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總書記在聽取天津市委和全市工作匯報時指出:“以文化人展現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氣質,以文化造福人民,以文化造福人民,是傳承發展城市文化,培育和滋養城市文明的宗旨。 用文化辦城,用文化發展產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高度重視城市規劃建設中的文化傳承和遺產保護,作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為新時代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性指導。 今天黨建網整理了總書記的一些相關重要論述,和大家一起學習領會。
歷史和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歷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我們必須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 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歷史脈絡,妥善處理好城市整治發展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係,切實做到在保護和保護發展過程中的發展。
2014年2月25日,**在北京視察期間發表講話。
我們應該加強文化自信,不僅在言語上,而且在行動上。 歷史文化遺產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我們必須把它完整地傳給子孫後代。 一座城市是民族文化和情感記憶的載體,歷史文化是一座城市魅力的關鍵。 古人說:“萬物皆生,只知而守根”。 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延續到今天,正是因為這種根深蒂固的意識。 目前,許多建設行為表現出對歷史文化的無知和蔑視,做了很多割斷歷史脈絡的傻事。
2015年12月20日,在城市工作會議上發表演講。
乙個城市的歷史遺跡、文化古蹟和文化遺產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文化底蘊被破壞,城市再新再好,也缺乏活力。 要把老城的改造公升級與歷史遺跡保護、歷史脈絡儲存統一起來,既要改善人居環境,又要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做到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的融合。
2019年2月1日,**在北京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時發表講話。
注意城市歷史語境的延續。
正如我所說,在城市建設中,居民應該能夠看到山,看到水,並記住懷舊之情。 “記住鄉愁”,是保護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條件,延續城市的歷史脈絡,保留中華文化基因。 要保護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包括文物和歷史遺跡、歷史文化名城、城鎮、鄉村、歷史街區、歷史建築、工業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 既要保護古今建築,又要保護; 不僅要保護單個建築物,還要保護街道、小巷、街區和城市格局; 既要保護高品質的建築,又要保護具有濃郁地方風味和地方特色的民居。
2015年12月20日,在城市工作會議上發表演講。
城市規劃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 不要急於快速成功,不要做太多的拆除和建設。 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環境的改善,多用這種“繡”功夫的微改造,注重文明的傳承和文化的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記住懷舊之情。
2018年10月24日,**在廣州考察期間發表講話。
要妥善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係,注重城市歷史脈絡的延續,像對待“老人”一樣尊重和對待城市中的老建築,保留城市的歷史文化記憶,讓人們記住歷史和懷舊之情,增強文化自信,增強親情國情懷。
2019年11月2日,**在上海視察期間發表講話。
為古老的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非常迅速,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越是這樣,越要加強對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在加強保護的前提下開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有機地融入現代生活的氛圍,讓古城煥發出新的活力。
2020年10月13日,**在廣東考察期間發表講話。
要注重城市文脈傳承,加強文物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深入實施文化工程造福人民,紮實推進大眾精神文明建設,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推進學術社會建設,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
2023年12月1日,**在上海視察期間發表講話。
天津要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加強歷史文化遺產和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完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市場體系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特色鮮明、內涵深刻的文化品牌,進一步彰顯天津現代化新風貌。
2024年2月2日,**在聽取天津市委和市委工作匯報時發表講話。