減少中俄依賴的重要一步”。 ”
蒙古國總理奧雲額爾登訪美,也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 中美雙方簽署民航發展協議,進一步深化稀土資源合作。 奧雲額爾登甚至將美國描述為蒙古的“領導民主程序的北極星”,這一說法使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更加嚴重。
法國在這方面毫不遜色,馬克龍本人也親自訪問了蒙古,以表明他對該地區的興趣。 法國**將此舉解讀為試圖“放鬆與俄羅斯的關係”,並削弱俄羅斯對蒙古的影響力。
蒙古的舉動使中俄關係複雜化。 中俄蒙管道專案突破的延遲和蒙古國態度的不明確,增加了該項目的風險。 對中國來說,蒙古國的一再“跳躍”不僅是中俄之間的地緣安全問題,也是亞太地區政治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中國並非沒有反制措施。 俄羅斯主導的SylviliPower II專案是關鍵槓桿之一。 然而,中國和俄羅斯在油價等問題上存在分歧,這意味著該專案尚未獲得正式批准。 與此同時,蒙古錯失了一次重大發展機遇。
自蘇聯時代以來,蒙古一直將中國視為其地理位置的“戰略緩衝區”,因此在意識形態上一直與中國存在歧視和敵對關係。 蘇聯解體後,蒙古對中國的“刻板印象”沒有因此而改變,難以進一步發展。 今天,儘管蒙古與中國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但蒙古更重視對中國的投資,而不是真誠的友誼。 案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